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清泰来到东城时,城上的绿营兵以是严阵以待,红甲的汉军旗兵,挎着腰刀大声呼喊督促着,一些被征发的民壮,在台阶上不停的搬运滚石檑木,上上下下的好不繁忙。

    队队弓箭手,列成队列,踏着步子跑上城墙,紧张之气,在城上瞬时蔓延。

    刘清泰来到墙朵边,双手撑在墙上,远眺城下,只见逆贼阵前有一临时的祭台,一人被几名逆匪推了出来,按跪在前,后面一匪将直接手起刀落,将人头砍了下来,然后高高举起,列阵的逆匪立刻爆发出山呼海啸的呼声,一浪一浪的向城头扑来。

    “鲁王千岁,光复大明!”

    刘清泰不禁回头恶狠狠的瞪了那周千户一眼,这话没说多久,立刻就被打脸。那人头想必就是所谓的豫王使者,他这哪里是来为南通争取时间,分明是来为贼军打气。

    娘的千里送人头,刘清泰脸色铁清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举着人头的是鲁军大将阮进,爵封荡胡伯,原是海上小盗,后被张名振收服,一家三兄弟都在张名振麾下,是张名振的得意大将。

    他等众军喊了一阵,才将人头放下,众军随即慢慢安静下来,他则转身疾步跑上祭坛,将人头呈给张名振,张名振又把人头放在摆放祭品的托盘上,然后与众将一起祭拜天地,告慰明朝历代先皇,最后又由张煌言念檄文一篇。

    这议和的事情是隆武主导,不说鲁王不信满清,就是真的,鲁王也要给他搅黄。

    此时等各种仪式完成后,张名振才把剑在手,高声一喊,“开战!”

    “开战!”列阵的人马也齐齐大喊,声音从东城外开始弥漫,传递到北城外,众军的气氛被调动起来,声浪从几个方向冲击着城池,不管高苑军诸部的战力怎么样,这么多人吼出来的声音,这个气势却十分唬人,给了守军沉重的压力。

    呼喊完,众多人马却没有向城下冲锋,几部人马开始从阵列中走出,来到联通护城河的引水渠边登上停泊的战船,剩下的人马全都席地而坐,等后军令。

    这时狼山炮台上,旌旗一舞,接着突然一声巨响,一门红衣大炮猛的向后一退,一枚黑色铁弹呼啸而出,从众军头顶一闪而过,砸在了城中,直接将一座小楼砸塌。

    这是炮手在试炮,一名军官看了看,手比划一阵后,立刻对另一门大炮吩咐道:“炮口下压一寸,调准跑位,放!”

    “轰”的一声,火炮发出,这次正中城墙,墙上石砖和尘土被砸的腾起一片灰色的尘烟,城墙上的绿营兵一声惊呼。

    浮尘散去,城墙被砸的凹进去一大块,碎砖和墙内的夯土,哗啦啦的下坠,红衣炮不愧为破城神器。

    席地而坐的高苑军们被炮声震撼,纷纷抬头张望,他们今天算是涨了见识。

    (,支持正版。)

   

………………………………

第690章战船攻城

    狼山炮台上,鲁王军一共从战船上拆下三十门红衣大炮,运上山顶。

    此时几门火炮试射一通后,真正的轰击才正式开始。

    这时山顶上的战鼓,急擂一通,炮台上便突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炮响,宛如夏日的旱雷一样。

    各门火炮,依次奏响,炮架猛然一退,浓浓的白烟覆盖了整个炮台,三十枚十多斤的铁弹,从炮口冲出,飞下山顶,下面的人望之,如同天降陨石。

    这些炮弹砸在城墙上,无数碎石飞溅,因为是俯射城头,上面清兵没有遮挡,顿时被碎石杀伤一片。

    当年江阴一战,清军围攻近三个月,最后也调来红衣大炮才攻破城池。

    缺少火器的高苑军见此,心中不禁狂跳,他们席地坐在离开城池两里之外的地方,但依然能够感受到城墙被砸的地动山摇,这种体验以前从未经历,今日无疑开了他们的眼界。

    打完一轮,炮台上各炮位立刻开始复位,他们都是战船上的炮手,能在颠簸的海面上操纵大炮,在陆地上更加是得心应手。

    各炮的炮手开始用裹着湿棉布的棍子清理炮膛,炮弹中传出兹兹声响,然后用裹着干棉布的棍子再捅一遍,接着便重新装填火药和铁弹,开始第二轮齐射。

    下面的人看山顶的炮台,已经被浓浓的白烟包裹起来,炮弹射出,火光四溅,高苑军的士卒们向上仰望,就跟雷公电母在云层中打雷闪电一样。

    北城外,谢迁看这阵势,口中有些发干,他之前都是流窜作战,基本没打过什么硬仗,若是他守城池,被这么多红衣炮一轰,估计很悬。

    “军师,这火炮,咱们自己能不能造?”

    赵束乡听他这么问,看了他一眼,抿嘴道:“也不是不可以,但首先得有稳定的地盘才行。”

    这时炮击过了三轮后,便停了下来,炮身温度太高,再用就得炸膛,必须让炮身冷却。

    大炮轰鸣声一停,南通城上砖石垮掉的声音,夹杂着许多惨叫哀嚎声,惊慌声,便传了过来。

    赵束乡见此,打马出来,对谢迁道:“估计要攻城了,职下先去城西布置了。”说完他便夹马离开,领着几名骑兵,奔驰而去。

    一刻钟后,火炮在次轰鸣,当再射三轮后,待烟雾散去,炮兵指挥拿着千里镜观看,城墙上许多地方都已经砖石碎裂,露出了里面的夯土,最主要的是城头的许多佛朗机炮也被砸翻。

    这些跑位,因为有城墙的阻挡,很难发现,也很难摧毁,但张名振将火炮架上狼山,俯视城墙,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城头上,被火炮砸的一片狼藉,一名绿营兵拖着受伤的同伴慢慢移动,忽的一炮砸来,将他身边的墙朵砸烂,碎石飞起,将托人的绿营兵也砸的跪倒于地。

    刘清泰被几人护着,躲在一段城墙边上,这里烟尘滚滚,视线不清,他只听到四面传来的哀嚎呼救之声,城外一连串的撞击声传来。他感觉到整个城墙都剧烈的抖动起来,忽然“嘭”的一声巨响,远处一段城墙从底部猛然腾起浓浓的烟尘,将那段城墙完全淹没。

    刘清泰心里一凛,南通既不大也不坚,这肯定是垮了。

    炮击持续了近一个时辰后,东段城墙已是千疮百孔,刘清泰看向烟尘散去后的城墙,果然垮了一段,出现一个三丈宽的斜坡,他正要吩咐人手准备拒马、木板,临时在斜坡上拼接一道矮墙,东门的城门楼子却因为被一阵轰击后,忽然哗啦啦的全部倒塌,几名倒霉摧的伤兵被拖到城楼下以为安全,结果瞬时全被活埋。

    这时城外急促的大鼓声响起,无数人声鼎沸,刘清泰向外张望一眼,顿时急声说道:“贼军要攻城了,快从南门调两千人过来支援。”

    城外鲁王的水师战船,船桨划动,荡起道道水纹,一艘艘的从引水渠驶入护城河,一部分船向北走,然后转弯进入北护城河,一部分船向南,直接进入东护城河,战船面对城墙的一边都加装了护板,抹了稀泥,钉上了牛皮。

    船上的帆都收了起来,船楼上站满了弓箭手和鸟铳手,船舱内都是一手持刀,一手拿着藤牌的精锐士卒。

    要说南通周围有近七万高苑军可以用来消耗,但张名振第一战便上鲁王军精锐尽出,这一是可以进一步收买人心,精锐都上了,杂牌还有什么好说的。今后用上杂牌的时候,杂牌心理上就不会认为这是张名振排除异己,有意消耗。这二是节省时间,他需要在多铎压来之前,对大军进行整合,若是在南通打消耗,会耗费他的时间。

    今天他要的就是一锤子的买卖。

    船只进入运河,侧悬的火炮便开使轰鸣起来,城头绿营兵也开始开炮还击,但火力明显不及战船,被打的哭爹喊娘。

    两方炮战,城头墙朵崩坏,船上木屑飞溅,双方各有大披士卒被碎石、木屑击伤,惨叫一片,场面惨烈。

    城头火箭如雨般射向战船,鲁军战船高大,船楼基本和城墙一样高,士卒躲在加装的护板后与城上对射。

    一支支火箭钉在船上,但稀泥和牛皮却控制了火势的蔓延。

    刘清泰见贼军拓宽引水渠,又将船只内的压仓石,等多余的重物卸下来,便判断贼军可能要利用战船直接攻城,便让部署多备火攻之物,但火箭却收效甚微,他不禁急的大喊:“投火罐!烧战船!”

    清兵得令纷纷立刻往船上砸火油罐,一名清兵刚刚举起,战船桅杆上的望斗里,一名明军铳手却正好一铳将那油罐击碎,那清兵被淋了满身,熊熊烈火瞬间将他吞没。

    凄厉的哀嚎声响起,清兵绝望的乱窜,身体不住的挥舞,将墙边的火盆打翻,引得周围的清兵连忙散开,一名清兵把总见此,立刻抢过一根长矛,将浑身是火的清兵捅翻。

    船上被火罐砸中,立刻蔓延起了大火,但船上也有对付之法,几名士卒当即抱出一袋袋草灰和沙士,便往火上倒。

    这时船支开始往河中抛锚,稳定船身,船楼上准备的长梯立刻倒下,搭在城头上,这就等于平底攻坚,守军拥有城墙的优势便大大抵消,许多守城器械都用不上了。

    城中守军一万精锐,鲁王军有一万精兵,在加上高苑军中还有万把能战之众,在守军分守四面,城墙的作用又被楼船抵消的情况下,鲁王一方,已经占据战场的优势。

    这时当长梯搭上,躲在船仓内的精兵立刻涌出来,他们登上船楼,然后顺着梯子往城头杀去,两名清兵正要合力砍断梯子,但望斗上的鲁军精锐,却居高临下,将两人一一射杀。

    此时战鼓一变,两里外,席地而坐的高苑军中,一支挑选出来的精锐人马,外加一个千户的精锐鲁军共计三千人,立刻在大鼓声中站立起来,然后抬着十多架长梯向运河推进。

    他们来到河边,便把梯子搭到船上,然后源源不断的上船,再从船楼顶部的长梯登城,以便形成持续不断的攻击。

    拿着藤牌的鲁军精兵,踩着梯子快速突进,城上的弓箭手被船楼,特别是望斗上的鲁军火力压制,只有稀疏的箭矢射向藤牌手,而且也失去了准头。

    藤牌手一路来到城边,正要跳上城墙,躲在城墙边的清兵枪手忽然迎面刺来,前面的藤牌手被长枪刺中,惨叫着跌入护城河中,后面的藤牌手见此,不等他收枪,便高高跃起,一下扑倒清兵枪手,在地上拼命扭打起来。

    (支持正版)

   

………………………………

第691章杀进南通

    城墙上几名清兵堵住一架长梯,锋利的长刀,尖锐的长矛乱捅,不时有鲁军士卒被刺中,惨叫着跌下去,后面的士卒一边拿着藤牌抵挡,一边用手中兵器还击,战船望斗上的精锐士卒,见己方被堵住,无法登城,立刻弯弓搭箭,居高临下的点名射杀。

    两名清兵被箭矢射翻,后面的清兵立刻填上来,双方在城上不死不休的交战,一名接一名的鲁军大吼一声,扑向城墙,他有的被刺死跌落,但更多的却跳上了城墙。

    正当要打开局面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大队的清兵从城墙内侧的阶梯登上城墙,正是刘清泰从南门抽调的人马。

    这支人马加入,清兵在城头的劣势被逐渐抵消,南通的城墙并不宽广,现在几乎是人挤着人的互砍。

    一时间,城墙上长矛纵横往来,锋利的长矛破开衣甲,战刀上下翻飞,寒光闪烁间断人手足,取人性命。

    有厮杀的对手同时被对方砍中,一名清兵被一刀滑破咽喉,仰面倒在城墙上,用手捂住脖子,想要惨叫,却只能从喉咙里发出咕咕的声音,鲜血从指缝间流出,面上一阵扭曲,身体抖动几下,便猛然一僵,彻底断气。

    城墙上,到处都有人被砍翻,被刺死。

    鲁军士卒厮声怒吼着,不断从船上涌上城墙,与清兵在城墙上相互砍杀,血肉飞溅,不时腾起团团血雾,密集的人群挤在城上,让两方都无法闪躲,只能发狂的将刀枪向敌人砍去、刺去,场面惨烈,不是老卒更本无法承受这样的搏杀。

    城外战鼓声再次一变,一千人的精锐鲁军,立刻站立起来,在将官动员几句后,见中间令旗一挥,便向运河运动,投入攻城战中。

    到此时,张名振不知道攻打北城的谢迁投入了多少人马,但这东城的攻坚中已经投入四千人的精锐鲁军,外加两千人的敢战高苑军,兵力远多于守卫东城的清兵,但是鲁军的优势依然不太明显,反倒有一艘战船已经无法控制火势,在运河上燃烧起来。

    对于鲁军来说,船是立足的根本,这也是张名振要用精锐攻城的原因,如果让炮灰进攻,没消耗掉清军,反而让清兵把战船烧掉,那鲁军就亏大了,而没了船只,大军就只能老实填河,这就太耗费时间,正中多铎下怀。

    张名振将千里镜放下,听着城上传来的喊杀声,看着新的部队不断投入杀戮中,忽然扭头对身边的大将道:“这样下去,就成添油战了。传令谢迁,北城的攻势要猛烈一些,不要让清兵抽调兵力支援东城。”

    “诺!”一名棋牌官闻命,抱拳应下,然后立刻转身,疾步窜到战马边,翻身上马,然后疾驰而去。

    张名振回头看了眼身边众将,便又接着下令道:“传令阮进,让他带人重点突破坍塌处,从城内往左杀向城门,将城门打开!刘世勋,你带着五百督标,给本督把吊桥砍下来。”

    “诺!”他身后一员虎背熊腰的黑脸将军,立刻应下,一甩披风,转身去调兵。

    一艘战船的船楼上,阮进正挥刀指挥着人马登城作战,忽然听见棋牌官前来传令,目光便落到了那段垮塌的城墙。

    那是一个三丈宽的斜坡,许多砖石都滚入了护城河中,但因为鲁军没有填河攻城,所以鲁军无法大规模的从这里涌入城中,不过此处确实也是冲入城中的一个重要通道。

    阮进得了将令,顿时敲起小鼓,挥动旗帜,指挥垮塌的城墙两侧上,鲁军士卒从两边往里压,然后又令一只精兵,从对着垮塌处的战船上,加强正面的猛攻,形成三面夹攻。

    他自己也提着战刀,招呼着护卫涌上长梯,杀向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