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海商-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自己的蒸汽机动力、工业化量产钢材等都没影子的现在,如何能像美国那样终结掉现在驰骋各大洋的所有风帆战舰!?晏世轮清楚,现在要做的就是——
首先要维持现有的原始“生产线”,全力建造“平倭”,利用自己造船速度和船只实用性的优势,以质量弥补数量的不足。
其次,台湾所获的日本木材,以大量的柞木为主,虽然也是造船的佳品,但与北欧橡木相比,仍然不能达到相应的硬度和强度,所以接下来务必要加速寻找原料(项目),制造“灭虏”,之前的后两艘“灭虏”,之所以能够完成建造,全都凭借着大明之前的底子。现在再去东南沿海随随便便找这么几艘船的龙骨,犹如痴人说梦。虽说1627年后,金乡军将有共三艘“灭虏”同时服役,在此时面对“海上马车夫”,还是不够看的,上次能正面硬撼特罗普,完全是因为自己船只火炮数量和精度上的优势,再加上这帮红夷根本没把晏世轮他们当回事。下次再碰到眼红了的特罗普,可能就没这么简单了。而对于每艘“灭虏”近七百人的人员需求,采用宁凤晨的老套路,去东南沿海、甚至整个东南亚华人地区,进行船员、水手的招募。至于船上的火炮,现在也是晏世轮最为忧虑的,靠偷抢永远不是正路,现在虽然能够依靠手工和水力镗床进行每月一门的打造,但是对于金乡军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这无异于是龟速,甚至是蜗牛速。想到这里,又用眼睛扫着宁凤晨,看的宁凤晨是泛起阵阵鸡皮疙瘩。
最后,依然要在基隆,继续研发“荡奴”。付明方的船只模型,晏世轮看后,感觉这种四层、五桅杆的大型战船,将是未来金乡军的绝对主力战船,此船一出,只要现在欧洲没有穿越者出现,则必定所向无敌。这又不得不面对原材料的更大需求!
在出征琉球之前,晏世轮曾经想到过,可以派驻欧洲一只先遣队,这只先遣队的目的在于1、收集木料2、建设商馆,倾销中国货3、强占一个出海口,为了将来在背后捅列强一刀4、和几个大国形成合纵之策,平衡利益,能够牢牢在欧洲站住脚。后来又引伸出一个作战计划,在琉球攻势结束后,已经将这个还是想法的计划,扔给了宗钧杰。而宗钧杰现有的参谋团队,最出色的就是仲良奇了,这小子看到这么有挑战的规划时,只问了一句话:大人,这个瑞典王国在哪里,北虏领地内吗?而晏世轮听说后,哭笑不得,只能暗地里给仲良奇上了好久的地理课。仲良奇此时才知道,晏大人竟然深谋远虑如斯,万里之外的种种情茂竟然了如指掌,不愧为太乙天尊下世!此时看着仲良奇一脸严肃的站在下首,晏世轮嘴角忍不住露出笑容,这小子不知道到了欧洲后,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会不会骂我?
最后,让晏世轮有些底气面对欧洲列强的,是随着金乡军舰队规模的不断扩大,即将要变更的作战战术!这是面对此时欧洲列强的决定性金手指!在这时的欧洲,一个大陆国家对付海岛国家的做法已经差不多成形了。英法战争时期,对法国来说,要对付英国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入侵登陆,一是通商破坏;这两者拿破仑都试过了,就跟二次大战时的希特勒一样。入侵登陆不用说,法西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加岬之役战败是心理上的大打击没错,但是英国封锁沿岸航运让造船的木材和物资无法运到沿海峡的港口(特别是布雷斯特港)才是实际上的紧箍咒。而法国和其盟友虽然在舰队作战上一直吃鳖,但在通商破坏上却成绩不错,除了派出盖伦船支队四处攻击外,更有民间私人建造装备的私捕船,由政府发给执照的专业海盗到处横行,整个战争期间英国大小商船损失了八千多艘,虽然还没到致命的程度,但伤口也是很痛的。
另外一个比较让人注意的是,除了美国之外,其它国家海军跟英国皇家海军的战斗几乎都是以吃鳖收场。英国舰只的设计其实不如法国和西班牙,而法国和西班牙舰只的作战也都很英勇,但是一交手起来,不论是舰队行动还是单舰作战,法国和西班牙方面几乎都是以失败收场,而且死伤惨重:英舰通常伤亡不过二、三十人,其敌手通常都有上百人的伤亡。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在于战术和炮火威力。法国的战术以远远攻击敌舰桅杆和缆绳为主,大炮角度往高处瞄,破坏敌人航行和运动能力;英国战术则以逼近攻击船体为主,大炮平平的猛轰,杀伤力自然较大。另外英国舰只多配有额外的重弹丸或葡萄弹杀伤威力惊人。
后来在美国独立后的这段期间,唯一还可以跟英国海军一拼的是新建立的美国海军。虽然在数量规模和舰只大小上还远远不如,但美国海军的盖伦船在1812年战争期间几次击败英国同类舰只可以说是震惊了英国,因为他们早已认为英国海上胜利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美国盖伦船的设计先进,他们在造宪法号等六艘盖伦船的时候,根本就像是二战前德国造袖珍战舰一样把当时盖伦船的规格加大了一号,船体较大、结构较重,可以使用更大的火炮。英国当时的盖伦船都还在36门18磅炮的规格,宪法号就已经是44门24磅炮了。英国为了应付这个威胁,用早年对付法国盖伦船的办法,把原本两层炮甲板、74门炮的三级战舰去掉一层甲板,改装为盖伦船,以原本战舰的结构提供较坚固的舰体。这种改装盖伦船被称为瑞泽。
其实,就像是这个瑞泽船,“灭虏”的设计理念就是如此,从历史上美国海军对英国海军的胜利来看,单挑能力中,“灭虏”对阵英国中、小型战列舰,或是一般的大型战列舰,是毫不吃亏的。更别提稍显落后的荷兰、法国、西班牙等舰船了。这就是晏世轮底气的来源。而且,“荡奴”一旦完成研发,进入实战,那么即使对阵美国海军,仍然稳操胜券,不过,那也是两百年后,且美国如历史出现时的事儿了。
另外,晏世轮考虑到,之所以美国海军能够获胜,在与美国水手多是志愿,待遇较好,薪水相当于是陆上熟练木匠的薪水;而英国水手大半是抓夫来的,薪水只有其1/3,这都有相当的影响。英国皇家海军1805年时一般水手月薪约1。65英镑(当时木匠一个月约4英镑,运河闸门看守员约2英镑)。但是这些钱还不能全拿,还得被船上主计长扣掉一份买衣服和杂项用品的钱。军官的待遇好很多,船长月薪28英磅,军官月薪7英镑;非军官人员中,航海长薪水最高,每月9。1英镑,其它木匠、炮术长、主计长月薪都是4英镑。不过,这些钱要等到年终结算时才能一次领出;英国海军部用这个手段来拖欠薪水,1787年时它帐上拖欠的就有一百五十万英镑以上的薪水。更糟糕的是,有时候它根本不付!在远东水域有艘盖伦船整整22年才“结算”,但是英国海军部竟然拒付,船上的人员没有拿到一毛钱!
看来这“铁公鸡”可不是国人特有的称号,这帮英国孙子,还真是没和咱们中国祖宗学些好的。晏世轮一想到这里,心中不由一乐。即使是风帆战舰,金乡军凭借着先进的海船,还有优厚的待遇,想不胜欧洲诸国都难。而且,自己坐拥台湾北部、琉球南部,还有大陆的一隅,从面积上,已经和欧洲中等国家相当了,之所以现在不敢和列强叫板,就是因为起步稍晚,一旦时机成熟,欧洲国家又能奈我何?想到这里,晏世轮豪气顿生,整个人都重新自信起来,虽然这么些事情只是发生在晏世轮召集会议时,别人发言空隙的几分钟内,但是大家感觉到,晏大人的气质,似乎又发生的改变,好像又多了几丝睥睨天下的意味,导致刚刚要打断他思考的宁凤晨,又把手伸了回去。晏世轮时常走神的小毛病,众人早已习以为常,但是往往在他回过神儿后,总有惊人之举,所以众人都在下面翘首以盼,盼望大人这次又能想出什么惊天动地之举。而书记员已经重新翻了页,自动忽略了旁边正在发言的汪才枫,以及旺财那翻得快掉出白眼仁的眯眯眼。
晏世轮又想到,在工钱结算后,欧洲普遍的做法就是,非军官人员就各自放牛吃草,自己回家想办法,如果残废或死亡,有一笔金额不大的抚恤金。船长和军官可以领半薪,直到下次指定职务,当然也可就此领半薪退休。至于劫掠分赃,程序是这样。当皇家海军捕获敌船时,会将其送回英国港口,由战利品法庭决定其是否属于战利品。如果是战利品的话,在法律上它们是皇室送给捕获有功者的礼物,如果不是战利品(如外交状况改变、误捕)会另行处理。战利品会由港口专门处理战利品的经纪人来销售,船上的财货会在市场上变现,然后看看英国海军或是其它私人愿不愿意把船买去,海军买军舰出的价钱会好一些。这些战利品变现的总额再拿来分。战利品变现后的总额分成8份,如果有功船只属于某支舰队,指挥舰队的上校分1/8(即使他们不在现场),有功船只船长们分2/8;如果有功船只不属于任何舰队,则船长们独占3/8。其它军官、海军陆战队队长(上尉)、航海长、舰队医生分1/8,其它陆战队军官、主计长、炮术长、运用长等专业人员分1/8,军官候补生和其它低阶士官分1/8,剩下的1/4由水手和士兵平分。
这就体现在,战利品的分配各级间差距很大,尤其水手们人数众多平分下来能分到的其实很少。1762年英国海军攻占哈瓦那,指挥的司令分到12万多英镑,一般水手每个人还不到4英镑。不过18世纪时有一次英舰队在参与船只不多情形下逮到西班牙运宝舰队,连水手每个人都可以分到600多英镑。有一点是,所谓有功船只,指的是捕获敌船时任何在目视距离内的皇家海军船只都有份,这个办法是为了公平性,因为实际捕获敌船的可能没有任何功劳,而是其它在场船只的关系。虽然这“分月庄”一词不好听,但是战利品奖赏制度对英国海军有相当的影响,
因为这个战利品的奖赏制度,基本上成为了一个对有能力的船长和军官相当有吸引力的奖励制度。采取大胆进取的策略不但让军官们有更多在行动中表现自己获得擢升机会,更带来财务上的实质好处,他们自然会奋力作战。但另一方面,战利品制度对舰队指挥官来说也是相当头痛,任何行动都会要考虑到战利品的获取与确保,很多时候英国舰长根本不听上级指挥,自己脱队去追受伤的敌船,不顾还有其它有战力的敌船对己方其它船只的威胁。战利品的诱惑力实在太大,而且这些舰长都知道,吃人的嘴软,舰队司令分到他们那份1/8的战利品时,再怎么愤怒大概也都抛到脑后了。在晏世轮看来,这种使得整个舰队都面临巨大风险的管理漏洞,除了能让敌军钻空子外,根本不能作为良好的激励政策,所以,以军法严苛著称的金乡军,虽然能够对出海军官进行约束,但是在巨大利益面前,忠诚可能会有打折,所以晏世轮采用的,是两相结合的方式。这也不复杂,他要求的是,所有战利品,依据军功的多寡,进行平分,而且秩序的保证,就是靠着良好的军纪而来,这样既没有欧洲海军一窝蜂的抢夺战利品情况,也没有为了财宝红了眼,不按军令出击的舰长出现。
想通了此节,晏世轮把心中发展蒸汽轮船的想法渐渐的放下,因为即使是风帆战舰,只要战术得当,战船坚实,一样大有可为,他此刻迟迟不就汪才枫发言进行评论,是因为他突然想到了一件事——美国。
此刻还没有美国,而十七世纪的美洲大陆正是各个列强开垦殖民的开端,自己能不能上下其手,分一杯羹呢?
一想到美洲有玉米、小麦、水稻、棉花、大豆、烟草等作物,而其大豆、玉米和小麦产量在世界农业中占重要地位。中美洲、西印度群岛诸国和地区主要生产甘蔗、香蕉、咖啡、可可等热带作物,
肉类资源,有东南部阿根廷等国则大量出口肉类和粮食。牛、羊的总头数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沿海盛产鳀鱼、沙丁鱼、鳗鱼、鲈鱼、金枪鱼等,秘鲁和智利为世界著名渔业国,
还有丰富的矿产,在前世,美洲的矿物资源尚未很好勘探,已知现代化工业中所需要的20多种最重要的矿物原料大部分都有,且储量丰富。委内瑞拉石油储量、巴西的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委内瑞拉和阿根廷;煤主要分布在哥伦比亚和巴西;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苏里南;铜矿的金属储量在1亿吨以上,居各洲首位,智利铜的储量居世界第二位,秘鲁居第四位;铋、锑、银、硝石、铍和硫磺储量均居各洲前列;锡、锰、汞、铂、锂、铀、钒、锆、钍、金刚石等矿物也很丰富
一想到新大陆上的这么多的财富和粮食,这正是大明流民四起、民不聊生的彻底解决法宝,大明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一旦将人口众多的平民百姓都获得了饱食,仅仅是饱食,就不会有闯王起事,更不会有后续的外族入侵!
晏世轮一时又陷入两难,人手、资源就这么多,强敌环伺,危机重重,分出一部分人手去欧洲开分基地,已经是非常冒险了,再分走一部分人,去美洲,估计自己的这一步肯定迈得太大,要扯到蛋了,不仅仅是蛋疼,估计蛋碎人亡都有可能。眉头紧锁间,他看到发言的此时代理他行驶金乡军“商业司”的汪才枫,心电一转,看来,自己又犯了思路僵化的老毛病了。凭借金乡军,最起码要三十年才能将触手伸到美洲去,但是依靠大明无数的商贾和冒险从事海贸的海商们,就简单多了,可以大量的依靠民间力量,然后如前世的美国西部开发时,提供保护和武器,建立华人自己的殖民地,相信以我大明的根底儿,去殖民美洲,那帮英国佬的后裔,是不可能建立美国的。只是细节需要再商讨罢了。
一念至此,晏世轮当机立断,他伸手打断了汪才枫的发言,直接指示了三件事儿,第一、命宁凤晨继续进行风帆战舰的研发,全力建造“平倭”的数量,大力储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