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怎样塑造成功者-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给孩子多少零花钱算合适没有统一的数量,但零花钱不宜太多。对于通
常的家庭来说,给孩子零花钱不能成为家庭的经济负担。而对于生活富裕的
家庭,家长不要因为手头宽余就可以多给孩子零花钱。

最后,对于真正属于孩子的零花钱,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自主权,主要
让孩子决定如何使用这些钱。但孩子自己决定零花钱的使用不等于放任自
流,而要在尊重孩子意志的前提下加强家长的监督作用。家长要从一开始就
对孩子零花钱的使用加以关注,对孩子进行引导,帮助孩子计划,给孩子提
供参考;要求孩子对零花钱的使用情况作详细记录,并定期检查孩子使用零
花钱的情况,以此作为下一次给零花钱的参考。如果发现使用合理,可以考
虑给以适当奖励。对于使用不当的地方,家长要及时指出,并提出参考性指
导。有些严重不当的开支要进行批评,必要时可考虑下次适当减少零花钱的


数量。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给孩子的零花钱就越应该限制,家长也越需
要对零花钱的使用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如何支配
和合理使用自己的零花钱。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给孩子零花钱只是培养孩子对钱的正确认识和花钱
的合理性和计划性的手段之一。家长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来达到同样的目
的,如经常让小年龄的孩子帮家里买些日用小商品或食品等,或让年龄稍大
的孩子逐渐参与家庭的经济计划等。总之,给钱只是手段,而培养孩子的经
济头脑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才是真正的目的。

秘密

给孩子一个珍藏秘密的地方,他将觉得家更安全。

小孩子在父母面前无话不说,孩子的心思在父母面前暴露无遗,于是父
母觉得孩子很需要自己,自己也很了解孩子。可是,终于有一天,当孩子长
到十一二岁时,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不那么爱说话了,也不那么愿意像小
尾巴似地跟在父母身后了,而喜欢一个人独自在那里写啊写的,显得有些神
秘。于是,父母觉得孩子像变了个人似的,好像孩子与自己疏远了,自己也
觉得不了解孩子了。

也许是想还能像过去那样了解孩子。也许是出于对孩子的所谓“爱护”
吧,有的家长开始时时“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
交往都成了父母格外关心的焦点。这种“注意”在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的眼里,
无疑就像“监视”。这种行为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反感情绪。如果孩子发现父
母甚至采取偷看日记的手段了解自己的秘密,那他就更会觉得父母太“坏”
了,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矛盾会更加尖锐。

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是人之常情,即使在形式上有些过分也是可以理解
的,但作为过来人的家长,在如何对待青春期孩子的行为问题上,我们认为
可以采取更明智的办法。孩子对父母反感是因为他们不能理解父母的一片苦
心。如果家长也以同样不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事情就会闹僵。

其实,孩子有了自己的日记本,有了自己的秘密,正是他在形成自己独
立评价标准的一种标志。在他的日记中,会有自己对父母言行的评价,有对
老师同学的看法,以及他对所经历的各种事情的感受。他觉得需要保密,那
是因为他发现了新想法与旧想法之间有冲突,发现了自己的新感觉可能与父
母师长的不同。比如,偷懒与说谎在过去是那么被深恶痛绝,而现在,在有
些场合却被看成是机敏和智慧的表现。他还没有完全弄清楚这是为什么,却
愿意珍藏起这份新的感受或发现而不被别人笑为幼稚。

此时,做父母的首先要想到的是“孩子长大了”,孩子要有自己的世界
观了。作为家长,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命令孩子,而要改变自己对孩子
的态度和对待孩子的方式;要帮助孩子从不同的侧面来分析问题,了解事物
的特点,也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让他从父母的建设性意见中看到家长的
聪明与智慧。只有这样,他才能信眼地接受父母的观点。

因此,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了自己的秘密的时候,要做的不是如何设法破
解孩子的秘密,而是要设法给孩子提供一个独立的活动场所,给他提供一个
珍藏秘密的地方。也许,让孩子独居一室,并给他一把锁,让孩子有一个能


珍藏自己感情的地方是父母的明智之举。

自信与自卑

“哀莫大于心死”,如果一个
人失去了自信,终将一事无成。

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其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是一种重要的个性
心理品质。自信心的建立是个人自我意识成熟的一种表现。自信心的强弱对
一个人在事业上和生活上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自信心对其
整体的心理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非常
重要的。

许多事实表明,自信心会影响其他心理品质的发展,也影响着一个人的
行为。自信心强的人往往敢说敢做,而且,也容易实现自己的愿望。例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有个同学已经取得了去英国留学的资格,后来听说
美国也要招生。他想去美国深造,所以对他们的系主任说他想参加去美国留
学的考试。系主任同意了这位同学的请求,但有一个条件:如果他考不上,
那么去英国的资格也会被取消。这是一个很苛刻的条件。然而,他非常自信
地参加了考试,并且以名列前茅的成绩争得了去美国深造的机会,实现了自
己的愿望。

像这类能证明因自信心强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是举不胜举
的。

那么,人的自信心是从那里来的呢?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的自信心不
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从小培养起来的。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自信心是在儿童
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形成和发展了。例如,心理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儿
童的自信心(他称之为“自主”)是在1 岁半到3 岁时开始形成的。根据埃
里克森的观点,儿童此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自信心,克服羞怯和疑虑。如
果这一阶段的任务完成得好,孩子就会成为富有自信心、行动果断、性格开
朗而有活力的人,否则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遇事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并感到羞怯而容易畏缩不前。尽管埃里克森也认为,如果这一阶段的发展任
务完成得不好,早期的疑虑没有消除,存在的问题在以后的发展中也可能逐
渐得到解决,但他坚持认为,一个人早期的经验对其心理发展有着不可逆转
的影响。

虽然,目前对埃里克森的这种观点,有些心理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有人
认为自信心的建立可能要早于埃里克森说的1 岁半,而且其发展时期可能要
漫长得多。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早期的经验无论对于人的心理过程
的发展,还是对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而且,自信心作为一
种个性心理品质,像其他心理品质一样,一旦形成就有着相对稳定的品质。

自信的反面是自卑,也就是缺乏自信心。研究表明,自信心缺乏也是在
环境影响下,在儿童自己的经历中形成的。心理学里有一种现象叫“学会的
无能为力”。它就是指一个人由于屡遭挫折而失去了对自己能力的信任,于
是,当碰到较困难的问题时就害怕,认为自己在这问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美国伊利诺大学的儿童心理学家特威克等人认为,这种“学会的无能为力”
是失去信心的表现,这种现象是儿童早期经验不利的结果。她们的研究表明,


有这种心理品质的儿童不仅在行为上表现为害怕困难、懒于动脑,而且,他
们缺乏竞争的动力和上进心,常常安于现状或过多地依赖于别人,结果常常
因为他们缺乏进一步探究的动力,缺乏认真钻研的精神而阻碍了他们的智能
发展。

记得有一年冬天的晚上,突然有一名来自山西的18 岁的小伙子找上门
来。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找心理学家帮忙,否则我要死去的”,这让
人非常吃惊。

原来,他是家中的长子,从小受到母亲的溺爱,母亲几乎为他包办了所
有的事,简直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地步。当然,像其他的孩子一
样,他也有独立的愿望,也希望自己动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用自己的双
手,依靠自己的能力克服一些困难,从而享受一下成功的乐趣。然而,他的
行为往往给他带来的不是赞扬、鼓励和支持,而是父亲严厉的指责,甚至挖
苦、取笑。于是,久而久之,他觉得自己什么方面都不行,都不如别人。每
次想做之前先想到的是“我做不好”或“别人会笑话我”。按他自己的话说,
是“我没有魅力,我感到无助,感到孤独,不敢和别人交往,因为我害怕和
别人比较”。他整日整日地处于幻想之中,幻想成为有“魅力”的人,在许
多方面胜过别人,能吸引许多朋友,能取得成功,得到周围人们的认可或夸
奖、赞美。可当他从幻想中醒来时,又会陷入无限的忧伤。

显然,这个孩子的真正“病根”在于从小自尊心受到损害,自信心没有
建立起来。这一事例告诉我们,由于父母不懂得或忽视了对孩子自信心的保
护和培养,或由于教育、培养方法的失误,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会的无能
为力”的牺牲品,从而影响了其身心的庭康发展。

因此,我们建议,作为儿童教育工作者,作为孩子的父母要密切注意对
孩子自尊心的维护和自信心的培养,要鼓励孩子独立行动,独立完成力所能
及的事情,鼓励孩子多问、多想、多做。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替孩子包办,
要善于启发、诱导孩子克服困难。如果能做到既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享受到胜利的果实,又不让孩子觉得是父母代办的话,那就会收到非常理想
的效果。

多彩的世界

世界不是永远按“好——坏”两极来分的。

记得有位作家曾经在描述自己对父母的印象时写道:“小时候我把父母
视为神,觉得他们总是对的。当我长大了,到了十七八岁时,觉得父母几乎
一无是处,他们老了。大学毕业后,再次回到父母身边时,我突然发现他们
的许多想法是那么聪明。其实,父母还是原来的父母,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变
化,只是我在变。”

这位作家虽然只描述了个人的印象,然而这种印象却反映了个体价值观
发展的普遍规律。

婴幼儿时期,儿童对外界的人或事物很少有自己的标准,他们对别人的
评价主要是根据父母或幼儿园老师的标准做出的。即使有也往往是一些简单
的、绝对化的标准,也就是非好即坏的标准。我们成年人可能都有这样的印
象,小时候看电影时,最希望大人能尽快告诉我们电影中的角色“谁是好人,


谁是坏人”。如果是坏人,那一定是彻头彻尾的坏,如果是好人,那也一定
是尽善尽美的好。那时很难理解人会有好的一面,同时也会有不好的一面。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自己的评价标准也在逐渐形成和发展。由于自
己开始有主见,有一定的评价能力,所以也越来越多地发现父母或老师与自
己在价值观上的不同。孩子与父辈之间在评价标准和价值观上的冲突,在青
少年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加上青少年的好强心理和仍摆脱不了的幼稚,使
年轻人对父辈的评价趋于极端。例如,在德国,中学生们认为,人一到30
岁就老了,他们称30 岁以上的人为老人、40 岁以上的人为化石。在中国的
中学生中虽然没有这样的群体语言,但有许多人也认为父母已经老了、过时
了或不中用了。因此,也常常对父母的劝告充耳不闻,甚至感到厌烦。如果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心理了解不够,对一些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冲突处理不当,
就会引起更大的不和,也会使父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变得暗淡;同时,在
父母的心目中也觉得孩子变了,变得不如意了,有的父母干脆怀疑自己的孩
子是否交了坏朋友,是否学坏了。

其实,家长完全不必过于紧张。对于绝大多数的儿童来说,在随后的生
活道路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将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形形色色的事
情,而且,其中的许许多多是很难用简单的“好”或“坏”来区分的。随着
自身视野的不断开阔,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在学习和生活中接受来自社会
多方面的信息,孩子最终会认识人与社会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看待事物的观
点也会从极端走向成熟。终于有一天他会发现,从前心目中渺小的东西原来
也有闪闪发光的时候,而心目中完美无缺的偶像人物却也只是无数平凡人中
的一员。

孩子长大了,眼前的世界原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