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常道-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这只大猫,一个地方的食物完全可以果腹,而它不仅吃着甲地的,还要看着乙地的,即使自己吃不了也不让别人碰。属于自己的要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也要占有;对自己需要的占有,对自己暂时不需要的也要占有,这种行为不是贪是什么?。 
  当然,人的贪欲远远多于猫。猫们的贪基本上集中在食物,而人贪的对象广泛的多,基本上是见到好的东西就想据为己有,如财、色、权、名等等。 
  佛家把贪列为人生“三毒”“贪嗔痴”之首,可见与“嗔、痴”比,贪可能更为普遍,所以必须下大力气去戒。 
  与朋友谈话时大家得出一个结论:没有人不贪,特别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对于这一结论,我倒是存在一些个人看法。这到不是说我对社会风气有多乐观,而是我们必须有一个相对现实的眼光。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把道德的标尺定在什么刻度。 
  如果我们以佛家的道德标准为尺度,世人皆贪,甚至包括不少出家人。比如昨天说的少林寺,10万元一柱香,你说贪心不?如果以儒家的道德标准水准为尺度,则多数人贪。儒家讲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扪心自问,我们的财有多少属于“无道之财”甚至不义之财? 
  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如果定的过高其实很有害,我的先生艾丰曾深刻指出过这一被多数人忽略的问题。 
  他说:领导干部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个标准看起来没有问题。但细想问题大了。因为,这是在任何一个正常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达不到的高标准。按照这样的标准,只有每个老百姓住了大房子、有了车,领导干部才能享受“四室一厅”和专车,这可能吗?而大家都做不到,你还天天强化这样的道德标尺,其结果就是让大家觉得没有一个领导是合乎道德标准的。 
  相比之下,佛家智慧得多,它的道德规范是分层次的。对出家人有出家人得标准,对居士、对信众又有不同的尺度。试想,如果佛家也不分青红皂白,一律要求信众禁欲、禁肉,谁还敢进寺庙呢? 
  回到贪的问题,我认为对全社会而言,较合时宜的标准是:不属于自己的勿取,即为不贪。至于“属于自己的也可以舍”这样高的道德标尺,只能针对少数追求更高道德自我完善的人,如修佛者,或有其他高尚信仰者。2007…04…10 
  评论: 
  可惜就会有那么一些人认为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其实也是应该属于自己的。可见标准其实难定。就像有些人只有做错了才会道歉,但他们永远都不觉得自己错了。(小女巫) 
  覃贤茂点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生为世俗之人,虽未能免俗,但我以为,人都应该有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我也做过白日梦,希望发大财。 
  不过,我自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很贪心的人,而且对于钱财上,说实话,我也并不看得很重。 
  所谓知子莫若母,这一点我的母亲早就把我批定。 
  母亲说我是一个不盘心的人。   
  贪的道德标尺应该定在哪里?(2)   
  盘心是四川方言,大意是指不贪心,不斤斤计较于钱财。 
  有时候我的母亲还批评我穷大方。 
  其实,我并不完全像我的母亲说我的那样,我自认为我自己处事为人,还是很有分寸。我也有很多斤斤计较的时候。 
  在南京有一次文学圈的朋友聚会,酒桌上众人都说我是一个老实人,我也知道他们的意思是夸我是至诚君子,然而我却听得很不顺耳。我生气地质问,我是老实人,又有谁曾能骗过我? 
  此是我的一个笑话! 
  回顾我的生活,人到中年,如果以金钱的价值来衡量成功的标准,我显然是不成功的,但我也有自己能够满足和宽心的时候。 
  比如2004年,我在成都玉林小区给父母买了一套商品房,装修一新,把父母从效县的小镇接到成都,靠着我弟弟住在一起。 
  做了这件事,我也是挺有成就感的。   
  风水和信仰有多冲突?(1)   
  释迦佛祖说一杯清水中有十万个虫,在显微镜和微生物学诞生前,佛的话就被认为是“妖言惑众”。你说有虫我怎么看不见?这当然是无稽之谈。现在我们才知道:不是佛错了,而是眼睛欺骗了我们。(提要) 
  《南方周末》上有篇文章,说当前官员很信风水。其中山东一位犯了事儿的贪官,风水师告诉他有副总理的命,但命中缺了一座桥。这家伙为了补这座桥,不惜把再建的高速公路改道,跨河建桥。文章还总结,之所以风水等玄学在干部中盛行,缘于信仰危机。这又是典型的乱找病因。 
  我知道作者的意思,所谓信仰是正统思维中的无神论。作者的意思是,如果大家信仰坚定,就应该坚信科学,怎么会去信这些毫无科学根据的无稽之谈呢?这其实是把风水等所有玄学,通通归于迷信或伪科学。如此归类,二者当然水火不容。 
  其实,这还是一个老问题:什么是科学。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科学真的就是真理吗?我看敢这样断言的科学家恐怕才是最大的伪科学家。 
  人类的知识有限,人类的智力也有限,人类对事物的认知是在不断地修正中发展。总体而言,人类的认知是逐步趋于真理。但是,就某一个阶段恐怕并非完全如此,很可能是用一种错误去纠正另一种错误。有时候甚至是用错误修正认为是错误的真理。人类这种认识的反复其实也是符合人类历史波浪前进的发展规律的。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用今天的科学去衡量,里面充满迷信色彩。像风水、命理等,很容易被视为糟粕。但是,谁能保证前人留下的这些“糟粕”,随着时代的发展,不重新变回真理呢? 
  还是佛教的那个例子,释迦佛祖说一杯清水中有十万个虫,在显微镜和微生物学诞生前,佛的话就被认为是“妖言惑众”。你说有虫我怎么看不见?这当然是无稽之谈。现在我们才知道:不是佛错了,而是眼睛欺骗了我们。 
  所以,对于风水、命理,我们用今天科学这把尺子去衡量,当然认为是迷信。但是,要知道,尺子也是有可能出问题的。 
  其实,一个东西能流传几千年而不消亡,肯定有它存在的道理。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也远非我们今天认识到的这么简单。我们没有认识到磁场存在的时候,谁也搞不清楚为什么指南针总指着一个方向。同样,类似看不见的磁力线这类东西,宇宙中还不知道有多少没有被我们发现。因此,方位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微妙关系也许我们现阶段的科学并不清楚。但是不知道,或者没有发现并不意味着它不存在。 
  我的一位朋友花了一年装修了新房,但是住进去就开始腰疼,而且越来越厉害。到医院怎么查也查不出毛病。后来一位研究风水的朋友告诉他,卧室出了问题。换了卧室,毛病就好了。按照风水的原理,他住的方位与他的八字相克。但是,我们无法也无力深究五行相克和目前科学原理的对应关系。但这又确实是一个客观存在,换了房间腰就不在疼。有的人把它归于心理暗示,但是如此结论明眼人一看便知,过于偷懒。任何事情只要解释不清,就统统归于心理作用,这也太简单化了。 
  当然,现在社会风气下可谓鱼龙混杂。几乎可以肯定,操风水这碗饭的江湖术士,十有八九有骗人的成份。再加上被骗人中有不少都如上面那位贪官一样愚昧,以为建一座桥就能补了命里缺的“桥”,瞎猫碰上这样的死耗子,风水也就真的成为迷信不如的笑话了。2007…05…21 
  评论: 
  科学是实验室里出来的学说。(不垢不净) 
  凡是存在的必有其合理性,合理的就将存在。(妖) 
  其实真正是很少上网的我,最近都必须要一篇不落地关注永平兄的文章(虽然是隔三差五的时间)。 
  其实我真正是习惯于闭门造车和固步自封,多年来甚至经常我连最好的朋友们的消息也不会去关注。 
  我思考和评判过,一切在于自己的太着相。表面的平静、谦和,内在却有大傲慢之心。   
  风水和信仰有多冲突?(2)   
  我的问题在于我并没有认真去改过。我满足于现状(自以为是的精神上的现状)。 
  永平兄近来的文章,奇思中又见平实,跳达处不忘本手,立意于险峻,铺陈在严谨,绝不可以俗文套路匡之。惭愧的是,今年以来,我几乎没有成篇的文字可以就教于永平兄。 
  前几次永平兄曾因我的话题谈“模样”、“格局”,实在是启发颇多。近日得打油诗三首,附于此,博永平兄一笑: 
  少年追梦意气高, 
  狂来说剑怨吹箫。 
  量力而今方知难, 
  才子终归模样小。 
  少年击剑又吹箫, 
  道义等闲一肩挑。 
  而今鬓已星星也, 
  红尘一例雪中消。 
  少年风流每夸耀, 
  出门仰天复长啸。 
  剑箫沉吟会当时, 
  兴盛悲喜知多少。 
  注:“狂来说剑,怨去吹箫”,龚自珍名句。“鬓已星星也”,宋词名句。不敢掠美。今夜在公司值班,又不恰当地想起杜甫的名句,“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故此留言。(覃贤茂) 
  覃贤茂点评: 
  其实真正是很少上网的我,最近都必须要一篇不落地关注永平兄的文章(虽然是隔三差五的时间)。 
  其实我真正是习惯于闭门造车和固步自封,多年来甚至经常我连最好的朋友们的消息也不会去关注。 
  我思考和评判过,一切在于自己的太着相。表面的平静、谦和,内在却有大傲慢之心。 
  我的问题在于我并没有认真去改过。我满足于现状(自以为是的精神上的现状)。 
  永平兄近来的文章,奇思中又见平实,跳达处不忘本手,立意于险峻,铺陈在严谨,绝不可以俗文套路匡之。惭愧的是,今年以来,我几乎没有成篇的文字可以就教于永平兄。 
  前几次永平兄曾因我的话题谈“模样”、“格局”,实在是启发颇多。近日得打油诗三首,附于此,博永平兄一笑: 
  少年追梦意气高, 
  狂来说剑怨吹箫。 
  量力而今方知难, 
  才子终归模样小。 
  少年击剑又吹箫, 
  道义等闲一肩挑。 
  而今鬓已星星也, 
  红尘一例雪中消。 
  少年风流每夸耀, 
  出门仰天复长啸。 
  剑箫沉吟会当时, 
  兴盛悲喜知多少。 
  注:“狂来说剑,怨去吹箫”,龚自珍名句。“鬓已星星也”,宋词名句。不敢掠美。今夜在公司值班,又不恰当地想起杜甫的名句,“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故此留言。(覃贤茂)   
  世界上哪儿来的绝对公平?(1)   
  为什么几千年来圣贤的教导并没有管住大家不安分的心?因为缺乏了一个西方的“公平机会”,所以人们难免会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面对这样的追问,王侯将相还真不好回答,或回答的并没有多少底气。(提要) 
  同事热议山西黑窑工事件,其中一位同事说:“公平与效率是国家机器两个必备的轮子,失去其中任何一个的后果都是车毁人亡。千百年来,公平一直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缺少的。其实历史上的很多个朝代统治者也都了解这一点,所以包括儒、佛、道在内的流派都曾经参与到公平的构建中。” 
  这个观点,对了三分之一。三句话中,第一句基本正确,而后两句就值得商榷。 
  人类的发展其实一直在公平与效率之间走钢丝。因为公平和效率就像太阳和月亮,很难二者同辉。强调公平,必然牺牲效率。强调效率,很难兼顾公平。正如艾丰老师的“竹竿论”,一根竹竿过城门,不分先后固然公平,但那是过不去的。要过去就必须有先有后,先过的部分和后过的部分当然就不“公平”了。 
  同事把效率和公平比作两个轮子,这不为错,但有些牵强。在我看来,二者更像一部车的动力系统和制动系统,虽然看起来目的相反,但又缺一不可。光有动力系统,车固然跑的快,但结果只能是车毁人亡;光有制动系统,车不成为车。所以,人类的历史浓缩一下,其实就是公平与效率的博奕,所谓理想社会,就是寻找到了二者的平衡点。 
  我们这个民族历来缺乏公平这话不错,但问题是有哪个民族又不缺乏公平呢?美国看起来是最自由民主的国家,在一些人眼里也似乎比较公平。但是布什可以坐空军一号,一般美国人可以吗?所以,任何一个社会都没有绝对的公平,绝对公平只是人类的幻想。 
  为什么不可能绝对公平?因为它违背自然规律。人类社会的动力来自差距,就像水一样,有落差才有动能,才能发电。 
  比较而言,中国人其实更喜欢公平。比如中国自古就“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就是典型的宁可牺牲效率也要追求公平的思维。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暴动,几乎也都延续了陈胜的“均贫富,等贵贱”思想,都是在打破旧的不公平体制。但是几千年来重复的历史,无不是推翻一种不公平,又建立起新的不公平。 
  所以,问题的关键不是去寻找本来就不存在的“天下大公”,而关键是如何正视现实,找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点。 
  西方总体上的努力方向是强调“机会公平”,即让大家尽量能在同等条件下起跑。这样,你是否跑得过别人就成为你自己的事情。由于机会公平,结果纵然有再大差异,一般也容易让人平衡。所以,近二三百年来,总体而言西方政体比东方稳定。 
  而东方的思路是让人接受现有秩序。比如儒家,并非如同事所言,在参与公平本身的构建。儒家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老子养了儿子,儿子就得听老子的,这就是秩序。所以,儒家不过是告诉没有享受到公平的人:命该如此,你先天就是“治于人”的。 
  而道家的作用是让大家“寡欲不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