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红色旅游-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的稻城朋友叫“多吉”,我问他姓什么?他说稻城的藏族几乎没有姓,只有名字,人生下来就请活佛取名。    
    多吉很热情,带我去了海子山。我们沿桑堆河谷一路前行。桑堆河两岸,风光绮丽,一片片田畴,一片片草甸,一片片坡势平缓的山,一座座藏式民居点缀其间。在路过红草地时,我拍了几张片子,只是红草还未红透,光色也暗淡了一点。    
    不知不觉,我们进入了海子山,正像人们所言:一个人的心灵到底能走多远,来到海子山,你就会明白。那天高物远的景象,那心有所归的感觉,只有在这,你才能找到。    
    海子山,以“稻城古冰帽”闻名。海拔在3600米~5020米之间,一望无际的山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仿佛是星天倒挂。在碧蓝的天空下,白色的石头闪着光,奇形怪状,任凭你去想像。还有那滚滚石丛中的海子,碧蓝如玉,晶莹剔透,像是天女散的花。那一层层,不知是霜花,还是薄雪的白色结晶体,在阳光下闪着光,和天色浑然一体,你只是想,这儿绝不是凡界。    
    贴士    
    交通:    
    去稻城可以由丽江经中甸方向,在中甸转乘直达汽车到稻城。中甸汽车客运站的票价101元,335公里,早7点20分发车,一天只有1班,雨季遇有塌方时,不能保证每天有班车,车程一般情况12个小时,路况很一般。    
    也可以由从成都到稻城,约有800公里,只能乘坐长途汽车。成都新南门汽车站有直达稻城的班车。车程24小时。    
    稻城旅游交通:一般来稻城的人,都以去亚丁为目的。去亚丁要在稻城联系包车,往返价格一般在600~800元之间,节假日价要高,跟随时间最多3天。去亚丁的路,路况尚好,柏油路面,110公里,车程4小时(雨季遇有塌方除外)。    
    住宿:    
    稻城住宿条件很一般,均是招待所,每个床位价在20—30元(遇有节假日,价格要高),目前没有洗澡条件,洗澡要租车,15分中到附近的温泉去洗,票价最低的每人10元,如果是泡澡每人30元。稻城亚丁景区内住宿为帐篷,通铺,每人20—25元,景区大门外也可住宿,一般情况价格与上述相仿。    
    饮食:    
    在稻城吃饭,一般肉菜8~9元,素菜4~5元。这里蔬菜少,水果比较多、便宜。    
    景点门票:    
    亚丁景区的票价128元。    
    气候、海拔:    
    稻城气温偏低,9月的雨季里,要穿羽绒服,县城海拔3800米左右,去亚丁的路上,要翻越一座海拔4513米的高山。    
    


第六部分它会凝固你的心—海螺沟(1)…(图)

        
    沿川藏线东行,你可以发现众多的美景,这里山地巍峨,草地翠绿。这里有风景如画的雅拉河谷,有情歌的故乡康定,还有“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泸定桥雄姿,更有冰清玉洁的海螺沟。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在泸定县磨西镇境内,四川最高峰贡嘎山东麓。海螺沟冰川是目前发现的纬度最底的现代冰川,冰川中部的大冰瀑布为世界最大瀑布之一。    
    红色印记    
    毛泽东在长征时曾住磨西,主持召开了红军的“磨西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攻打泸定桥的作战方案。    
    驻足新都桥    
    因为等天气,我在稻城耽搁的时间最长。    
    离开稻城北行,渐渐进入理塘。理塘山势渐趋平缓,完全是一派高山草甸的草原风光。蓝天上白云朵朵,太阳照在山野上,一块块绿毯般的翠影闪闪游动。黑色的牦牛在绿草中像一个个浮在碧水间的蝌蚪。    
    汽车驶上一个平坝,眼前豁然开朗,一望无际的草原的尽头,矗立着一座座藏式楼房,我们很快到了理塘。理塘海拔在42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高原城”。这里的高山草原非常出名,又是红军盘亘过的地方,我本来应该在这落脚。但我在稻城患了感冒,不住地咳嗽,患感冒是不能呆在高原的,非常危险。我只得继续前行。    
    过了理塘,红二方面军的长征线路是继续北上到甘孜,我却调头向东,转向康定方向,然后去泸定,去寻觅中央红军的足迹。    
    车出理塘,便一路爬山,只见面前群峰连绵,可以望见远处银白的雪山。我们连续翻越了3座高山,一座兔耳山,海拔4696米;一座卡子拉口,海拔4718米;另一座高尔寺山,海拔4412米。在翻越这几座高山垭口的时候,我都感到心憋气短,但窗外的景色还是深深地吸引着我。很多时候,生理上的难受马上会被心理上的愉悦所取代。这一带风光着实漂亮,如果能停下车来,再等等光线,绝对能出好片。这对我这个乘长途车的人来说,就是个天大的奢望。    
    在去康定的半路上,我先在新都桥下了车,计划去一下塔公。    
    新都桥近来被称作“摄影人的天堂”,这里的秋天十分迷人。我看见那些树木已经微微泛黄,映着碧绿的河水,还有那白色的藏民村落,交相辉映,如诗如画。我特别欣赏摄影人的嗅觉,他们那种对大自然的感悟,他们那双锐利的眼睛。    
    我们的车下午4点半到的新都桥,计划乘一个小时的车到塔公镇,去拍夕阳下的雅拉(雪山)神山和金碧辉煌的塔公寺。可是我们租的车却一路出毛病,害得我们不停地往车的轮毂上浇水,否则轮子就要烧着了,幸亏一路有一条河相伴。最后总算把我们拉到塔公,可天已经晚了,我们看到了很有气派的塔公寺,也看到了还剩最后一抹余辉的雅拉雪山。塔公寺后面的山坡上,挂满了经幡,铺天盖地,蔚为壮观。    
    情歌的故乡    
    第二天,我们沿着雅拉河到康定,一路风光迷人,我们不停地下车拍照,最后弄得出租车司机都烦透了。    
    汽车在折多山上不住地盘旋,拐了一弯又一弯,真是名副其实的折多山。翻过折多山,康定就在眼前。到了康定,我们没有马上去跑马山,尽管一首《康定情歌》使跑马山家喻户晓;我们去了木格错,准备回来住在跑马山脚下,再细细地游览。    
    木格错的景色相当迷人,我们刚到还不觉怎么样,因为正在下雨,野人海一片死灰。我们只得躲到棚下避雨。不一会,蓦然天光大开,整个野人海顿时一片碧蓝。岸边的树木翠绿翠绿的,倒映在水中,闪现出迷人的光彩;远处清晰可见的雪峰,更给这湖水镀上一层神秘的光环。据说这里经常有野人出没,所以被称作“野人海”,可究竟野人什么样,好像谁也没亲眼见过。这么美的地方,我想留驻个把野人不算什么,我都想做这样的野人。野人海在变化着无穷的色彩,岸边泛着黄色,向里是绿色,在向里就呈现出一种墨蓝色,深不可测。    
    不知什么时候,大雾已经在山谷间涌出来,铺天盖地,来势凶猛,马上便笼罩了整个野人海。我想是不是野人在作祟。汽车冒着浓雾开下山,没一会,就见晴空灿烂。    
    从跑马山上望康定,你会有一种飞翔感,整个康定就在你的腹下。康定城坐落在山坳里,白色的,碧绿的雅拉河穿城而过,高大的雪山辉映着它。    
    在跑马山上,唱一唱《康定情歌》,你会感到自己浑身在战栗。    
    在泸定桥上展翅飞翔    
    从康定出来,便一路下行,康定海拔是2800米,到了泸定,只有1200米,天气明显温暖了许多,和康定比简直相差了一个节气。在稻城我患的感冒还没有好,在康定到医院看了病,医生说康定还是高原,感冒可不能忽视,立刻给我输液。输了两天,基本好了。驴友老李先走了,在泸定给我打来电话,说在泸定桥北面的一家顺风旅社等我。我们打算一起去海螺沟,然后北上,去丹巴、马尔康、红原,在那儿分手,他去广元,我去九寨沟。    
    到了泸定,我找到老李,稍息片刻,他便领我去了泸定桥。进入康藏,我见过不少铁索桥,惟属泸定桥最漂亮,最雄伟。两岸双重飞沿桥楼,13根黑黝黝的铁索凌空飞跨,桥下流淌的湍急的大渡河水给人一种惊人动魄之感。遥想当年红军二十二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飞夺泸定桥的场景,更给泸定桥平添几份壮丽与神圣。踏上泸定桥,你会感到整个山岳在晃动,湍急的河水一股脑儿向你涌来,你就想飞。闭上眼睛,随着桥身的摆动,听着涛声,你的感觉会戛然凝固。    
    泸定桥建于清康熙44年(1705年)。在桥的东侧,正对桥头,立有一块康熙御赐的石碑。泸定桥曾以川藏交通要道和军事要道著称于世。    
    晚上,在泸定桥头,我和老李第一次喝酒。在高原上,我们不敢喝,惟恐伤害身体,现在到了低海拔处,便都嘴上馋馋的,心里痒痒的。我也顾不上感冒刚好,大有借泸定桥之势,喝它个一醉方休,在泸定桥头的小酒馆里,举着酒杯,我想起那些夺桥勇士。我们的第一杯酒,敬了那些勇士们。    
    晚上,我又到了泸定桥,本想晚上的泸定桥一定有灯光,可以拍一拍照。可让我大失所望,泸定桥上漆黑一团。我向上走了走,又退了回来。可是当地人还是大摇大摆地走过去。我想泸定人自有其相适应的生活方式,我一个异乡客,一点不摸着门道也在所难免。回到旅馆,开始咳嗽,心里恨老李非要我喝酒。    
    


第六部分它会凝固你的心—海螺沟(2)…(图)

        
    没有路的风光最美    
    清晨一大早,老李来敲门,说是去磨西的车他找到了,车就停在楼下,让我马上走。去磨西50公里路,车行了个把小时。途中拍了由江泽民题字,架在大渡河上的一座彩虹桥。到了磨西,我没有马上去采访当年红军长征过磨西时毛主席住过的老房子,也没有去中央红军开过会的天主教堂。我一直在犹豫进不进海螺沟,前方100米就是海螺沟的沟口大门。昨夜一场雨,磨西整个罩在云雾之中,远处的山野一片白茫茫,什么也看不见。当地老乡劝我们别上去,这种天气,什么也看不见,不如到燕子沟去耍一耍,那的景色好,还未开发,不要门票,只要花点车费就行了。    
    我们听了他们的话,又约上俩人,一同包车,去了燕子沟。十几公里的路程,往返要80块钱,开始我认为不值,可进了沟,我才感到,这钱花得不冤。路上自不必说,很难走,满路滑坡的大石头,汽车几次拖底,奔奔坎坎地总算到了无路之处,司机说,你们可以自己上山喽。    
    面前一条早被废弃的土路,由于山体滑坡,满是乱石,已经无路可寻,只要细心看,还是能断断续续看出一点路的影子。尽管路难行,我们还是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雾渐渐地散开,一片片一层层在山间漂浮,山体时隐时现,那山影,大有黄山之魂。我们兴奋不已,继续前行。骤然间,人们看前一亮,眼前出现一片雪白雪白的东西,人们都惊呼起来,那是雪山。美丽的“黄山”之中,有一座雪峰突起,实在是一幅奇画。    
    徐霞客说过,没有路的地方,一定有好景色,我是确信不疑了。人们谁也没有这么近距离地接触过雪山,仿佛它就在你的头顶。脚下是茵茵的绿草,身旁是枝繁叶茂的森林,而头顶就是高耸云霄的雪峰,多神奇。    
    脚下依然没路,我们只得顺着溪流的河床向上走,两边不时见到塌方的痕迹,河道中乱石成堆,这真是一条穿越者的绝佳线路。我们心里却很明白,我们必须赶快通过,而且不能耽搁时间,很快就得回来,不然,山中多雨,变化无常,有块云彩就下雨,一旦河水暴涨,我们将毫无出路。尽管如此,却没有谁想退回去。    
    这里的景致着实特别,且不说那些驼峰、怪兽像不像,单单是那河套中的石头,就令人惊羡不已。石面上红红的,不知是什么物质附着在上面,像是苔藓,不知怎么竟是红色的,而且红得那么耀眼。我用手蹭蹭,光光滑滑,根本蹭不掉。那红的石块,一般滩在河床上,有清澈的河水流过,碧绿碧绿的带着雪白的浪花,刹是好看。再加上秋韵浓郁,有红、有蓝、有绿,衬着雪山,使人流连忘返。    
    我们没有走很深,因为时间不够,要深入沟底的冰川,大约要近20公里,需走一天时间,来回要两天。    
    日照金山观天光    
    傍晚,我们回到磨西。磨西是一个小镇,又是在大山从中,非常安静,街上没有几个行人,因为海螺沟还未到旅游旺季。我去看了天主教堂和毛泽东长征时的住所,那个院子,还完好的保存着。右侧的木板房,黑黑的,还是当年的样子,住着人。那棵大合欢树,更加茂盛。天主教堂也在使用,据说里面的桌椅也还是红军当年开会时用过的。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妇人,管理着这所院子,在门前撑起一把伞和一张桌子,老妇人负责买票,老头拿着钥匙,做着导游员的工作。在大门口,我和他们聊天,他们很爱聊,老头已经72岁了,红军长征路过此地时他刚2岁,老妇人说,他那时还未记事,老头点点头,表示同意。他们工作一定很认真,因为小院收拾得干净、利落。下午的阳光照耀着天主教堂,耀人眼目。一切是那么静,静得让你对那段凝固的历史满心敬仰。    
    因为第二天要进海螺沟,我很早吃完晚饭,洗了个澡,整理了一会儿笔记,便睡觉了。凌晨四点多钟,我被哗哗的水声吵醒,我现在已经害怕下雨了。我推开窗子,天空中繁星满天,原来是房后的溪水在哗哗流淌,我心中暗自高兴。    
    刚刚5点多钟,我便爬起床,到房外观天色去了。我爬上楼顶,四处观望,这一看不得了,我差点惊叫起来。天空蓝幽幽的暗色,还未到那种宝石兰颜色,只是略微透着点天光,或许叫做星光更恰如其分。    
    山野还是一片黑暗,整个磨西没有一丝亮光,惟有贡嘎雪峰,闪着耀眼的银光。那光芒不是四射,而是像一块巨大无比的美玉,透过强射的亮光,呈现在你眼前,看上去既不刺眼,又晶莹剔透。我听说过贡嘎山有“金山银山”之说,这难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