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1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像枢密使这样的职位一旦有了变动,若他在京师,不可能不征求他的意思,这么一来,他这里就会有点难办。
    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说什么都有点不太合适,不像外间的将领任免,他可以有所进言,只要把握好分寸,没人会说什么,毕竟,他是枢密副使。
    但枢密使。。。。。。。。。那味道可不一样,不管怎么说,那都是武官之首。。。。。。。
    这中间的区别,看似不大,却有若云泥,只要稍微有着些政治嗅觉的人,便不会将两件事等同来看。
    而最重要的一点则是,李承乾任职枢密使,他是出了力的。
    一语定之,一语罢之。。。。。。。。那是皇帝陛下的权威。。。。。。一旦越过这个底线,或者给人以朝廷枢密使之职,晋国公竟可任意任免的话柄,麻烦也就会随之而来。
    现在好了,他身在外间,算是隔岸观火,少去了许多的纠结。
    其实,他也不用想那么多。之后他人还没到长安。其实就已经知道了前因后果。
    李承乾的侄儿出事儿了。当街杀人,最少最少,都是个流配千里的罪过。
    有人会说,一个枢密使,连侄儿杀人这点小事都摆弄不了?让人顶罪也就完了呗。
    那纯属胡扯,大秦的地方官吏,最喜欢这样的案子,而且还在这样一个时节。只要揪住了,就别想让人放手。
    这可是一举成名的大好机会,同样也是最有力的筹码。
    多年之前,赵石的大舅哥可不就被个县令给押在牢里,为的还不过是几亩荒田这样的小事?
    这个呢,一个是因为大秦吏治确实清明,二来呢,也是由于官员有着操守,他们注重的是治下或者乡里风评,一旦在任上有了刚正不阿的名望。那么,对于他们的宦途会有着极大的助力。
    不管得罪了什么人。上官也只会褒奖,不会打压。
    而这事,没闹到朝野尽知,由此,李承乾的政治价值确实也得到了体现,他将这事压下来了。
    这十分的不容易,赵石可以想象,老李到底被闹得有多焦头烂额。
    李承乾无子,李氏一门也就这么一个继承人。
    可以想象,在这个时节,一旦闹的路人皆知,李承乾这个侄儿李清会落得怎样一个下场。
    于是,也就有了李承乾的自动请辞之举,这同样是一种妥协,咱和李圃一样,自动请去,杀人不过头点地,若再折腾,这个位子咱还就厚着脸皮坐下去了。
    侄儿犯法,最多他也只是个上书请罪,陛下申饬两句也就完了,还动摇不了他枢密使这个宝座。
    正好,皇帝陛下也需要平息文官们的怨气。
    赵石觉得,老李这是赶上了,实在是倒霉催的,怨不得旁人。
    其实也正是因他无子,在请辞之后,才会得到这样的恩遇,李清流放榆林,而李承乾的封地,正好在榆林。
    前因后果也就很清楚了,旁人的雾里看花,在赵石这里却轻松做到了洞若观火,这就是权势的好处。
    知道了来龙去脉,也就能做到有的放矢,也就能屹立不倒,这都是相辅相成的因果。
    而成武七年六月,不但李承乾收拾收拾,干干脆脆的离开了长安,长安豪门郑氏家主,郑老爷子也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儿。
    这位老大人的身后之荣,自然非是李承乾之流可比。
    赐爵,恩荫,追号等等一概不缺,礼部办丧,文武百官皆至,皇长子观礼,前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亲自撰写的祭文,尊荣之处,犹胜于当年同门下平章事杨感死后。
    甚至加上去年时去世的两位大将军,都不如这位来的荣宠兼备。
    郑家办丧办的非常盛大,可以用轰动成安来形容,这就是郑家的底气。
    但在赵石看来,这也是郑氏一族最后的辉煌了。
    郑家闹分家已经闹了些时候了,郑老爷子一死,所谓的长安郑氏也进入了倒计时,到时候,长安估计会多出许多姓郑的大小门户,长安郑氏也再不能以一个整体出现在人们面前了。。。。。。。
    这样的郑氏,不用旁人去对付他们,自己就能闹的乌烟瘴气,将这个绵延百年的大秦豪族弄的四分五裂,一点点的耗光祖上传下来的荣光。
    不过比长安王氏要强上不少,至少没弄个吵架灭门。
    像如今孤零零立于长安的长安李氏,就有点危险了,没有了奥援,它还能坚持多久呢?
    赵石想起当年自己大婚时,长安五姓具至,虽然来的人没有多少重要人物,但人全啊。。。。。。。。。
    那时候,好像这些人都曾到自己面前恭贺新婚之喜。
    还有人在旁边给自己介绍,这是哪家哪家的子弟。
    那一个个的豪门后裔,衣衫锦绣,举止雍容,带着淡淡的矜持,待人接物却又温和有礼,可谓是尽显长安大族风范。
    而今,长安五姓。。。。。。。。。嘿嘿,风流云散,就算是幸存的长安李氏,也已光芒暗淡,多少看不在他的眼中了。
    世事变幻,莫过于此。。。。。。。。
    二十多间,大秦风云迭起,这些长安大族,其实正是见证了这二十多年间大秦的变迁。。。。。。。。。
    想到此处,赵石不由觉得,国武监那边,可以写一部豪族野史嘛,说不定,便像不知会不会出现的红楼梦一样,能成就一部千载流芳的辉煌巨著呢。
    他这点恶趣味,正像是成武皇帝陛下,在郑老爷子死后,又在赏赐中给长安郑氏发下了一大片在京兆的肥田一般,拿别人家的糟心事来给自己逗乐,都有些太不厚道了。
    当然,赵石要比成武皇帝陛下好些,不管怎么说,都是为这些大秦豪族扬名不是,而成武皇帝陛下,在发下田地之后,便有点后悔了。
    因为当日,一直安居在家的前同门下平章事李圃突然入宫觐见。
    在乾元殿跟皇帝陛下说了一大堆的废话,等人走了,皇帝陛下琢磨了一下,才明白,人家来了其实就想说一句话。
    等我死了,求您别再添恶心了行吗?
    皇帝陛下大窘,这事儿不禁说,尤其是皇帝之尊,这么做确实有些过火儿。
    但明眼人可不止一个,其实说起来,就算是郑氏那边,许多人也是心知肚明,只是此时郑氏能进宫跟皇帝陛下闲聊的人,都忙着处理丧事呢,顾不上这个而已。
    于是,又一位老臣进了宫,皇帝陛下头大之余,终于在后续的旨意当中,给了郑氏一些补偿。。。。。。。。。
    皇帝陛下一时戏谑,便吃了个闷亏。
    这在成武皇帝身上,并不鲜见,这位皇帝陛下偶尔总有突发奇想之举,给臣下们造成许多苦恼。
    事情都不大,却让人每每觉得,这位皇帝陛下实在有些不着调。
    就像随着旨意到达风陵镇,还有皇帝陛下的口谕,只一句,晋国公,你的家产够了吗?
    要是旁人,说不定就得吓的魂飞魄散,但赵石仔细琢磨了一圈,觉得自己最近没得罪这位陛下才对,那这话是什么意思?
    打问一下传旨的太监,也不得要领。
    直到他入了潼关,才差不多想明白,一时之间,赵石大恼。
    李全寿那,他在长安呆了不长时日,这血脉一个接一个的出生,等他百年之后,他那点家业够分吗?
    就像赏赐郑氏田产一样,同样是皇帝陛下的恶趣味作祟,不过这回被恶心到的是却是他赵石了。。。。。。。。。。。(未完待续。。)u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六十章局面
    成武七年七月初,晋国公赵石终于结束了这次河洛之行,从风陵镇西向潼关,踏上了归程。⊙,。。。。。。。
    在潼关停驻一日,便离开潼关踏上了秦川地界。
    进入关内,赵石的事情突然就变得多了起来。
    不是沿途官吏逢迎,而是朝廷动向,以文书的形式,纷纷来到他的手里。
    这并不奇怪,如今朝堂上有点乱,中书那边刚经历了一番动荡,枢密院院这边枢密使的位置又有了空缺。。。。。。。。。。。
    短短时日当中,大秦文武之首尽皆落马,想不乱都不成。
    如今朝堂上大小事故更是层出不穷,落井下石的,隔岸观火的,趁火打劫的,纷纷扰扰,尽显官场百态。
    赵石身在河洛,朝廷一些重要的事情,不会不知晓于他,但一些朝堂琐事,便不会传到他这里了。
    但进入关内,就不同了,一些事情自动就找了上门。
    这还是赵石轻装简从,许多人并不知道晋国公回京的消息的情况之下,不然的话,事情将铺天盖地而来。
    离开潼关只一天,赵石便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坐骑,坐起了马车,不然的话,根本没办法观瞧陆续送达的朝廷文书。
    开始,就是一连串的朝廷人员任免的名单。
    有京里的,有京外的,都是四品以上的官员,足足二十多人。
    数了数,连赵石都有点吃惊。。。。。。。。。。
    四品以上官员,在长安之内。都可以算是朝堂重臣。放于外间。各个都是封疆大吏。
    这样的人,平日里一旦位置有了变动,一般都会引起一连串的动荡,而现在,却是在短短时间之内,就走马灯般完成了任免。
    赵石想想都有些头疼,这样频繁而又紧急的人事变动,会造成怎样一个后果?
    好在。这并不算是真正的党争造成的局面,也并没有大规模的罢黜朝廷大员,也不算是有那个群体,遭受了灭顶之灾。
    其中一多半儿,都算是高升,履任新职。
    剩下的一小半,又有一部分,是因年龄之故,回家养老去了。
    只有少数,算是遭了黜落。当然,其中以京官居多。毕竟,他们处在大秦的政治中心,风波起时,也总是他们首当其冲。
    而这些人事任免,其中只有五名军中将领,也都是殿前司禁军所属。
    这是赵石最关注的地方,也就仔细的瞧了瞧。
    其实,没什么好说的,禁军整编进行的已是如火如荼,殿前司禁军的编制也一直在缩减。
    因殿前司禁军膨胀过快,之前已有编制混乱的苗头,现在,其实就是这一后果的显现。
    四品武职,在大秦应该是一路宣抚使的品阶了。
    进入三品,便是大秦上将军,必定曾在边镇领兵,还得是独当一面的大将,好一好,就是独领兵权,像赵石,张培贤等就是这么过来的。
    但这几人,都位在四品,却只能算是地方将领,品级和权力并不相符,出境有点尴尬,争不到宣抚使之职,品级却又到了。
    这样的人,在边镇自然无事,毕竟边镇军将,普遍品级要高出地方一筹,但他们不是,他们是殿前司禁军在扩张中,顺便得到实利的一群人。
    怎么办?
    从这个上面,其实就能很好的看出朝廷的决心,其中有三位换了地方,品级被强行压到五品,另外两位,因才能平平,有屡遭堪合,直接免官罢职。
    赵石稍微瞅瞅,也就明白了,这两位年纪大了不说,还出身地方大族。
    他们算是正德年间旧有军制的残留,所谓的地方将门的产物儿,从参军之职做起,一直维持到今天,很典型的例子。
    自赵石从军以来,这样的人见过的多了去了。
    当然,这也显示出朝廷对禁军整编之事的决心和力度。
    不过,朝廷的宗旨很明确,就是要将殿前司禁军拆分开来,给予地方布政使更多的兵权,上面也不再有殿前司禁军指挥使衙门指手画脚,调动禁军的权力,归于兵部和枢密院。
    如果再能将禁军将领的任免之权抢过来,那么,大秦的军人们,将是历朝历代以来,受到文官掣肘最少的军人了。
    虽然关注,但赵石也没有看的太过重要。
    也许在外人看来,成武七年开始的禁军整编有些太过急功近利了。
    但在赵石看来,到现在为止,禁军整编还是在按部就班的进行,并没有脱离之前他在京师时,已经商量好了的那些规划。
    其实,从成武四年他奉旨回京,就一直在准备这件事。
    从成武五年灭夏之役后,这件事也就清晰了起来,无论是皇帝陛下,还是枢密院,甚或是殿前司指挥使衙门,都在为此事做着准备。
    一直到现在,差不多三个年头,准备的已经够多了,也取得了殿前司禁军指挥使种燧在内的许多人的支持,到了成武七年,才开始施行。
    而实际上,真要追朔起来,从成武元年的长安之变,殿前司禁军指挥使王佩人头落地开始,殿前司禁军整编就已经之事就已经有了苗头。
    这么多年下来,一直按兵不动,许多人的谋划,许多人的心血都在里面,又怎么能称得上急功近利?
    而殿前司禁军整编,才算是刚刚开始,远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这毫无疑问,是一次大规模的军中鼎革,最后所涉及到的,也不会光光是殿前司禁军。。。。。。。。
    紧接着过来的就是家书。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每次回京之前,都会接到。为的不是让他安心。而是在家书中。详述京中情势,让他好有个准备。
    一般来说,这封家书,都出自府中几个幕僚之手,这次也不例外。
    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意外,京中有点乱,连向来平静的早朝,都屡屡有争吵发生。可见,这一轮动荡到底有多剧烈了。
    而在这个时候,当初那场波及甚广的科场案也发酵了起来。
    许多蜀人官吏纷纷外贬,可以说,蜀人的头一次抗争,完败,可以想见的,明年科举,蜀人也许会遭受到更多的打击。
    而皇帝陛下,又提出了迁陵的动议。
    毫无意外的。遭到了群臣劝谏。
    看上去,这个时节皇帝陛下还要自寻烦恼。有些不智,但实际上,这就是皇帝陛下用惯了的政治手腕儿。
    迁陵之议被拒,一些障碍重重的人事任免,很快就通过了中书决议,这样的交换,皇帝陛下已有乐此不疲之势。
    实际上,此时此刻,朝堂上的重臣们,也开始真正思量,是不是什么时候,可以将黄陵迁一迁了。
    不然的话,一旦陛下之意受阻,便拿出此事来胡搅蛮缠,也确实让人难受。
    皇帝陛下的目的很好的达到了,多年心愿,终于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