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二战风云-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今的他也相当的期待,期待着看一看这个投入巨资所研制出来的“蛋蛋”,究竟有什么样的能耐。

  “距离最后引爆时间还有十分钟,请所有人马上进入地下掩体”

  “距离最后引爆时间还有五分钟,请所有人马上进入地下掩体”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随着扩音器中传来的倒计时的声音,楚思南只觉的自己的心跳开始加速,一种即期盼又忐忑的心情,开始充斥了他的胸腔。

  当倒计时进入最后一分钟的时候,库尔查托夫重新走了回来,这位核武研究总工程师,此时显然已经紧张到了极点,他用那只哆哆嗦嗦的右手,将一枚枚巴掌大小的墨色镜片分发给众人,同时用颤抖的声音说道:“各位将军,请将这镜片插入到你们的镜孔,避免一会儿被核爆的强光灼伤眼睛。”

  楚思南会意的伸出手,将那镜片接了过来,然后插进了潜望镜弯槽的缝隙间。

  “十”

  “九”

  

  “三”

  “二”

  当扩音器中倒数的声音出现了“二”的时候,楚思南迫不及待的探出头去,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那在墨色镜片作用下漆黑一片的潜望镜。

  “引爆!”

  当“引爆“这个字眼回响在大厅中的时候,通过那副潜望镜,楚思南看到了他毕生难忘的一幅景象。

  只见在那原本墨黑一片的潜望镜里,骤然出现了一抹炙白的亮光,这抹亮光是如此的诡异,它最初出现的时候就如同是一轮硕大的圆球,而后,在不到半秒钟的时间里,这个圆球迅速的向内塌缩,其缩小的幅度甚至超过了本身体积的三分之二。再之后,又是不到两秒钟的时间,这个骤然塌缩下去的光球,又以肉眼难及的速度飞快膨胀,只是一个眨眼的功夫,那膨胀起来的光球就占据了整个潜望镜可以看到的全部空间。

  “哄!”

  就在众人还来不及为那壮观的景象发出一声叹息的时候,一股强烈的振动就传遍了整个地下大厅,在这剧烈的颤动中,原本在墙壁上的一盏盏电灯骤然熄灭,而后又骤然重新亮起来,与此同时,那牢固的天顶就仿佛是要快坍塌下来一般,一捧捧尘土碎渣铺天盖地的倾泻下来

  “我们成功啦!我们成功啦!”年近六旬的库尔查托夫猛地发出一声嘶喊,整个人也在这一声嘶喊中,跪倒在了尘埃中。


《新二战风云》 第十一卷 最后一战 第四十五章 新时期的战争



  此时的楚思南已经没有时间去理会别人的表现了,他伸手取下潜望镜嵌槽内的墨色镜片,然后再次探头过去,小心翼翼的朝外张望着。

  这会儿地面上核爆第一波的强光已经淡去,而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巨大蘑菇云已经升腾起来,只见在那空旷的沙漠中,一个冲天的尘柱腾空而起,尘柱的顶端是烈火熊熊的半圆形蘑菇头。这个蘑菇头不是安静的,它仍旧在翻腾中不断地膨胀、扩大。

  通过这带有望远功能的潜望镜,楚思南能够将核爆中心位置附近的情况看的较为清楚。从核爆发起到现在,只不过是六七秒钟的时间,但是那明显可见的圆环型冲击波已经出现了,它以核爆点为中心,以肉眼难见的速度飞快的朝四周辐射。那些原本停留在沙漠中的坦克、装甲车以及大量火炮,在这冲击波的作用下腾空而起,带着滚滚的浓烟如同旋风里的一片片树叶一般,被冲击波裹夹着抛向远方。当然,这些能够被抛飞的坦克、装甲车,已经是距离核爆中心较远的了,至于那些距离较近的,已经在核爆的第一时间便被高温汽化了。

  随着冲击波的迅速接近,潜望镜中能够看到的一切显得越来越模糊,终于,当一辆外层装甲已经被严重腐蚀的坦克从天而降,并迅速在潜望镜中变大的时候,楚思南抬起头,将自己的目光从潜望镜前挪开了。

  “呼!”深深的吸一口气,楚思南环顾地下大厅里地众人,半晌之后才语调沉重的说道。“是啊,我们成功了”

  “难以想象,这竟然会是一颗炸弹。”坐在楚思南身边的朱可夫,这个时候也抬起头来,他目光茫然的看了看库尔查托夫,然后叹口气说道,“依我看来,这更像是上帝专门用来毁灭世界的手段。”

  “这的确是上帝用来毁灭世界的手段,”吉尔尼洛娃难得同朱可夫有意见相一致的时候,不过在这个时候。她却肯定而又不无担忧的说道,“我担心的是。一旦这种武器被大批量地制造出来并运用于战场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地战争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至少。至少我们的几百万大军,在这种战场条件下已经不会再有什么用武之地了。”朱可夫不假思索地苦笑道。

  “呵呵,”楚思南轻笑一声,而后,从座位上站起来,在大厅里漫步一圈之后,才说道。“这人类的历史啊,就是一部不断向前推演的战争史。从茹毛饮血的年代,人们互相以石块、木棒相互攻击,到铁器出现之后,有了骑胯着战马、挥舞着长刀、巨矛的武士,再到中世纪之后。火药枪械的大规模运用。这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悠久但却不可逆转的过程。马克思同志地理论告诉我们所有的苏维埃革命者,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的两面。而我们这个人类社会同样也脱离不开矛盾。我们一方面在极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探寻文明之路,而另一方面呢,科学技术的演进,也正在日益地促进着全新的战争手段的出现。一手文明、一手野蛮,二者融合交错,同步发展,这说起来或许有些讽刺,但是却也是无法违背地现实。”

  说到这里,楚思南恰好走到大厅入口处的那段钢筋混泥土阶梯前,他朝阶梯上走了几步,来到那扇厚重的钢铁螺旋门前,伸手在门上敲了敲之后,才转过身来继续说道:“以核裂变为主要能量来源的原子弹,它的出现固然能够在一定限度上使今后的战争变得更加残酷疯狂,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人为控制核裂变,未尝不能带来人类社会的一次新的科技飞跃。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设想一下,如此威力强大的核裂变,它所制造出来的能量难道仅仅只能运用于战争吗?如果将它转而作用于民用,是否会有更大的作用呢?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我们的专家们下一步所要集中考虑的攻关项目。而除此之外,刚刚的实地观测我们也都看到了,这一枚原子弹的作用范围已经超过了六七余平方公里,这意味着什么?很显然,这就意味着即便是运用德国人威力强大的列车炮,我们也无法在不对自己构成伤害的前提下,将这种武器运用到战场上,当然,除非我们借助空军的力量。如此一来,另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就再次摆到了我们的面前,那就是新一代战略火箭兵的发展问题。必须承认,虽然我们国家的战略火箭兵技术起步较早,但是同同时期的德国人相比,我们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了。朱可夫同志从柏林带回来的一系列资料以及战争中德国人对英国本土的大规模轰炸表明,德国人的火箭技术已经远远的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他们所研发的V系列火箭,最远射程已经超过了三百公里。如果我们能够完全掌握德国人之前的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发展的话,那么未来的战争对于我们来说将意味着什么?毫无疑问,那就意味着任何一个敌人在我们的面前,都将失去所有战略纵深,以往战争中作战双方所信赖的防线、战略地幅,在我们的战略火箭兵面前将会失去作用。”

  楚思南的话,在大厅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作为科学家,向库尔查托夫他们这些人,此时对楚思南可谓是崇拜的五体投地了,什么叫做领导人?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成为领导人?难道说仅仅是因为在战争中有一些功绩,楚思南才会成为国家领导人的吗?不可能,这显然不可能。至少从今天的情况看,这位自上台以来就政绩斐然的领导人,的确有着远超常人的卓识远见,他能从刚刚出现的核武器身上,联想到将来将核裂变技术运用与民间,这岂是一般人所能够想得到的?

  而对于朱可夫这样的将军来说,楚思南刚才的那一番话,也有着更深一层的含义。像朱可夫这样既经历过一战又经历过二战的军人,他们对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可谓是体会甚深。想当初,在一战的时候,谁能够想到坦克能够成为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头号杀手?谁又能够想到,飞机能够决定一场地面战争的胜负?谁能够想到,火炮能够成集团军级的配属,组成完全独立的作战部队?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一个活生生的道理,那就是如今的作战方式正在日新月异的转变中。很显然,如果将刚才爆炸的那颗原子弹拿到二战的战场上去使用,那么什么所谓的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列宁格勒保卫战、柏林攻坚战这些动辄就需要调动作战双方数十万、上百万兵力的“绞肉机”大作战,根本就不能出现了。一颗原子弹扔过去,什么集团军、坦克部队、炮兵部队的,统统在一瞬间灰飞烟灭,连一点渣滓都剩不下。

  可是话说回来,这样的战争打起来还有什么意思?还有什么艺术性可言?试想一下,如果再过五十年,不,也许只需要再过二十年,当原子弹这种东西在世界上普及了之后,那两个敌对的国家还需要用战争来现实自己的实力吗?这似乎是没有必要了吧?到时候大家心平气和的坐下来,我让你看看我的军火库,你让我瞅瞅你的核武备,然后大家一比较,谁的原子弹数目多谁就是获胜者了。这他娘的哪还有什么爆发战争的机会啊?

  “看来我们今后的国防思路应该转变了,”思虑良久,心中骤然升起一阵儿失落感的朱可夫,不无感慨的说道,“在我看来,这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每一种新式武器从出现到最后运用于战场的时间间隔,是越来越短了。飞机从出现到运用于战场,用了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而坦克从出现到在战场大规模运用,则仅仅用了二十年的时间,如今,原子弹出现了,我相信,也许用不了二十年的时间,这种威力空前的武器,就会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开来,从而完全取代以往我们所采用的任何一种武器装备。到那个时候,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目前还无法得知,不过幸好的是,现在我们走在了全世界的前面,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个优势继续保持下去,那么即便是到了原子弹普及的那一天,我们也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朱可夫的话令在场的人们深以为然,而作为从未来穿越过来的人,楚思南更是对他的话深表赞同。历史的现实说明,朱可夫的论断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从二战中美国引爆第一颗原子弹那天开始,其后的二十年间,即一九六五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世界上主要的几个有核国家就纷纷出现了。至于说再之后的那段岁月,基本上就是东西方之间的核武备竞争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为了压制对方的攻势,纷纷大力开发核武器,但是同时呢,双方却彼此又顾虑重重,都不敢在动使用核武器的念头。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均衡。

  而今,历史的车轮再一次在楚思南的面前行进到了这个阶段,摆在他面前的将会是一条怎样的道路呢?


《新二战风云》 第十一卷 最后一战 第四十六章 尴尬的总统



  初入五月的莫斯科万象更新,在刚刚过去的那一个月份里,不仅仅是苏联,包括美国、英国在内,这个世界的东西两方都发生了一些出人意料但是却在楚思南意料之中的事情。

  首先说英国,在刚刚结束了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之后,按照宪法规定,以丘吉尔为首的战时内阁宣布解散,而在重新一轮的议会选举中,面对以建设福利国家为施政方针的工党的进攻,原本信心百倍,自以为可以在这轮选举中轻易获胜的保守党遭遇惨败。

  以丘吉尔为领袖的保守党,由于在竞选中仅仅获得了参议院中的179个席位,远远低于工党所获得近四百个席位,从而被迫下台,新一任的英国执政内阁,由以艾德礼为首的工党着手组建。

  对于这一场近乎是让全世界大跌眼镜的竞选,丘吉尔自己引用了普卢塔克的一句话:“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而在英国的公众中,这次选举的结果却有另一个说法:丘吉尔和他领导的政府,是一个纯粹的战争贩子。他们的确带领英国取得了反对德国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这一点上,每一个英国公民都对他们充满了感激和钦佩。但是,也正是在一场战争中,整个英国的经济几乎遭到了彻底性的摧毁,国家秩序亟待重整,社会经济迫切需要得到恢复,而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沉迷于战争中的政府。却要将整个国家引向另一个更加灾难性的战争 ̄ ̄同苏联之间地战争,这也是每一个英国公民所不能容忍的。

  不能令民众感到满意的政府,那就必须要下台,这就是民主政治的根本。

  但是丘吉尔的下台,并不意味着苏联同英国之间的矛盾就随风飘散了,但是相比较而言,刚刚组建起内阁的艾德礼政府,因为致力于恢复国内经济、提高就业率以及国家福利,所以他们在外交的态度上开始趋向缓和,一些一直以来都存在着矛盾冲突的问题。艾德礼政府似乎也有意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当联合国第一次成员国共同会议在三月中旬开幕地时候。英国代表很痛快的就接受了所谓将以色列复国问题转交联合国安理会地议题。要知道,在这一段时间里。以色列的复国主义者们闹得是越来越凶,暴力性地冲突时间在巴勒斯坦地区频频发生,英国接受了这一个议题,也就等于是甩掉了一个包袱,他们能够痛快的答应下来,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同样是在这个过去的两个半月时间里,重洋对岸的美国。也在经历着这一场巨变,那位被全世界历史学家、政治学家们公认为美国最伟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