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生指南-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涵环视了一周,张涧神色不动,戏志才微微俯首,许陵眯着眼睛,华歆有点犹豫……

“好,要做事情,总要大家先定下心来,才好全力以赴。”

张涵觉得气氛不错,便顺水推舟,宣布了任命:治中从事张涧,部齐国从事戏志才,簿曹从事许陵,主薄华歆,兵曹从事伍子方,簿曹书佐张音,别驾从事和祭酒从事都留给了别人。

州级佐官以治中和别驾地位最尊,治中管人事,别驾录众事,是州长官的主要助手;部郡国从事监管郡国,地位仅在前两者之下;簿曹从事掌管一州财谷图籍;主簿掌管门下众事,省署文书;兵曹从事掌管军事;祭酒从事掌管文化教育。

兵曹从事在大汉国原本是有军事行动时临时设置的,但近几十年来,刺史被赋予了领兵的权力,兵曹从事也就成为常设的职位了。

几人轮流被叫到名字,都大声应到,张涵逐一授予官职,华歆略一犹豫,也接受了。张涵给每个人作揖,“今后就拜托了!”,几人纷纷还礼,“必竭尽全力”云云,又团团互相行了番礼,这才重新坐下。这些从事地位有高下,却都是百石的长吏,位高权重,今后无论是察举,还是征辟,都大有裨益,人人脸上不免都露出几分喜色。

——————————————————————————————

“臣伏惟陛下圣德允明,褒臣末学,非臣蝼蚁所能堪副……”

华歆先写了几句套话弘扬一下灵帝,然后,就写不下去了,踌躇了半晌,他开口问道:

“伯润兄,你说这样是不是有点……”

“有点什么?过分吗?”张涵轻声笑了,华歆的话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饮了口酒,定了定神“子鱼,田齐国他不给我面子,我当然也就不用给他留脸。

我弹劾田齐国纵容子弟横行不法,可有一句虚言?难道我上奏的不是事实?”

“不是全部事实!”华歆没好气的回了一句,想用这来骗他,也太轻视他了。

田文的幼子在城中纵马,把一老人给撞成了重伤。但是,田文已经赔偿过,又特地请了大夫,那老人已经被治好了。

“真的好了吗?一只胳脖不是不能使力了吗?

再说,我是弹劾田齐国子弟横行,不是弹劾他没有赔偿。如果那老汉死了,赔偿能与人命相比吗?”

张涵说的是义愤填膺,华歆却听的啼笑皆非。

“伯润兄,你这不是‘欲加之罪’嘛?”

“子鱼呀子鱼,难怪你三天都写不出来一篇奏章!

就你这么想,若真写出来才是怪事。

子鱼,你不要以为,是我心胸狭窄(华歆点头)。田齐国当众下我的面子,我并不在乎,也不生气,他如何看我,我毫不关心。

田齐国算不得能吏,也不是十分清廉,但他为人不算贪婪,在目前来说,也是不错了。不过,我与田齐国不是私人恩怨。如何处置此事,青州这上下人等可都看着呢!我要是不能给他一个教训,今后必然是步步荆棘。

说直白些儿,我初到青州,年纪轻轻,从无治绩,又重用外郡人士,势必引人轻视,乃至敌意,我本就有意立威,田齐国送上门来,我当然不会客气。”

张涵说到此处,略一停顿,他其实更想找一个没什么根基,或者小有根基,最好是某个小有根基的宦党立威的,来个名利双收,可惜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话就不必说了。

“子鱼,整个计划你已经清楚了。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安顿流民,这事牵涉到很大的利益,眼红的人多了,我虽不在乎钱财,可别人不会这么想的,若是在身边留下这么一个人,恐怕……

算了,还是我自己写吧!”

“伯润兄,我来吧!”

华歆咬了咬牙,终于开始动笔,心中一定,以华歆的本事,写篇文章不过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顷刻之间,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就已经做好了。

张涵把奏章铺开,等候墨迹晾干,“子鱼,不是我逼你,只是……”

“我明白,伯润兄不用说了。可是,我就是想不通,明明是对国家大有好处的事,为何非要这样去做?”

“陛下,西园,卖官……”

“哎……”华歆长叹一声,不再说话了。

灵帝恨不能一个官职一年能卖上个十回八回,今天做官的人明天还不知道在何处,这样利在长远的事情,自然就没有人去做。再说,花钱买官的人,想到的是钱,有几人会在乎黎庶的死活。流民就如无根的浮萍,凡是经手之人,人人都想从中捞点什么,世家大族的嘴脸华歆也曾见过,如此一来,再好的事情也不会做好……

“道不行,不必乘搓浮于海。子鱼,我不是个君子,但求为国家做点事情,个人的声誉也就顾不得了……”

“伯润兄!”

华歆大为感动。

PS:开了三座精楼,有需要的去留言吧。

第十二章 聚士'上'

“张大人,张青州,张刺史,你不能这样啊……张涵!你收了老子的钱!……”

平原郡厌次县令孙国维大声喊道。张涵看着好笑,他为了树立名声,又接连不断弹劾了几个竭泽而渔、穷凶极恶的家伙,这么不识时务的,却还是第一次见到。

“记下来,孙国维亲口供认,意图贿赂本官!”

“……”

孙国维气急败坏喊到半截,听见此话,登时喊不出来了,只气的两眼一翻,昏死了过去。

灵帝是个很勤奋的皇帝,在张涵的弹劾奏章呈上去后,他翻看了一下,立刻决定免去田文的职务,回头便把齐国相又卖了二千万。

于是,便有许多人自动自觉把钱送到了门上,张涵自不会收这笔钱,许陵却来者不拒。短短的不到一个月时间,许陵就收了将近两千万。许陵的大名飞快地传遍了青州官场,上上下下都知道,张涵身边的簿曹从事胃口很大,却也好说话。有人送他就收下,没人送他也不去要。送十万,他不嫌少,送一百万,他也不嫌多。

不过,许簿曹的大名昙花一现,随即便被张青州的万丈光芒掩盖了。张涵再接再厉,一口气又弹劾了平原太守、郡丞、北海国长史和十一个县令、县长、县丞。华歆这回写的很爽,笔锋犀利,入木三分,雒阳都有人知道青州有个华子鱼文章写的好。

得罪人的,被穿了小鞋,这属于正常事,大家都理解,但送礼的也挨了打,这就奇怪了。一时间,青州官场人人自危,不知张刺史发了什么疯。随后,张涵举行了宴会,答谢前去迎接他的官吏。在宴会上,张刺史不经意中透露了口风。

做官很辛苦,谁都不容易,花钱买了个官不知能做多久,不努力收刮,很容易赔本的,张刺史理解大家的苦衷,但是,竭泽而渔就不对了,万一激起民变,不是给大人们找麻烦嘛……

众人闻此才放下了包袱,马屁铺天盖地滚滚而来,张涵名利双收,也是心情大好,大悦之下,与众人一醉方休。青州官场又恢复了歌舞升平,其乐融融。当然,也有人暗地里诋毁张涵睚眦必报、小肚鸡肠,这样不和谐的声音不必细表。

三月间,张涵又奏请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安顿流民,灵帝诏准。张涵的声望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人人皆知,这是一块大肥肉,被张涵轻易拿到了,青州官吏对张刺史的能量有了新的认识。

管宁也是在三月中来的,张涵虽没有邀请他,但他对张涵一直感念在心,此时听说了许多不好的传言,他也坐不住了。管宁好不容易安置好家眷,凑齐了路费,孤身一人前来。

对管宁,张涵自不会说弹劾立威之意,只言出自公心。这话自然瞒不过管宁,遂从各个角度引经据典,对张涵这种行为加以批判。其时张涵又弹劾了一批贪婪之徒,好说歹说才把此事应付了过去。看张涵额头见汗、松了口气的模样,管宁不由得莞尔。

朋友相交贵在知心,眼见管宁风尘仆仆,步行了几百里前来,张涵只好低头受教了。管宁也不是愚腐之人,张涵所做的必然有他的道理,但世人往往走惯了歪门邪道,就忘记了起初的目的。管宁此番说教,正如管宁割席,不是要与华歆绝交,而是劝戒之意。

管宁送上门来,张涵自不会再放过他。不过,管宁实在无意为官。他对张涵说:“伯润兄,人之患,束冠立于朝,当初你没有邀请我,就说明你是知道我的,如今怎么又想要邀请我呢?”

张涵讪笑着,有些不好意思地,“幼安弟,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我向来知道你的才能,只是知道你志向不在这里,才强忍着不去邀请你,但你送上门来,我又如何能够再忍耐?”

遗憾的是,管宁终究无法挽留,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建功立业不是他的梦想,眼看着大汉国江河日下,管宁不想卷入其中,他温和而坚定的拒绝了张涵的邀请。张涵只好满怀遗憾送了他很远,一直送到十里亭,张涵都还在邀请他,管宁并没有改变主意。

背着送给他老母的棉衣被——他只接受了这个,管宁漫步而行的身影慢慢的消逝在了朝霞之中。

好在管宁只是个特例……呃,邴原是另一个特例。

拒绝做官的,终究是少数。出人头地、建功立业,才是大多数人的理想。乐安孙和、东莱王安、北海徐封等都没有拒绝张涵的征辟,再加上丈人王烈推荐的两名弟子——平原王冶、东平陵宋修,以及从家中归来的韩彰,张涵终于把他的官佐属吏任命得差不多了。

王冶和宋修来的时候,还捎来了王烈的书信,把张涵臭骂了一顿。尽管王烈用词文雅,内容实质却没什么差别。不仅如此,还狠狠地责备了王眸——这一手最坏了,破坏人家夫妻的感情。王眸气的好几天都没跟张涵说话。

——————————————————————————————

“先生,这里是学生们的宿舍,那边是先生的住处,正中则是授课的讲堂,前面一点的,那是诊治病人的诊室,诊室旁边的,则是安置病人的病房……远处的那个,那是隔离病房,先生知道,有些疫病容易传染,只好与众人隔离开来……”

“大人,不要客气,直呼华佗表字就可以了。”

“先生此言,恕张涵不能从命。先生一辈子治病救人,泽被苍生,张涵岂能如此无礼?倒是先生不要叫我大人了,还是像原来一样,直接称我的表字就是。”

“礼不可废,华佗既然身为大人手下从事,怎么能那样无礼呢?”

华佗到底还是没能承受住诱惑,踌躇了许久,终于在五月初跚跚而至,令本已失望的张涵大为欢喜,立刻任命华佗为祭酒从事,同时,把组建到一半的牛山医园交给了华佗,华佗拒绝了——牛山医园的建设很是琐碎,一直是由孙良栋负责,华佗意思是说,让他干完得了。不过,华佗闲暇无事时,倒不时到会医园里走走。

牛山医园位于城南里许的山坡上,山是牛山余脉,因而得名。园中绿树成荫,草木繁茂,一条清澈的溪水从园中潺潺流过,风景极美,华佗很满意。

PS:明天就要上架了,心里有点忐忑,不知道会怎么样,算了不想那么多,尽力去写,好了。说一下月票和更新的问题。

月票嚒,编辑说,希望不大,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但有朋友说给留票了,而且,这个榜是唯一有可能的月票榜单了,不要一下,总是不甘心。

朋友们觉得不错,就给几张好了。

更新的问题,明天星期一是三章,至少也有二章半,一万二千字以上,最近要写到黄巾,资料不少,想发章免费的,又没有联系到编辑。所以,还没有确定。不行,就把那半章发到公众版。晚上,我联系下编辑再说。

星期二和星期三都是两章,以后就只能每日一章了。另外,每五十章月票,多更一章。

我的码字速度没有提高,一小时还是在七百左右,一天码七千上下,至少要写十二个小时——要查资料的。

这样一来,我能码多少,大家应该有数了。

不过,五十票一章的话,是不是少点,白竹猪有点犹豫,只是一点点而已,总觉得,应该不会让我码吐血的……

最后感谢一下大家,是诸位支持我走到这一步的,还请继续支持我。

第十二章 聚士'下'

牛山医园占地方圆百亩,本来是属于左丘氏的一个小农庄。在田文去职以后,左丘氏生怕殃及池鱼,知道张涵正在找地方建园子,便把农庄整个送上门来。张涵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并象征性给了五万钱——“左丘家的好意,我心领了,但钱总是要付的。”左丘林陪着笑,连声称赞张涵清正廉洁。两人目光一错,都知道奈何不了对方,谈话便愈发融洽了。

神医的影响力超出了张涵的想象。自从华佗来到青州以后,刺史府门庭若市,前来求医的人络绎不绝,就连齐王府都派人前来,邀请华佗去给给刘喜看病。华佗一说开园授徒,上门求学的人更是无以数计。有的书香人家子弟也动了心,大夫在何时都是受人尊敬的,既然做不了官,成为神医的弟子也是不错的出路。

张涵早知此事,华佗一到,就立刻要家中从族学精选了三十名十岁上下,对急救有点天份的少年,送了过来。结果,华佗一开园,就收到了一百多人。华佗很少收弟子,至今也只有两名徒弟——广陵吴普和彭城樊阿,没想到这一收就是上百。这么多人,华佗自然教不过来,便模仿大儒的私人精舍,将医园分为内外。日常跟随华佗学习的,只有他的弟子,其余人都由华佗的弟子教导。不过,华佗每两次休沐(十二天),会抽出一天来公开讲学,并解答疑问。

理所当然,华佗得到了他此次前来的目的——医书。张涵把张家收集的医书都抄了一本,交给了华佗,那几本天书也不例外。当然,有的药方有重要的军事用途,被张涵删节掉了。好在对华佗来说,那些医学理论更重要。

孙良栋是张家族医孙大夫的长孙,对张氏医书钻研最深入的几人之一,他的医术可比他祖父强多了。张涵有意让他领人在青州改良疟疾药。在他与华佗交流中,华佗无意中发现,孙良栋的医术也不错,对天书也有过深入研究,便把他留在了医园。在孙良栋的争取下,疟疾的治疗正式成为医园的研究项目之一。

华佗擅长外科和妇科,在孙良栋的建议下,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