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5157-中国历代战神-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夏襄宗命嵬名令公复率兵5万凭险据守。开始,蒙古军屡被嵬名令公击退。双方相持两月,成吉思汗乘夏军懈怠,据险设伏,派遣游兵诱嵬名令公入伏,嵬名令公引军出击,结果中伏被擒。蒙古军遂破克夷门,包围中兴府。夏襄宗亲自登城督战,蒙古兵屡攻不下。    
    时间转眼到了9月,雨季到来,黄河水暴涨,成吉思汗命令诸将筑堤,引水灌城,这一计策十分奏效。10月份,西夏马上遣使赴金求援,但遭金卫绍王拒绝。12月,形势终于到了危急时刻,中兴城因水淹浸,外堤溃决,水势泛滥。夏襄宗登城隔水与成吉思汗相见,面约和好,献女察合给成吉思汗,蒙古遂放还嵬名令公并退兵。    
    成吉思汗第三次攻夏获胜之后,转兵攻金,数年间占据金大片领土,金夏日渐艰难危机,蒙古愈加强大。


威服四方,方显英雄本色:马背天骄成吉思汗第五节 摧毁西夏,完成宿愿

    草原上的英雄有如天上的星星,但最亮的一颗无疑属于他——成吉思汗!公元1038年,西夏与宋、辽鼎足而立。这个游牧的民族安定下来,有了国号,有了文字,有了天下第一宝剑。    
    西夏人气宇轩昂、剽悍骁勇,在百年来的战争中都无数次的让对手心惊胆寒。但没想到的是,在同样以剽悍骁勇著称的成吉思汗面前,西夏的统治者们却被蒙古人的气势所吓倒。自开城门,献城投降,自断了自己的种族之路。成吉思汗的一句“勇士们,让我们,跨上马吧!”响彻整个中华大地。    
    反复无常加速灭亡    
    公元1217年正月,蒙古西征花剌子模,再次向西夏征兵,西夏不堪征调,拒绝出兵。成吉思汗遂以西夏不应从征为由,率军四度攻夏。12月,蒙古军渡过黄河进入夏境,直抵夏都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夏神宗遵顼仓皇出奔西京(即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一说西凉,今甘肃武威),留太子德任守中兴府。然后又派遣使者请降,蒙古军才退去。    
    西夏的加速灭亡很多时候根源于他的不安分和反复无常的对蒙立场。公元1223年,夏神宗遵顼因附蒙攻金之策连遭失败,成吉思汗又屡遣使指责,不安于位。遂遵顼于12月传位于次子德旺,自称上皇。德旺继位后,改变国策,联金抗蒙,趁成吉思汗远征西域之际,遣使联络漠北诸部,企图结为同盟,抗御蒙古,以固西夏。    
    公元1224年5月,成吉思汗从西域回师途中,听说西夏有反叛的意图,遂率兵由河外攻沙州(今甘肃敦煌),但久攻不下。随即令军乘夜暗挖掘地道,想通过地道遣入城中,被西夏守将籍辣思义发现,夏军立刻向地道中放火,蒙古兵许多都窒息死在地道中。    
    9月,成吉思汗仍久攻不克沙州。他另换思路,命总管华北诸州的国王孛鲁、黑马等分兵进攻银州(今陕西榆林南)。西夏守将盐府塔海出战,兵败被俘,蒙古军攻破银州。孛鲁令都元帅扼守要地,自率军还。11月,夏献宗德旺闻银州失守,漠北诸部溃散,迫于无奈遣使到蒙古军中请降,并承诺以子为人质,成吉思汗这才退兵。    
    成吉思汗西征回到漠北和林(今蒙古乌兰巴托南),闻西夏纳其仇人原蒙古乃蛮部赤腊喝翔昆,且违约不遣其子为人质,他勃然大怒,发誓再次大举攻夏。成吉思汗于公元1226年春以西夏拒绝出兵助战和不纳质子为由,分兵两路,东西并进。东路军由成吉思汗亲自统领,从漠北南下,西路由大将阿答赤统领,从西域(今新疆)假道畏兀儿(回鹘)东进。    
    最后征战如愿所偿    
    2月,成吉思汗率领的东路军乘胜进至贺兰山(今宁夏银川西北),西夏大将阿沙敢卜战败被擒。7月,成吉思汗长驱直入,围攻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夏宿卫官粘合重山等力战不敌,守将斡扎篑举城投降。同时,夏献宗德旺在蒙军日益进逼之下,惊悸而死,其侄南平王李睍继位。    
    8月,西路军越过沙陀(今宁夏中卫县西),抢占了黄河九渡,攻陷应里。10月,东路军攻破夏州。两路夹击,形成对西夏政治、经济中心灵、兴地区的钳形攻势。11月,成吉思汗亲自率领大军围攻灵州。末主李晛遣大将嵬名令公率10万大军紧急赴援,途中被蒙古军队打败。    
    德任领固守灵州的夏兵和蒙古军队进行死战,其激烈的程度为蒙古作战以来所少见。最后因夏兵伤亡惨重而失败。灵州失陷,德任被蒙古军队俘获,不屈被杀。公元1227年1月,末主李晛以蒙古兵临城下,国势濒危,顾不得改元,继续使用乾定年号。    
    这时,成吉思汗留一部分兵继续围攻中兴府,自己带领大部分军队渡黄河进攻积石州,以彻底卡断夏兵的后路。末主李晛被蒙古军围困在中兴府内,一筹莫展,委托右丞相高良惠领兵抵抗。    
    高良惠“内镇百官、外励将士”,领兵在都城日夜拒守,积劳成疾。部下劝他保重,他感叹说:“我身为国臣,不能消除祸乱,使敌寇深入至此,活着有什么用呢?”最后由于劳累过度而死。成吉思汗在回师隆德途中,因气天炎热,避暑于六盘山,派御帐前首千户察罕赴中兴府谕降。    
    6月间,又发生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瘟疫流行。被蒙古军队围困达半年之久的中兴府粮尽援绝,军民多患病,已失去了抵抗的能力。末主李走投无路,只得派遣使节向成吉思汗请求宽限一个月献城投降。7月,成吉思汗在清水县(今甘肃清水县)西江得重病,立下遗嘱:死后暂秘不发丧。不久,末主李、嵬名令公等投降蒙古。建国189年的西夏王朝最终灭亡。蒙古军在返回途中行至萨里川,成吉思汗病死。    
    一代天骄陨落,成吉思汗戎马生涯近50年,施展雄才大略,依靠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和谋士,利用骑兵优势,创造了震撼世界的业绩。对其用最雄伟、最有气魄的语言也似乎不能概括他所开创的惊天伟业。    
    还是用著名蒙元史专家杰克?威泽弗德的一段话来阐述他所带给人类的影响吧:“伟大的历史人物不能被整齐的卷塞在书皮之间,也不能像受压的植物标本被熨平。……当事件本身从人们的视野中淡去后,它们的影响还将长期存在。就像一口钟的振荡声一样,在停止敲击之后,我们仍可以感觉到它。成吉思汗离开历史舞台已经很长时间了,但他的影响将持续地萦绕在我们这个时代。”


威服四方,方显英雄本色:马背天骄成吉思汗第六节 功绩一统,空前绝后

    成吉思汗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其本人及其子孙的军事活动,克服了当时东西方陆路交通的人为障碍,极大地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东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弭平了中国大陆自唐朝以后形成的数个政权分立对峙的局面,最终奠定了现代中国的基本版图。    
    因此,毛泽东主席在他的词作《沁园春?雪》中,将成吉思汗与汉民族武功卓著的帝王秦朝始皇帝、汉朝武皇帝、唐朝太宗皇帝、宋朝太祖皇帝并列。    
    对手恐惧的大漠天骄    
    让我们来看看在中亚乃至欧洲人眼中成吉思汗及他所率领的蒙古军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公元1222年,在俄罗斯东南方的边界上出现了一支彪悍的骑兵,他们英勇善战,他们强悍无比。这是西欧人前所未知的一支军队。用一位俄罗斯编年史作者的话来说:“由于我们的罪恶,我们不知道的部落来到了。没有人知道他们是什么人;他们是从哪里来的;更不知道他们信仰的宗教是什么;只有上帝知道。”    
    他们,就是成吉思汗的先头部队。    
    这一年的5月31日,在靠近亚速海的草原南部的卡勒卡河畔,俄罗斯的公爵们带领他们的部下和同盟军与来犯之敌进行了大战。俄罗斯军队一败涂地,投降了蒙古人的基辅公爵与其他公爵被缚置地上,上面盖以木板,蒙古人便在木板上举行宴会,庆祝胜利。随后,蒙古骑兵又神秘地撤走了,消失在茫茫大漠之中。    
    公元1240年12月,蒙古军队攻克俄罗斯首都基辅,全城居民惊恐万分。    
    公元1241年4月,波兰人与日耳曼人组成联军迎战来犯的蒙古军队,在西里西亚的列格尼察,联军全军覆没。与此同时,蒙古主力部队进入摩拉维亚和匈牙利,在布达附近的莫吉地方摧毁了马札尔人的军队。    
    公元1242年春,蒙古军队兵分两路,一路向南追击逃走的匈牙利国王,甚至进入了今天南斯拉夫沿海的达尔马提亚地区。另一路向北冲击奥地利,前锋抵达克洛斯特诺伊堡。    
    对于西欧人来说,蒙古人似乎还是远在天边的一个部落。蒙古人最初的大举西进非但没有让西欧人警觉,相反还让他们幸灾乐祸。公元1238年,当叙利亚人向法兰西和英格兰的国王建议基督教徒和穆斯林联合起来抵御蒙古军队时,温切斯特主教残忍地对英王亨利三世说:“让这些狗互相摧毁,完全消灭,那时我们将会再来,全球性的基督教将在他们的废墟之上建立起来,在全世界,将只有一种教会,一个基督。”    
    然而,随着蒙古人的步步进逼,阴云笼罩了西欧。在上述的同一年,即公元1238年,英格兰东海岸的雅茅斯出现青鱼过剩,究其原因,原来是日耳曼的鱼商惧怕蒙古人,不敢出门贩鱼。    
    在以后的几年中,东方“灾难”的消息越来越多地传向西方,信奉基督教的俄罗斯成了蒙古帝国的一个省,而格鲁吉亚的女王和加利西亚的公爵也发出了绝望的呼救。虽然由于1241年底窝阔台汗的去世使蒙古内部发生了权力之争,从而延缓了战争的进程,但一旦汗位继承问题得到了解决,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蒙古人的浩荡西进了——除了大西洋的万顷碧波。    
    公元1245年,新教皇英诺森四世认识到形势的严峻,开始挑选使节出使蒙古,寻找战争或和平的答案。面对凶残的敌人,面对谜一样的大漠,意大利人约翰?普兰诺?卡皮尼和葡萄牙人劳伦斯临危受命。    
    卡皮尼的出使使中断了一千年之久的东西方联系又重新恢复,西方人对东方的探索重新开始,西方人这才发现,东方已不是一千年前的东方了。当西方国家还在夜郎自大时,东方国家已经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和令人炫目的财富。这次出使打开了欧洲朝向东方的窗户,东面风来,给死气沉沉的中世纪欧洲注入了新鲜空气。在一定程度上,是中世纪欧洲的一次思想启蒙。    
    世人兴叹的蒙元帝国    
    再让我们看看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成就。在一步步登上权力顶峰的过程中,成吉思汗发展了自己的战争理论。他创造了闪电战和包围战等革命性的进攻战术,并以此先扫平了东亚的抵抗力量,进而从后方击溃了整个伊斯兰世界,最后让欧洲陈腐的骑士方阵不堪一击。    
    在他的指挥调度下,蒙古帝国从未一次派出超过10万人的大规模军团,却在25年的时间里征服了比罗马帝国400年征战所得还要广阔的土地。他建立的帝国边界从西伯利亚直达印度,从越南直达匈牙利,从朝鲜半岛直到巴尔干半岛。蒙古帝国重新勾画了世界版图,把原来相互隔绝的帝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新世界、新时代的到来划定了新的秩序。    
    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这些民族至今和蒙古族一样尊成吉思汗为祖先。成吉思汗完成第一次西征后,又回来灭了党项族的西夏。成吉思汗的后代又两次西征,一直打到今天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和奥地利的维也纳附近,并且在南俄草原建立了自己的基地。    
    第三次西征则打下了今天伊拉克的巴格达,叙利亚的大马士格,最远达巴勒斯坦的加沙。阿拉伯人都逃到埃及,从而使那里成为今天阿拉伯的中心。最后,蒙古挥军席卷了仅存的南宋半壁江山。蒙古人在北京建元帝国时,在北京的元帝忽必烈(成吉思汗之孙)是蒙古大帝国名义上的“大可汗”。这个“大可汗”之大是我们今日所不能想象的。    
    客观认知的蒙元文化    
    成吉思汗的功绩在现在许多人看来是可以这样表述的。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说:“由于有了蒙古人,人类改变了历史,而蒙古人倔强不拔、勇猛无敌的精神和机智敏捷的性格塑造出了伟大的成吉思汗……网络还未出现的七百年以前的蒙古人打通了世界各国的关系,建立了国际关系新秩序。”    
    法国东方史学家格鲁塞说:“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几乎将亚洲全部联合起来,开辟了洲际的通道,便利了中国和波斯的接触,以及基督教和远东的接触。……马可波罗得到了释迦牟尼,北京有了天主教总主教。”    
    著名元史专家韩儒林讲过:“成吉思汗把东西交通大道上的此疆彼界扫除了,把阻碍经济文化交流的堡垒削平了,于是东西方的交往开始频繁,距离开始缩短了。”


威服四方,方显英雄本色:马背天骄成吉思汗战神档案

    姓名:铁木真又称:成吉思汗    
    年代:元代民族:蒙古族    
    出生:公元1162年卒年:公元1227年    
    特点:运动歼敌深沉有大略    
    战神身世:少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人间的悲凉和复仇的怒火让成吉思汗具有了超出年龄的勇猛与老成。    
    相关人物:札木合王汗摩诃末李    
    主要事件:1.公元1206年,各部贵族在斡难河源头举行盛大集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统一蒙古,建立了强大的蒙古帝国。    
    2.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西征,讨伐花剌子模。    
    3.公元1220年,成吉思汗攻下不花剌、花剌子模新都城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等城。    
    4.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次年西夏灭亡。    
    震撼声音:“如果我建立大业,一定和追随我到此的兄弟同甘共苦,如果违背誓言,就像这河水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