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郝昭被典韦生擒,郝昭的那些部下都惊为天人,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了,痴痴的望着典韦,心中更是生出了无尽的惧意。
    队伍里,王凌若非亲眼所见,他绝对不会相信世间居然还会有如此勇猛之人,典韦整个人就像是一尊神砥矗立在那里,给人以极大的威慑。
    “还有谁?”典韦瞪着一双虎目,环视了一圈正前方的敌人,大声吼道。
    郝昭被擒,其余人尽皆胆战心惊,已经被典韦的勇猛吓破了胆子,没人敢在发出任何声音。
    此时,夏侯渊、夏侯惇、曹洪、曹休等人纷纷率领士兵合围了过来,长枪如林,剑拔弩张,将王凌等三百余人团团围住,异口同声的发出了呐喊声:“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王凌见大势已去,朗声道:“罢了罢了,再抵抗下去,结果还是一个样子。把武器统统丢下,投降!”
    长史一发话,三百多人纷纷丢下了手中的兵器,曹军士兵一拥而上,将所有人都捆绑了起来。
    事后,王凌、郝昭被五花大绑的押到了曹操的面前,曹操看了一眼受伤的王凌,又看了一眼郝昭,便道:“我并非嗜杀之人,若你们能够替我叩开晋阳城门,我可免你们一死,并且让你们继续在郡里担任要职!”
    王凌冷哼了一声,不卑不亢的说道:“将军虽非嗜杀之人,王凌也绝非怕死之人。我虽然投降,但也是为形势所逼,并非诚心。久闻将军在徐州之时曾下令屠杀百姓数十万,在将军的眼里,如果这还不叫嗜杀,那什么叫嗜杀?”
    曹操听到王凌提及徐州之事,非但没有不悦,反而哈哈大笑道:“好一张伶牙俐齿,王司徒之侄果然名不虚传。你既然知道我曾经在徐州屠杀过数十万百姓,那你也应该知道我的手段。如果你诚心投降,从此以后全心全意的为我做事,我绝对不会亏待你。但如果你敢拒绝,你王氏一族,将遭受到灭顶之灾!”
    “你……”王凌被曹操用整个王氏一族做为要挟,虽然气愤,但他知道,曹操肯定说的出,做得到。为了保全整个王氏一族的命脉,他只能委曲求全了。
    “唉!罢罢罢!我王凌从今天起,就甘愿为将军所驱策吧!”王凌妥协了,当即说道。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了起来,转脸对郝昭说道:“你武艺不错,且骁勇善战,如今我帐下正缺少你这样的将才,你可否愿意为我杀敌,成为我手中的一柄利刃?”
    郝昭先是看了旁边的典韦一眼,对他颇为忌惮。之后,他又看了王凌一眼,这才说道:“既然长史大人都投降了,我这个曲军侯又有什么好死忠的呢?”
    “好好好!快给他们松绑!”曹操开心不已,当即让人给王凌、郝昭松绑。
    随后,曹操便对王凌、郝昭二人说道:“你们两人率军抵抗我,使得我损兵折将,本来应该处斩,为死去的将士报仇。但既然你们肯投降于我,我就给你们二人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你们两个去晋阳城,劝太守王辉打开城门,投降于我。我率领大军在城外,静候你们的佳音。”
    王凌皱了一下眉头,问道:“将军难道就不怕放虎归山吗?”
    “哈哈哈……我既然能够抓你们一次,就能抓你们两次。再说,在我眼里,你们还不够资格当虎。你们去吧,千万别给我耍什么花招,否则的话,惹怒了我,你们应该知道会有怎么样的后果!”曹操大笑道。(未完待续。。)

209斩杀韩猛
    王凌、郝昭被俘,先后投降了曹操,接着,二人又被曹操放了回去,去晋阳城劝降太守王辉投降。
    二人虽然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而王凌更是担心曹操会加害自己的族人,于是回到晋阳城后,便极力的劝说王辉投降。
    起初,王辉听闻曹操到来,早就有了投降之意,若非王凌劝阻,加上又听到太史慈率军到来的消息,王辉断然不会抵抗曹操。
    王辉知道王凌、郝昭战败,曹操又拉拢来了匈奴人帮助,并且以王氏族人为要挟,无奈之下,也只好开城投降。
    晋阳城门洞然打开,王辉在王凌、郝昭的陪同下从城内缓缓走出,手中捧着太守的印绶,径直走到了位于城外的曹操的面前。
    曹操接受了王辉的投降,让曹洪、曹休二人率军进入城池,并让荀彧、满宠、郭嘉、荀攸进入城中,由王辉进行配合,接管晋阳城里的一切。
    而他自己,则率领典韦、夏侯惇、夏侯渊以及呼厨泉、去卑等数千骑兵,一路向南疾驰而去。
    与此同时,太史慈率领张辽、高顺以及两千骑兵,一路向南奔驰了七八十里,过了祁县时,得知曹操的军队向着涅县而去,便继续向前追逐。
    一路追逐,到了傍晚时分,太史慈发现沿途的脚印越来越少,快到涅县时,脚印突然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太史慈勒住马匹,让部队全部停止前进,望着前面弯弯曲曲且又狭窄的崎岖道路。不禁皱起了眉头。自言自语的道:“我军一路追击到此。怎么曹军在这里突然消失了?”
    张辽忽然意识到了什么,急忙对太史慈说道:“将军,我有一种不详的预感,我们这一路上都在追逐曹军,所过之处,都说曹军过去了,可是却至始至终都没有看到曹军的一个身影。好不容易追到这里,曹军又突然消失了。难道将军就没有觉察出什么不对吗?”
    高顺也对太史慈道:“我与文远有同样的感觉。如今我军已经远离了晋阳城,曹军却突然在这里消失,我们是不是中了曹军的调虎离山之计了?”
    “如果我们真的中了曹军的调虎离山之计,那么现在晋阳城就危在旦夕了。”太史慈当即调转了马头,对部下大声吼道,“后队变前队,原路返回,速速前往晋阳!”
    随着太史慈的一声令下,大军纷纷调转了马头,两千骑兵。沿着来时的道路,纷纷向晋阳城而去。
    杂乱的马蹄声渐渐远去。这边太史慈的骑兵刚走不久,那边韩猛率领一千名精卒便从道路两旁的岩石堆里走了出来。
    韩猛率领的只有一千精卒,为了能够成功吸引住太史慈的大军,他确实用了不少办法。当韩猛走到此地的时候,他便做出了一个决定,把自己的军队全部隐藏起来,避免与太史慈的军队交战。毕竟寡不敌众,更何况太史慈所率领的都是骑兵,一旦交战,他肯定会吃亏的。
    不过,他还是要率军回到晋阳,毕竟他此行的任务是监视曹操。
    虽然说曹操很得袁绍的信任,但是自袁绍以下,所有的文武官员都对曹操十分提防。此次曹操毛遂自荐,但袁绍的谋士郭图却对曹操十分的不放心,特意让袁绍派遣韩猛与之一起随行,并特意安排韩猛,让韩猛密切监视曹操的一举一动。
    韩猛深知他这次的职责所在,带着一千名精卒,悄悄的跟在了太史慈等人的后面,朝着晋阳城而去。
    太史慈带着张辽、高顺等人原路返回,在途中刚好遇到张纮率领的步兵,两下照面,张纮疑惑的问道:“将军为何退兵?”
    太史慈道:“军师,曹军突然在前面消失,如今我们距离晋阳城大概有百里,我觉得是中了曹操的奸计,所以迅速撤军回来。”
    张纮忙道:“即便是中了调虎离山之计,我们现在赶回去,只怕也已经晚了,倒不如想办法先消灭掉把我们引来的那股兵马,解决后顾之忧,然后再去晋阳,省的腹背受敌。”
    “军师说的极是,只是,我们四处都寻不到曹军的踪迹,如何消灭他们?”
    张纮笑道:“将军无需多虑,将军率军撤退,曹军必然会随后追来,我们只需埋伏在道路两边,静静等待即可。”
    “如此甚好。”
    两人商议了一番,立刻对军队做出了部署,埋伏在道路的两旁,并派出斥候到四处打探。
    半个时辰后,斥候迅速返回了此地,并且报告太史慈、张纮,说在三十里外发现了敌军踪迹,大约有一千人马。
    太史慈、张纮、张辽、高顺立刻将士兵全部埋伏起来,只等敌军到来。
    韩猛带着一千精卒,十分谨慎的跟在太史慈的军队后面,正行走着,突然听到一阵梆子声响,成百上千的箭矢从道路两旁射了出来,而与此同时,太史慈带着五百骑兵当先堵住了去路,张辽带着五百骑兵从背后杀来,左边高顺带着五百骑兵疾驰而出,右边张纮指挥五百骑兵也杀了出来,更有三千步兵合围了过来。
    一时间,韩猛被团团围住,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以及骑兵的冲撞,损失惨重。
    韩猛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反被太史慈给算计了,兵围甚厚,纵使奋力拼杀,也无法杀出重围。
    而此时,太史慈策马挺枪而来,连续挑翻了几名士兵,直接朝着韩猛刺了过去。
    韩猛举起兵刃迎战,与太史慈斗了没有几个回合,便抵挡不住,反被太史慈一枪刺伤了手腕,若非部下抢救及时,韩猛早已经被太史慈刺穿了身体。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太史慈用五千兵力,将韩猛一千精卒包围了起来,骑兵冲锋绞杀着敌人,步兵却在外围用弓箭掩护,在骑兵和步兵的双重打击之下,战斗持续了大约两刻钟的时间,便随即以韩猛的战败而宣告结束。
    不仅如此,韩猛的部众伤亡惨重,就连他本人也被太史慈生擒了。
    战斗结束以后,太史慈让人将韩猛给捆了起来,当即问道:“曹操何在?”
    “哼!”韩猛没有回答,冷冷的看了太史慈一眼。
    “你已经被我俘虏了,还敢嘴硬?你就不怕我杀了你?”太史慈问道。
    “人总是会死的,有什么好怕的。”韩猛冷笑一声。
    “好,那我就成全你!”太史慈大叫一声,当即命人将韩猛斩首示众。
    一声令下,韩猛便被士兵拉了出去,当着其余降兵的面,直接斩首。直到临死前的最后一刻,韩猛都没有求饶一声。面对死亡,他更是连眼皮都没有眨一下。
    咔嚓一刀,韩猛人头落地,鲜血从腔子里喷涌而出,血溅当场。
    其余被俘虏的三百多名士卒,见到韩猛被杀后,都义愤填膺,想要挣脱,想要反抗,并且口口声声的谩骂着太史慈。
    太史慈一怒之下,下令将这三百多名士兵全部斩首示众。
    之后,太史慈让士兵把尸体掩埋,将兵器、战甲全部脱下来,然后搜刮走士兵身上值钱的东西,这才率军离开这里,朝晋阳城而去。
    太史慈依旧率领着张辽、高顺等骑兵先行,却让张纮率军步兵随后。
    命令下达后,张纮便来到了太史慈的面前,对太史慈说道:“将军,如今天色已晚,我军距离晋阳城尚有数十里之遥,加上今天将士们都已经疲惫不堪,不如暂且在这附近休息休息。晋阳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就算曹操真的去攻打了,一天的时间也休想攻进城里去。另外,将军还可以派出斥候,先去晋阳打探消息,看看情况如何,然后再做定夺不迟。”
    “兵贵神速,我若不先回到晋阳城里,只怕王凌、郝昭根本不是曹军的对手。况且,曹操也未必知道我会突然折道返回,我于深夜偷袭其营寨,必然可以取得胜利。”太史慈道。
    张纮道:“曹操非常善于用兵,我只是担心……”
    “正是由于曹操非常善于用兵,我才不敢有所迟疑,如果我们不尽快赶回晋阳,万一晋阳城被攻陷了,那我们岂不是白来了?军师尽管放心,不管出了什么事情,一切都由我顶着!”太史慈道。
    张纮见太史慈不肯听从他的建议,也很无奈,便对太史慈说道:“将军所率领的都是骑兵,可是我率领的都是步兵,他们都疾行了一天,早已经困顿,不如暂且在附近休息休息,待明日再赶往晋阳不迟。”
    太史慈道:“这样也好,曹操兵力只有四千,我率领着这两千骑兵,伙同晋阳城里的兵丁,足够对付曹操了。那就这样定了吧!”
    话音一落,太史慈随即便率领骑兵与张纮分开,张纮于是带领着三千步兵,向北行走了五里,然后选择了一块靠近溪水和森林的地带安营扎寨。
    太史慈与张辽、高顺带着骑兵连夜奔回晋阳城,急奔了大约四十多里,将士们都已经人困马乏了。
    张辽对太史慈道:“将军,将士们都已经人困马乏,再这样下去,肯定会支持不住的,不如暂且停下来,休息片刻,再重新上路?”
    太史慈也深知军队的情况,当即说道:“唯有如此了,命令大军停下,原地休息,半个时辰后,再重新上马,前往晋阳城。”
    “喏!”(未完待续。。)

210张辽显威
    太史慈命令所有骑兵停在原地休息,此时夜幕已经拉下,夜空中乌云密布,遮挡住了整个月亮,大地上一篇漆黑。
    将士们在出来的时候,都携带着干粮,此时天sè昏暗,众人又累又饿,便给自取下水囊,吃着干粮,喝着几口水,而至于座下马匹,则都放到路旁的草丛里去吃草。
    短暂的休息过后,差不多有半个时辰,太史慈便命令士兵再次翻身上马,继续朝着晋阳城前进。
    出于谨慎,太史慈特意派出了好几名斥候,先他们一步,前往晋阳城打探消息。
    晋阳城南三十多里处的一座无名的山中,曹cāo已经率军在这里埋伏许久,这里是到晋阳的必经之路。
    傍晚的死后,曹cāo率军抵达了这里,勘察完地形之后,便让士兵全部埋伏在道路两旁的山中。
    山不怎么高,但道路两旁都是茂密的灌木和草丛,是埋伏的最佳地点。
    这时,太史慈派出的斥候从官道上飞驰而过,道路两旁的草丛里,曹cāo看的一清二楚,他觉得太史慈的军队已经离这里不远了。
    果然,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漆黑的官道上便传来了杂乱的马蹄声,此起彼伏,应该有上千名骑兵。
    曹cāo于是让各部做好准备,在听到他的命令之后,便对其发动攻击。
    夜空中,那轮清冷的月亮终于冲破了乌云的遮挡,将他皎洁的光芒洒向大地。
    映着月光,曹军依稀可以看见,太史慈骑着一匹快马,冲在队伍的最前面,身后跟着成百上千的骑兵,从官道上飞驰而过。
    等到太史慈等人差不多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