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人闻语,又一起低头看向地图,片刻后,不禁抬起头来,齐齐只向一处。

    王彦见此,嘴上不禁说道:“金水河!勒克德浑是要趁着我军半渡而击啊!”

    “国公~”姜曰广遂即笑道:“何不将计就计耶?”

   

………………………………

第290章浮桥

    袁宗第与王士琇,率领一万督标先行来到金水河边,军队暂时停驻在名叫河口的小镇上,所谓河口就是金水河从南注入长江的交汇之处。

    河口镇北面是长江,东面是金水河,水网发达,农田便于灌溉,村民即可以从江河中获得鲜美的鱼儿,又可以用江河之水,灌溉农田,本来该是个安宁富足之地,但战争却使得小镇便的破败。

    陈子龙偷袭苏州,抢了清军运往湖广的粮食之后,勒克德浑与佟养和,为了能够守住武昌,派出大量清兵四处抢粮,河口镇也遭了大罪,不仅全镇被劫掠一空,镇内的壮年劳力,也被抓到武昌,去帮清兵修城。

    这时原本颇具生气的小镇,已经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孺,他们见大队官兵,涌入小镇,顿时就吓得赫赫发抖。

    袁宗第寻来族老相问道:“老丈,本候乃楚国公帐下先锋官,欲渡河去攻打清兵,你们镇子靠近长江大河,想必有些舟船,可否让给本候,供大军渡河?”

    那族老闻语,知眼前之人,居然是朝廷的侯爷,于是连忙跪下道:“启禀大人,镇子里并没有舟船。”

    一旁的王士琇闻言,眉头微皱,武昌一地,原本为左良玉镇守,他号称有兵八十万,而养八十万兵,所需之消耗是多少,王士琇无法估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湖广之地,肯定养不起,百姓在他的治下,必然十分困苦,对官军缺乏好感。

    这时,王士琇见老者说镇里没有舟船,便以为是百姓担心,官军白征他们的船只,不愿交出来,于是翻身下马,扶起族老,微笑道:“老丈,我们是官军,要去打鞑虏,你们将船找出来,我们用粮食来换,等大军过河之后,舟船依然还给你们,如何?”

    族老被王士琇扶起,心中一阵惶恐,这样和气的将军,他可是从未见过,可王士琇越和气,他却觉得越恐惧,于是又要跪下,但却被王士琇拖住,只得连忙说道:“草民不敢欺瞒将军,前些天清兵冲进镇子,所有的渔船都被清兵抢走了。”

    族老说完,袁宗第与王士琇不禁互看了一眼,“看来清兵早有准备,我们只能伐木造桥了。”

    江夏县位于金水河东面,作为前锋,袁宗第首先就是需要搭建浮桥,供大军快速渡河。

    原本他想用渔船相连,然后铺上木板,这样工程量就会少上不少,可以短时间内就搭建多座浮桥,现在却必须要伐木建造,却使得时间立马紧迫起来。

    明军有六万大军,袁宗第原本准备,至少搭建五座浮桥,现在不得已,他只得放弃了之前的想法,决定在河口镇的出口出,建立一座渡河浮桥。

    袁宗第是经验丰富的大将,虽然河口镇内没有船只,但他还一方面派士兵去金水河搜罗船只,一方面派斥候游过金水河,沿着河岸四周侦查,防止清军在他们渡河时发动进攻,而很快斥候来报,周围没有任何异常。

    这时负责收集船只的士兵,也返回河口镇,他们连续向南奔行三十里,却没有找到一艘小船,果然如那族老之言,清兵在几日之前,已经将金水河沿岸的船只,全部征集走了。

    这个消息让袁宗第提起了一丝警惕,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搭建浮桥,既然没有船只,那就只有老实伐木。

    袁宗第随于王士琇商议,他们两人各领五千人马,一个上半夜,一个下半夜,定要赶到王彦大军到来之前,在金水河上搭建一座浮桥。

    一番安排之后,夜幕便悄然降临,袁宗第领着五千士卒进入沿着河岸的树林,借着天空中的明月,与士卒们一起砍伐树木,然后将一根根树木抬回河边。

    在河的对岸,几个黑色的身影,趴在树林之中,小心的向明军张望,见西岸上数千士卒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两边熊熊燃烧的火把将数十亩大的场地照如白昼,不断有士兵将一根根大树木拖了回来,不断有士兵扛着扎好的排筏沿着浮桥向河中走去,不断有人跳入水中,在两边水中打入木桩,将连在一起的木筏固定住,形成一座很结实的浮桥。

    “看来王彦明天就会赶到金水河,不然袁宗第不会如此着急搭建浮桥。”

    “白天明军斥候沿河侦查,果然没有接近扬毛湖的背面,明天王彦渡河之后,定然不会防备,这次我大清要大败明军了。”

    “你在这里继续观察,我回去禀告贝勒爷,下半夜找人来替你。”

    树林里,几名黑影一阵私语,而后留下几人,剩下的便悄悄离开。

    南方的河流宽阔,搭设浮桥的工程量很大,但袁宗第对于目前的进度,还是比较满意,照这个速度搭建,天亮前浮桥一定会搭建完成,而按照行军速度,王彦的大军会在明天上午抵达河口镇,那时他将看到一座完全结实的浮桥。

    袁宗第十分在乎王彦对他的看法,要说王彦让他领着督标亲军,其中信任已经不言而喻,但就是王彦的信任,使他越发想要表现自己,证明王彦没有看错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争斗,在大明之内,有唐鲁之争,在朝廷之内,有王彦、郑芝龙、何腾蛟、瞿式耜、丁魁楚等人相互之争,在王彦军中,也有扬州系和顺军系之争。

    扬州系是王彦最为倚重的依靠,他在军中虽然对诸军一视同仁,但王彦毕竟不是圣人,只要细心,众将还是能体会到,王彦对两者的细微差别。

    如今诸多顺将,虽然位居高位,但心中却并不安稳,因为他们其实并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功绩,来对应他们的侯爵,所以都急切的想要证明自己。

    刘芳亮靠着裸衣战华容得到了王彦的认可,高一功、刘体纯镇守襄阳,只要战事一完,立马大功一件,所以李过、袁宗第,心里才有些急切。

    他这次建议戴之藩留守后军,就是担心戴之藩抢走他立功的机会。

    这时,天已经到了三更,王士琇领着五千人马从镇子附近的临时营地中出来,袁宗第见浮桥已经被搭起一大半,顿时满意的带着士兵回营。u000b?

   

………………………………

第291章埋伏

    夏日间,白天酷热,夜晚还算清凉,督标的一万士卒,连夜总算打造出了一条横跨金水河两岸的浮桥。

    这样巨大的工程,在白天的烈日下不可能完成,但夜晚的清风中,却被赶了出来。

    袁宗第起来后,看着结实的浮桥,心中遂即安定下来,只等王彦兵马到来,而后大军过河,一同杀往江夏。

    金水河东岸,在树林中守了一夜的清军斥候,见浮桥搭起,便连忙返回清军隐藏之处,禀告消息。

    勒克德浑听说,袁宗第搭设好了浮桥,心中也放心下来。

    他要半渡而击,自然不能让明军在河面上搭建多座浮桥,不然等清兵骑兵冲击的时候,明军就能通过浮桥退回西岸。

    勒克德浑将船只全部收走,就是为了使明军无法搭建多座浮桥,防止东岸的汉人渡河报信,但这样一来,就增加了袁宗第搭设浮桥的难度。

    如果袁宗第不能搭建浮桥,等王彦兵至,无法过河,必然会滞留在西岸至少一天的时间,而以王彦的精明,这一天里指不定又会发现什么,甚至看破勒克德浑的计谋,所以勒克德浑十分关系浮桥之事。

    现在浮桥搭设成功,勒克德浑比袁宗第还要高兴,他遂即命令诸军注意休息,只等王彦渡河。

    等待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而迟到往往让人觉得可耻。

    按着明军行进的速度来算,王彦本该于昨夜赶到金水河西岸,最迟今日午时也该到达,但勒克德浑从清晨,就打起精神等后斥候的消息,可从日出,等到日头西斜,王彦却依然没有到来。

    漫长的等待,使得勒克德浑的心中开始焦急起来,埋伏在湖后面的清军,也从最初的枕戈待旦,变得懈怠,变得不安。

    “贝勒爷,明军主力到了!”

    正在清军的清绪逐渐变化的时候,一名负责观察的清军斥候,满脸喜色的跑到回来,跪地说道。

    勒克德浑闻语,紧绷的脸上,终于漏出了大喜之色,“传本帅之令,各甲喇,各牛录,都给我打起精神,明军要渡河了。”

    “喳~”数十名清军传令兵,立马打千儿应下。

    在扬毛湖背面,清兵藏身的树林里,清军将官得了命令,不禁纷纷穿好衣甲,躺着靠着的清兵,全都被人拍起来,严阵以待。

    众清军聚精会神的站起身来,整理衣甲,擦拭兵器,拍拍战马,只等勒克德浑一声令下,就要冲出树林,绕过湖泊,将度过河来的明军统统赶入河中。

    未时太阳正毒,清军这边做好了动员,但浮桥上却没有明军通过,勒克德浑又等了半刻时辰,却依然没有斥候来报,于是他不禁有些不赖烦的叫来一名亲卫,“你去看看,倒地怎么回事?怎么还不回来通报。”

    “喳~”亲卫行了一礼,便马上离开。

    片刻之后,亲卫便领着一名斥候回来,两人跪地禀告道:“启禀贝勒爷,明军没有立马渡河,而是在西岸埋锅造饭。”

    “什么?”勒克德浑闻语,神情不禁一愣,他抬头看了一眼天上的太阳,顿时怒道:“王彦搞什么鬼,才未时三刻,他们吃什么饭?”

    一旁的觉罗郎球见此,心中也是疑惑,“或许明军急欲赶路,并没有吃朝食!”

    勒克德浑看了觉罗郎球一眼,算是接受了他的说法,然而不接受,他也并不能怎样,事到如今,他只能继续等待。

    这场埋伏之战,与勒克德浑心里所想的半渡而击,已经出现了偏差,但战场就是如此,总是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告诉自己这只不过是一场小意外、小插曲,王彦始终都要渡过河来,而胜利终究属于他。

    “再探~”勒克德浑稳住情绪,冷着脸挥手道:“从此刻起,每半刻钟向本帅禀报一次对岸的情况。”

    “喳~”那哨探与亲卫连忙打了个千儿,然后快速离开。

    西岸的明军,在埋锅造饭,东岸埋伏的清军,却只能啃啃干粮,继续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清军哨探不断的前来禀告,然后又离开,终于在接近申时的时候,一员清兵哨探,大喜的跑到勒克德浑身边,跪地道:“贝勒爷,明军开始渡河了!”

    宽广的金水河上,明军排成两列,从浮桥上经过,躲在树林里观察的清军斥候,死死的盯着通过浮桥的明军,并记录着他们的营号。

    “不是王彦的督标,好像是郝摇旗的人。”观察的清兵,突然放下千里镜,疑惑的对身旁之人说道。

    “或许是督标忙了一夜,王彦让他们休息,改派郝摇旗先渡河了。”一名清军闻语,分析道:“你看看王彦的大纛旗在哪?”

    那名拿千里镜的清军,闻语点了点头,接着观看,然后惊呼道:“大纛上浮桥了~等等~王彦、何腾蛟都上浮桥了。”

    “什么?你有没有看错,他们这么快就要渡河?”

    “没有,绝对错不了。”

    “让我看看~”

    那清兵接过千里镜,往浮桥上观看,果然见浮桥上,两面大纛旗下,几名身着山纹凯,头戴凤翅盔的将领,簇拥着两个身穿银甲,披着大红披风的将军,不是王彦、何腾蛟,又有谁能享受这样的待遇?

    那清兵见此,心里一阵兴奋,连忙将千里镜一丢,对另几人说道:“你们继续监视,我去禀报贝勒爷。”

    勒克德浑得了消息,脸上不禁一阵惊讶,“王彦、何腾蛟居然跟着前锋一起过河了,真是找死啊~”

    觉罗郎球亦高兴的说道:“原本还担心王彦留在西岸,这样即便击败了明军,也很难抓捕到他,现在他自己渡过河来,确实不知死活,是自己找死了。”

    “看来王彦在湖广大胜之后,已经完全不把本帅放在眼里。”勒克德浑嘴上不禁发出一阵冷笑,之前的小郁闷,已经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计谋的成的喜悦,“哼~王彦居然如此轻敌,如此蔑视本帅,本帅这次便要一举将他击败,然后狠狠踩在脚下,让他体会一下本帅当初的痛苦~”

   

………………………………

第292章开战

    金水河东岸,渡过河来的明军,已经达到四五千人,他们聚集在浮桥的出口,并没往两边散开。

    这时一杆大纛旗从浮桥上下来,岸上的明军立马分开一条通道,身穿重凯的明军将领便簇拥着王彦和何腾蛟来到大军之前。

    躲在树林里的清军斥候,不禁屏住呼吸,他从千里镜中,几乎已经可以看清王彦的面庞。

    王彦的名声,在清兵之中已经流传开来,能一睹其面貌,亦会成为他今后的谈资。

    在千里镜的圆形画面,王彦与身边将领似乎说了些什么,浮桥上的明军士卒却突然停止下来,而后便见数十名明军翻身上,向东岸的各个方面搜寻而去。

    清军斥候见此,不禁猛然放下千里镜,而后飞快的逃出树林,翻身跨上骑在一匹悠闲吃着野草的战马,往扬毛湖后面奔去。

    勒克德浑正招来诸多将领商议,那斥候却飞马奔至跟前,而后急忙下马跑过来,跪地道:“贝勒爷~明军停止过河~派遣斥候过来探查了~”

    斥候气喘呼呼的说完,勒克德浑闻之却脸色大变,一把揪住他的胸口,将他提起来,怒声问道:“你说什么?王彦派斥候过来呢?”

    昨天袁宗第已经侦查过一遍,没想到王彦今日居然再次探查,而且是派斥候往湖后面探查,这实在出乎勒克德浑的预料。

    “奴才~不敢欺瞒贝勒爷~”斥候被勒克德浑提起,心中有些恐惧,连忙说道:“奴才亲眼看见王彦叫停大军,派出斥候向扬毛湖而来,才立马赶回来禀报贝勒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