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海商-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念至此,晏世轮当机立断,他伸手打断了汪才枫的发言,直接指示了三件事儿,第一、命宁凤晨继续进行风帆战舰的研发,全力建造“平倭”的数量,大力储备“灭虏”的船员,加快研发“荡奴”的速度,并根据ameri(此时他说的是英文,因为他相信只有宁凤晨能听懂)的船只特点,继续优化后续的“灭虏”,采用他击败england舰队的经验和管理方式,再结合金乡军特有的军事制度,整理出一整套海军作战方式、战利品分配方式以及军功计算方式,以便于后期金乡海军第二、第三和第四军的建成。目前暂设每支海军“军”级单位船只数量为“灭虏”十艘,“平倭”四十艘,“荡奴”五艘,以这样的海军规模,进行五年内规划,要求宁凤晨拿出规划报告和研发进度。

    第二,命令宗钧杰和参谋部三日内拿出瑞典、英国和挪威三国的“基隆商馆”派驻计划,要详实有效,不能仅仅停留纸面,需要切实可行。

    第三,严命温镇峰,利用一切关系、手段,打通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情报网,由汪才枫列出可行性计划,进行殖民美洲的动员。

    所有领到命令的人员,皆是一懔,这命令下的也太抽象了吗?包括宁凤晨在内,都是一头雾水,凭着现有的这些人,晏大人这是要搞什么?殖民全球吗?而且这些要求,基本上就是个大轮廓啊,以金乡军幕府,皆是平庸之才,何能有所建树?宗钧杰此刻再也按捺不住,面有难色的俯首对晏世轮施礼后,道,:“大人,我等资质愚鲁,尚不能理解大人之为,上次让我等进行那个瑞什么王国的规划,实难进行推演,光是各个地名就要了俺老宗的命,三日之内就出计划?难啊,请大人责罚”

    看着宗钧杰如此表态,相比其他人皆是如此,就连理工科出身的宁凤晨,虽也是穿越者,但是作为管理方面的思考,估计也不会有太好的理解力,是时候让金乡军体系内,明确我的治国思路了,虽然现在仅仅在大明有一隅之地。晏世轮眼神犀利的扫过台下诸人,略微整理了一下语言,道:“诸君,我金乡军之政,从不以‘优秀者’位尊,可知为何?”

    台下一阵大眼瞪小眼,的确,金乡军系统内,好像就没有谁优秀,谁就更受欢迎这一说,更多的,大家都像是平等的关系,无论百姓,还是官员。

    晏世轮将众人面目表情收在眼里,又道:“我金乡军执政的思路就是——让官员自己去思考,去进步,而我,只给你们提供前进的方向,是摸着石头过河,还是摸着别人屁股过河,由君任选”

第廿五章 大整顿(三)() 
金乡军系统内,目前为止,除了孙慎行、郑三俊以及冯从吾等几位历史上有名有姓的名人任“教化司”闲职外,余者皆为草根出身,连晏世轮和宁凤晨都如此,前不久加进来的史可法,算是当前所有管理者能力最出众的,然而此时依然是个愣头青,年不过廿五。所以说,当前各司的职能部门当中,几乎就没有身世显赫、能力超强者,这也是金乡军内部不愿对外人道的地方。大家都以为,自己这些大老粗跟着晏大人混,有吃有喝有底盘,将来再分个几十亩田地,就算没白活。然而晏世轮此时提起治政理念,却是让众人耳目一新。

    此时已不再讨论军事,晏世轮先是命人请孙、郑、冯三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进入厅内,然后命所有人禁声,他需要跟大家统一一下思想,平时大家说到额够多了,这次是要自己说,大家听。这与平日里的氛围稍有不同,让大家不知不觉紧张了起来。

    对于这个每每有惊人之举的年轻人,孙慎行等人都是既敬佩,又惋惜的。敬的,是他以一己之力,竟盘活整个东南沿海,开辟我朝海贸未有之繁华,又将对外贸易的商船征收关税,促使朝廷的“私贩”化为“公贩”行动更加顺畅,在领地内活民无数,实乃我朝两百年来罕有之能吏。惋惜的是,孙慎行、冯从吾等人,皆东林人士,这晏小子乃楚党新秀,看来,天不灭楚党矣。倒是晏小子带来的史可法,言语得体,精明强干,的确是我大明中兴之材也。也不知道这晏小子使出什么法宝,竟让这许多人才归附,余者嘛,汪才枫受汪公影响,还算个人才,其他皆庸者也。

    其实他们的想法,晏世轮是十分清楚的。但是,领先了三百多年的知识告诉晏世轮,并不是团队里拥有优秀者最好,而是得到适合者最好。他认为,由于琉球的购地,补种的粮食丰收,还有即将扩编的陆、海军,此刻金乡军已经有了稳定的财务来源,和明确的下一步目标,该到了疯狂扩张的时候了。而一直困扰金乡军的人才问题,在晏世轮心里并没有将其放到太重要的程度,因为晏世轮清楚,国人千百年来的思想就是,务必集合所有最最出色的人才,才能干成大事。的确,没有人才不行,然后将所有最优秀的人才放到一起,除非有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初期大家为了目标努力奋斗时还好,一旦过了事业的成长期,到了成熟、稳定期时,之前采用最优秀的人的弊端将会逐一显露出来。到后来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远的不说,这摆在眼前的党争,不就是这个例子吗?朝廷把最优秀的人才倒是聚在了一起,然而文人士子们没有受到有效的约束,过于畅所欲言,最终拉帮结伙,把个好好的大明朝廷,硬生生分割成若干阵营,最终分崩离析,直到大明终结时,仍然分歧不断。

    想到这里,晏世轮一字一顿的对着下首诸人道:

    “诸君,我金乡军成立至今,多有仰仗各位的武勇、文才,在这里,我代金乡军全体军民,拜谢各位的辛苦付出!”随后,对着众人深施一礼,底下无论长幼,皆恭敬还礼,

    晏世轮丝毫没有停顿,继续道“诸君,可是认为任务过于困难?”

    “世间之事,如修桥铺路,不可能穷一日之功而成,钧杰,还记得我讲过的‘工作分解结构’吗?”

    宗钧杰一想到这里,精神一振,这是宁凤晨等人逼着大家死记硬背的东西,能不记得?赶紧道:“大人,这‘分解结构’,就是一旦遇到任务,立即将其拆分若干分任务,再在若干份任务当中,继续拆分,直到拆分到每个小卒都有了具体事情为止,随后每个细小的分任务,都要核准完成时间,逐层的往上汇总,就会得出这个大任务的具体时间,反正宁大人是这么说的”,难得大老粗似得宗钧杰,一下子说出这么多话,听得宁凤晨是非常有满足感,

    晏世轮道:“钧杰,你背的很好,但,可知我为何有此一问?而刚刚说到的瑞典攻略,汝可知进行之法?”

    宗钧杰听到这里,顿时浑身直冒冷汗,大人这样一串联,自己猛然间醒悟,“哎呦我的个娘哎,非得大人提醒,平时白背了”宗钧杰沮丧着脸,对着晏世轮道,“大人,小的该死,小的自愿领五十军棍”

    晏世轮微笑着对他说道,“先让你明白了,再杖打不迟”

    “钧杰,你可知我为何强求大家通背一些理论?”

    “小的不知”

    “还算实在,在座各位呢?”望着眼下大概有三十多人的金乡军管理层,这是晏世轮当前征战天下的全部资本,晏世轮看到,大家似乎都一片茫然,不知所云,直接道:“我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讲的是‘学而优则仕’,为何?”

    “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文人士子,皆以出仕为荣。出类拔萃、光宗耀祖,这是每个文人读书的主要目的,

    今天我想对大家讲的是,在我金乡军内,依旧讲的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解读的方式需要换个角度。就拿文官入职的金乡军吏员入职考试,每司的“长吏”、“司丞”、“参军”、“主簿”四级官员,并不是以入职考试成绩来定级别,而是看胜任能力与兴趣爱好。没有人天生就是官吏,也没有人生来就会管理,我即使将考试成绩高者任命“司丞”,这人未必就适合,可能他在“主簿”一职上,有独到之处,因为这个人可能更愿意与物打交道,而不是与人。

    我再举个例子,刚才老宗迷迷糊糊的背出了“工作分解结构“,但是不知道灵活运用。而民政司“主簿”史宪之(史可法),却能灵活熟记这些知识,但是,诸位,这样,我就能说老宗的能力不及宪之吗?

    底下顿时悉悉索索一阵小声议论,然后史可法赶紧面色紧张的越众而出,慌忙道:“大人,小的实无轻视宗大哥之意,术业有专攻,宗大哥操练队伍、带兵打仗的本领,十个史宪之也不如,大人明鉴”,笑话,文贵武贱在金乡军可看不到,这里人人平等,如果让自己和宗钧杰存上芥蒂,这同僚间以后可怎么想处?想到这里,史可法自认初来乍到,没法和宗钧杰这个坐地户比,所以赶紧解释。而老宗呢,则丝毫没把此事放在心上,大人爱咋说咋说,俺老宗就是这文化上不去,爱咋咋地吧,但是论起打仗,咱金乡军还没几个及得上的。

    晏世轮示意史可法平静,随后道,:“可法,莫要惊慌,我金乡军的特色就是畅所欲言,而这里也没有文贵武贱一说,”

    “的确,术业有专攻,我金乡军内,不讲官本位,不讲钱本位,虽然我们缺钱,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跟大家说个俚语: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大家认为这样可好?”还没等众人反应过来,晏世轮当即道:“黑白猫理论,在我金乡军行不通。”看到底下的众人依然抓耳挠腮,不明其意,而几位文职人员,也是摇头晃脑不明所以。

    晏世轮总结道:“千言万语,只要身入到金乡军,就要按照金乡体制走,不要怕不会干,干不好,指导性的思想,有我和宁大人去想,各位需要做的,就是像咱们金乡军出产的水力锻床一样,每个人都是相应的零部件,你需要干好你本职的那一摊,但是,思想不能固化,因为在我金乡军体制内,培训、教导,是无时不刻存在的,没有不会做事的人,只有不愿做事的心,今后,我还要大力仰仗诸君,为我大明开疆拓土!”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热血鼓动,但是,在金乡军,只要晏世轮出口,必定赢得满堂彩。晏世轮此举的意义在于,金乡军全境大部分都是海域,和部分偏远陆地、小岛。此刻受到当代思维影响最小,受到固有势力的干涉最低,所以,晏世轮的言行,以及出台的各种规章、制度,可以最好的进行执行。而在金乡军体制内,不知不觉运行了近两年的幕府,已经通过完善的自我修正机制,慢慢的适应了这个时代,也慢慢的走进了人心。晏世轮最期待的,是要在自己治下,人们能够自己去思考!而这是此时的大明所共有的特性,只有自己去思考,才能独自去进步。这是任何外力都影响不到的。

    而金乡军的激励体制,有时也说成军功体制,其特点就是,不在于给什么,而是在于剥夺。每次勇猛杀敌者,奖励五元银元,和一次性提高士兵待遇,然后再在逃跑、避战者头上每次扣五个银元,其效果远远不如的。这就是金乡军和大明以及当下世界各国激励体系的质的区别。因为金乡军不缺钱,晏世轮可以一下子将士兵的待遇提高到很好,又分有田地,实是别处所无法比拟的。总之,晏世轮的理论就是,即使是一次次的奖励,也不会真正的出现战斗英雄,光加官进爵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的“打老虎”。

    在晏世轮演讲完毕,直接命史可法将宁凤晨之前想好(找到了合适的现代管理理论资料)的几条,加进了金乡军条例当中,则其尽快编撰金乡宪法,以适应越来越庞大的金乡军。

    这次会议,是整个金乡军思想蜕变的一个里程碑,自这次会议后,所有金乡军民,都团结在了晏世轮为首的金乡体制内,不断的发挥各自的作用,直至成就伟业。后世的无数史学家、管理学家,都在不断的搜寻这次会议的具体细节,包括宗钧杰、史可法等金乡军大佬当初的发言、细节,无数人都对金乡军能够引领划时代思潮和管理模式而疯狂,到底当日几位大佬是如何激起晏雄主的思维灵感的,各种说法不一而足,但是唯一确定的,就是这是金乡军由小军阀兴致的地方团体,至此,走向了分封割据的快车道,而任何一本后世的史书中,无数的历史课考试当中,都明确到,一六二七年的冬天,是我金乡军时代最具意义的一个冬季,因为在十二月中旬,召开了“基隆会议”,至此开始,金乡军从思想到行动上都显露出世界强军的特点,也奠定了后续繁荣发展的基础。

    而当日会后,孙慎行对着冯从吾道:“仲好(冯从吾的字)先生,平日所距甚远,听闻仲好先生来也来到基隆,弘扬教化,实是国家之幸、基隆之幸也!”虽然同属金乡教化司,但是孙慎行等居住在淡水,主要负责初、中等教育的筹办(金乡书院中学部),而冯从吾名气太大,晏世轮从绑架他的那天起,就打算以他的名气,坐镇“金乡书院大学部”,所以给他的自由比较多,冯老先生也是被“打包”带来台湾的诸多文人当中,唯一的比较开明之人,所以晏世轮基本不限制他的行动。而越是随着深入,他越能发现基隆、淡水等地与大明的不同,这个小小的千户,着实不简单。

    之前也听说正牌的“金乡书院”的郑三俊、孙慎行等人也过来“支援”教化,但一直未能见面,现今终于得见,不免生出一丝亲近。随即对着孙慎行道:“闻新,前年闻听熹宗陛下下诏将你革职,遣戍宁夏,怎也流落至此啊?”

    孙慎行生平最不愿提起的,就是受阉党迫害的那段日子,受“红丸案”牵连,被魏忠贤执首的阉党,直接打为罪魁祸首,已经立即要出发宁夏了,鬼使神差般被晏世轮劫持,不过这偏远如台湾,竟然也如世外桃源,这正是受够了党争之苦的孙慎行一生当中期盼的,他对冯从吾道:“仲好先生,你我同为清流(东林党),仰慕先生已久,学生这厢有礼。”又是一顿繁琐的礼仪,过后,孙慎行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