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映着月光,曹军依稀可以看见,太史慈骑着一匹快马,冲在队伍的最前面,身后跟着成百上千的骑兵,从官道上飞驰而过。
    等到太史慈等人差不多过了一半时,曹cāo立刻下令道:“放箭!”
    随着曹cāo的一声呐喊,道路两旁shè出了无数支箭矢,长长的官道两边,伏兵尽现。
    与此同时,典韦持着一双大铁戟,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身后则紧跟着五百名骑兵,直接挡住了太史慈的去路。
    “杀啊!”
    道路两旁的山坡上,匈奴骑兵一拥而上,居高临下,向下俯冲,曹军士兵则用弓箭配合着匈奴骑兵的行动。
    而在太史慈军队的后面,夏侯渊率领五百名骑兵封锁住了道路,将太史慈的军队全部堵在了这条长达数里的狭长官道里。
    “嗖嗖嗖……”
    箭矢不断的shè来,太史慈、张辽、高顺等人措手不及,他们没有想到曹cāo不去攻打晋阳城,却在这里设下了埋伏。
    好在太史慈的部下都经过严格的训练,纪律非常严明,即便是遇到这种袭击,也不会变得慌乱,军队里会以百为单位,由百夫长负责指挥战斗。
    面对突然冲过来的匈奴骑兵,太史慈等人都没有丝毫惧意,反而是愤然迎战,而太史慈则持着长枪,纵马向前,直接朝着杀来的典韦奔去。
    两马相交,枪戟并举,太史慈和典韦迅速缠斗在一起。
    张辽在队伍的中间,指挥着骑兵与匈奴骑兵进行厮杀,并且还要迎战冲过来的夏侯惇,两人双枪并举,你来我往,斗的难分难解。
    而位于队伍最后面的高顺,也受到了夏侯渊猛烈的攻击,即便是身边的骑兵都个个jīng锐,但突然遭受到如此打击,还是出于没有防备而死了不少人。
    一时间,混战就此展开,曹cāo以五千匈奴骑兵,和一千本部骑兵,再加上一千步兵,将太史慈、张辽、高顺等人团团包围了起来。
    片刻之后,又将太史慈、张辽、高顺三人成功分开,然后集中优势兵力,进行个个击破。
    三人都受到了重创,身边的骑兵也不断的倒下,但见曹军包围的越来越厚,三人的心里却泛起了嘀咕,这曹cāo哪里来的那么多兵力?
    还是张辽眼尖,看出了参战的一方中有匈奴人,便让人去告知太史慈和高顺,让其不要恋战,撤军。
    此时此刻,太史慈已经被典韦缠住,无论他怎么左冲右突,都丝毫摆脱不掉典韦,而且也战胜不了他。典韦就像是一块狗皮膏药,紧紧的贴在了太史慈身上。
    曹cāo在亲兵的保护下,站在高岗上眺望,但见已经将太史慈、张辽、高顺他们三人分成了三段,并且将其团团包围,别提有多么高兴了,大声叫道:“杀!给我杀!杀他个片甲不留!”
    张辽正在与夏侯惇缠斗,忽然听到曹cāo的呐喊声,便抬头看了过去,但见曹cāo骑着战马,矗立在高岗之上,身后的士兵还打着一面大纛,旗帜在风中猎猎摇摆。
    他急中生智,手腕一抖,枪法陡然变得迅猛起来,一连向夏侯惇刺出了好几枪。
    夏侯惇慌忙进行遮挡,哪知他这一挡不要紧,张辽竟然舍他而去,朝着曹cāo所在的高岗上冲了过去。
    张辽单枪匹马,朝着曹cāo所在的位置冲了过去,长枪接连挑死十余名士兵,一溜烟的功夫,便挤进了曹军士兵的人群,和夏侯惇渐渐疏远。
    曹兵见张辽冲了过来,不停地shè来箭矢,尽皆被张辽用长枪拨开,不仅如此,就连前来抵挡的曹兵,也被他一枪刺死。
    只片刻之间,张辽便杀出了一条血路,与曹cāo离的越来越近。
    高岗上的曹cāo见状,立刻让人前去阻拦,但都被张辽用枪刺死,他见张辽来势汹汹,势不可挡,而身边更无堪用大将,若一味的站在此地的话,万一被张辽冲上来,他肯定会被张辽刺死。
    一想到这里,曹cāo立刻调转马头,向后急退。
    张辽见曹cāo要逃,急忙大叫道:“曹贼休走,吃我一枪!”
    曹cāo的亲兵纷纷前来抵挡,不是被张辽刺死,就是被扫落马下,而张辽更是犹如进入了无人之地一样。
    只一瞬间,张辽策马便登上了高岗,接连杀死十余名亲兵后,再去寻找曹cāo,却不见了踪迹。
    张辽回头向下望去,但见曹军和匈奴人将己方分割成了三段,前方太史慈那里颇为吃力,他不但要与典韦激战,还要防备匈奴人,而且身边的骑兵只剩下百余人了。
    一看到这种情况,张辽二话不说,当即策马追上了曹军的旗手,手起一枪,便刺死了那名旗手,将曹军的帅旗夺了下来,顺便斩下一颗人头。他扛着曹军的帅旗,将那颗人头提在手里,登上高处,高高举过头顶,大声喊道:“曹cāo已被我杀死,汝等何不速速投降?”
    声音如雷,滚滚入耳,曹军的所有将士听到这声呐喊后,都纷纷扭头向高岗上望去。
    高岗上早已经没有了曹cāo的踪迹,尸体遍地,张辽的手中更是提着一颗鲜血淋淋的人头,而肩膀上还扛着一面帅旗。
    由于夜sè难辨,人头又面目全非,即便是有月光,也让人无法确认是不是曹cāo的。
    许多曹军士兵顿时恐慌了起来,不知道张辽说的是真是假,但过了好大一会儿,他们却仍未看见曹cāo露面,心中更加生出疑惑了。
    “吃过一箭!”夏侯惇拉弓搭箭,大叫一声,直接将箭矢shè向了张辽。
    张辽见箭矢飞来,提着手中的人头,直接挡在了面前,那箭矢噗的一声,便shè中了人头上。
    他立刻丢下人头,挥剑斩断帅旗,朝着山坡下面俯冲了过去,去前军救太史慈。
    虽然说曹cāo是死是活尚不明朗,但张彦的军队却引以为真,纷纷抖擞jīng神,士气顿时高涨了起来,开始有效的进行反击。
    高顺在后军,更是将所有的兵力全部集中起来,然后一起发动攻击,直接攻向夏侯渊,逼的夏侯渊连连后退!
    张辽飞驰而下,单枪匹马,仗着个人的武勇,杀的敌人哭爹喊娘,全身上下更是染满了鲜血,整个人就像是一个在血池里浸泡过的一样,在清冷月光的映照下,如同一只来自地狱的恶魔。
    “噗!”
    张辽手起一枪,便刺死了一个挡在前面的匈奴人,接着一转长枪,将好几名匈奴人扫落马下,不想正好撞见匈奴人的左贤王去卑,他大声叫道:“去卑!我家主公非常仁慈,放你回匈奴,你却带领部下与曹cāo一起犯上作乱,是何道理?”
    去卑理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支支吾吾的半天蹦不出一个屁来。
    张辽吼道:“速速带领你的部下撤去,否则我家主公将率领jīng兵十万,灭你匈奴一族!”
    去卑灰头土脸的,急忙策马向一边跑去,很快便来到了呼厨泉的身边,小声对呼厨泉说了几句话,那呼厨泉便下令撤退。
    匈奴骑兵以曹cāo已死为由,主动率军撤退,他们这边一退,张辽有机可乘,直接冲向了最前面,眼见太史慈被典韦包围在坎心中,他长枪一挥,接连刺死书名曹军骑兵,直接从背后杀进了重围,猛的挥动着长枪,便朝典韦要害刺去,同时对太史慈大声喊道:“将军快走!”
    “你们先走!”太史慈丝毫没有退意,对身后的亲兵喊了一声,他则挺枪和张辽双战典韦。
    匈奴骑兵极有规律的撤退了,拥堵的山道里顿时变得开阔起来,太史慈的亲兵纷纷后退,大军纷纷靠拢在一起,又拧成了一股绳,继续和曹军在这里厮杀开来。
    “将军,此地不宜久留,速速撤退!”张辽对太史慈道。
    太史慈道:“我军受此重创,必须让他们血债血偿!”
    张辽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保存实力最为主要,曹军以逸待劳,又有匈奴人相助,我刚才喝退了匈奴骑兵,一旦匈奴人发现曹cāo没死,又幡然醒悟过来,再将我们包围起来,我们就难以突围了!”
    太史慈带着一丝恨意,不甘心的道:“传令下去,全军撤退!”(未完待续。)

211以退为进
    太史慈被迫下达了撤退命令,张辽与太史慈一起将典韦逼开,然后调转马头,带着残军向后急退。
    不想,夏侯惇率领曹军士兵挡在前面,太史慈、张辽双枪并举,两人冲在最前面,带着士兵便杀向了夏侯惇。
    夏侯惇抵挡不住二人的夹攻,还险些被刺死,只好让开一条路,放太史慈、张辽过去。
    这时,曹操在亲兵的保护下,重新返回到战场,刚好遇到呼厨泉、去卑二人带着匈奴人撤退,他急忙问道:“我命令未下,你们如何撤退了?”
    呼厨泉忙道:“刚才军中盛传将军已死,我们信以为真,这才……不过现在看到将军好端端的站在我们的面前,我们这才知道中计了,现在再与将军一道返回,去继续攻击敌人!”
    曹操点了点头,没有埋怨呼厨泉和去卑,与之合兵一处,重新返回战场。
    当他们重新回来后,却正好看见太史慈、张辽带着残军冲破了夏侯惇的防线,与高顺所部合兵一处,三人带着千余骑兵,一起猛攻,冲开了夏侯渊的防线,一路向南逃去。
    夏侯渊欲率军追击,却被曹操叫住:“穷寇莫追!”
    曹军重新汇聚在一起,曹操命其打扫战场,清点损失,然后返回晋阳城。
    太史慈、张辽、高顺三人经过一番浴血奋战,终于逃了出来,所率领的骑兵,也只剩下一千零几人,这一战。竟然随时了九百多人。其中还有四五百人受了各种不同程度的伤。
    一路向南逃。大约奔驰了十里,确定后面没有追兵跟来,太史慈这才命令大军停下,一想起之前张纮的话,自己悔恨不已。
    “唰!”
    太史慈直接抽出了腰中佩剑,当即架在了脖子上,一脸沮丧的道:“都怪我,我没有听军师的话。以至于才有此败,我带领你们寸功未建,反而损兵折将,这让我怎么向主公交待,唯有一死了之……”
    话音一落,太史慈便欲自尽。
    说时迟,那时快,张辽手起一枪,便将太史慈手中长剑挑飞,但听见“当啷”一声响。长剑落地。
    “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为何如此想不开?”张辽怒道。“主公以将军为主将,率军来救援张杨,如今将军连张杨的面都还没有见到,如何就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而轻生?将军要是死了,又该由谁来统帅全军?”
    “我……我……”太史慈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高顺一向寡言少语,此时见到太史慈寻死腻活的,便道:“承蒙主公器重,才令将军为主将,而且更是封将军为前将军,如此殊荣,将军若一死了之,岂不辜负了主公对将军的期望?就连主公也曾经败于曹操之手,将军今次兵败,又有什么好埋怨的?曹操得到匈奴人相助,想必晋阳城已经被他攻下了,现在我军当务之急,是应该立刻回到上党,与张杨联合,只要紧守关隘,不让曹操进入上党与袁绍里应外合即可。将军千万不要因小失大啊!”
    太史慈道:“你们说的都对,是我太过糊涂了。我们现在就去和军师回合,立刻返回上党。”
    三人计议已定,便迅速率军返回,很快便来到了张纮驻军的位置。
    张纮得知太史慈、张辽、高顺遭遇到了曹操的埋伏,而且曹操又与匈奴人联合在一起了,便建议太史慈率军返回上党,然后封锁从太原到上党的关隘,不让曹操通过。
    同时,张纮还让太史慈秘密派出斥候,去晋阳与王凌取得联系,看看王凌是否真心投降了曹操。如果不是真心的,便让王凌做为内应,以备以后之良图。
    太史慈全部按照张纮说的去做,大军暂且在这里休息一晚,并派出军队进行巡逻,加强营寨的防范。
    第二天一早,大军启程,向上党而去,同时派出斥候,前往晋阳。
    斥候扮作商客,来到了晋阳,很快便与王凌取得了联系,得知王凌是被迫投降,便让王凌为内应。王凌也十分乐意为张彦效劳,便同意了斥候的意见。
    与此同时,于禁率领一万大军一路上虚张声势,已经抵达了荡阴,并且扬言要去攻打邺城。
    消息传出,很快便被袁军的斥候送到了壶关。
    ……
    壶关城外,袁绍的大军已经在这里足足等待了十天,自从曹操率军离开之后,袁绍曾经试图强攻过数次壶关,但由于张杨、张燕的紧密防守,攻击均以失败而告终。
    此时,于禁北上的消息传来,倒是让袁绍吃了一惊,没想到张彦也会插手到这件事里来。
    袁军的大营里,袁绍找来了谋士田丰、沮授、许攸等人,将于禁率军抵达荡阴的消息告知了他们,并征求他们的意见,想知道该怎么应对。
    田丰道:“主公不必担心,张彦若果真想趁虚而入的话,断然不会让于禁一路上锣鼓喧天的引起我们的注意。属下以为,这是张彦的计策,意在扰乱我军,而不会真的去进攻邺城。”
    沮授道:“田别驾言之有理,属下非常赞同。不过,主公还是要派遣一支兵马,去象征性的抵挡一下,一旦于禁看到我军派军前去抵挡,必然不会再向前进了。”
    袁绍道:“嗯,那就按照两位说的去做。另外,曹操离开这里也已经有十天了,可是这十天里却一点消息也没有传来,我军若静静的等在这里,也不是办法。不知道诸位可有什么破敌之策吗?”
    沮授道:“我军可以以退为进。”
    “以退为进?”袁绍好奇的问道。
    沮授点了点头,当即将自己心中所想的说了出来。袁绍听后,又询问田丰此计如何。田丰对沮授的计策十分赞同。就连在一旁的许攸也是赞不绝口。
    于是。袁绍便按照沮授说的,准备以退为进,不再等待曹操那边的消息了。
    ……
    壶关城里,张杨正在与张燕对饮,感谢张燕这些天来对他的帮助。
    正豪饮之间,忽然一个斥候闯了进来,急急忙忙的道:“启禀大人,袁绍退兵了!”
    “你说什么?”张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问道,“你再说一遍!”
    “袁绍退兵了!”斥候又重复了一遍。
    张杨抑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