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4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疲我朝,而强清也。其二,我朝异于清者,乃陛下奉行中国文化,贸然毁约,辱没我朝名声,就算要毁,也得寻个由头。其三,我朝国策乃是西扩,之前陛下以与叶尔羌汗国交手,正应该乘势扫灭其国,以壮大我朝实力,打通商路,重新经营西域,岂可半途而废。臣以为,若此时取蜀,必然使得我朝陷于与南明争斗之中,无从发展实力,不如先灭叶尔羌汗国,壮大我朝实力,然后再发兵取蜀。”

    韩昭宣的思路很明确,就大势而言,他并非不支持对南明动武,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满清实力依然很强,超过金国,金国应该让清与明再厮杀一阵,他们目前还是要闷声发大财,壮大自身实力为主,等选准了时机,然后再介入战争。

    他的意见,立时引起了重多汉臣的支持,太和殿内一片附和。

    (感谢书友04512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推荐)


………………………………

晚上有事


………………………………

第875章突然刺杀

    朝会散去,豪格离开太和殿,脸立刻就垮了下来。

    为大金国来想,韩昭宣等人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甚至很符合整个大金国的利益,但是有时候符合国家的利益,却不一定符合皇帝的利益。

    从豪格的感受而言,皇帝不能自主决定国事,那便不符合他的利益。他受到了汉臣的掣肘,让他心中十分不快,十分恼火。

    皇帝就要乾坤独断,就要独掌大权,大金内部庞大的汉族势力,已经让豪格感到不安,他迫切希望能够通过对南明的战争,来加强他的集权。

    豪格回到御书房,留下济尔哈朗、鳌拜、索尼等人,进行商议。

    这时豪格坐在胡床上,让太监给几人备了座椅。

    金国建立的过程,以及内部结构,决定了豪格暂时无法成为强势的帝王,所以在礼节上,更倾向于汉制,臣子并不需要时刻跪地口称奴才。

    众人坐定后,便听索尼起身行礼道:“皇上,朝中大臣多不赞同出兵,取蜀的事情是不是缓一缓。”

    满人旗丁不到两万人,想要开战,自然需要获得六万汉八旗,以及近十万绿营的支持,现在汉臣反对,索尼自然觉得没得打了。

    豪格阴沉着脸,“此事不能再拖,取蜀势在必行,况且成都平原无险可守,要是南明先变卦,突袭成都,朕将悔之晚矣。”

    其实金国政权中,许多满人对于朝政由汉人把持也有所不满,他们在清廷中不受重用,未获得什么利益,所以才支持豪格,但现在他们虽然掌权,但却要与汉族士绅分享权利,许多时候还争不过汉臣,他们心中便有些失落起来。

    大金在南明并非没有密探,南明的情况,以及现行的国策,他们都有一定了解。此时南明的使者,就在长安奔走,要见豪格一面,想要两方继续通好,南明最大的担心就是怕大金忽然倒向清国,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偷袭成都。

    豪格想借着对南明的战事,来加强他的权利,并且编练蒙古和回部,济尔哈朗也是知道的,但其实他并不太赞成这么做,他觉得这样太危险,可是豪格明显心意已决,他也并不敢多劝。

    因为对豪格来说,他可能也是一个巨大威胁,只是因为现在朝廷中汉人势大,他才不那么显眼。

    “臣听说,明军以在南阳方面部署了重兵,威胁河洛,有进取中原之意。”济尔哈朗顺着豪格的意思说道:“若是我朝继续纵容南明发展,坐实清国败亡,恐怕南明今后还真势大难制,让我朝自食苦果!”

    大金朝廷内部,汉臣势力强大,作为皇帝豪格不能明面上与汉族士绅对立,那么济尔哈朗的作用和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豪格赞许的看了济尔哈朗一眼,“朝中汉臣抱守仁义之道,认为朕不该撕毁协议,或是认为一旦发兵取川,便会与南明陷入长时间的拉锯战,消耗实力。其实大金儿郎养锐二载,又携西征大胜之势,朕相信只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取全川,然后派兵把守险要,明军便会知难而退,接受事实。”

    “皇上圣明!”几人齐齐给豪格行了一礼,可鳌拜却说道:“可是那些汉臣不支持,朝廷也无法绕开他们同南明开战啊!”

    金兵控制成都平原,明军控制的地区以山地围住,别说满人旗丁不到两万,就算全派出去,在川东、川南的大山中,也没有用武之地。

    金国眼下的政治格局,使得身为皇帝的豪格,无法做到乾坤独断,许多国策都需要汉族官员的允许。

    豪格从胡床上站了起来,座着的几人见此,也立时站了起来,只见他负手来回疾走,忽然又停止脚步问道:“诸位卿家可有什么迫使汉臣支持取蜀的计策。”

    济尔哈朗心思转的很快,“皇上,臣却有一策!”

    长安城的驿站外,有一座酒楼,名叫关西楼,在长安颇有名气,酒楼有三层,占地十亩,据说有大金国某位高官的背景,所以长安城中没什么人敢惹,生意十分兴隆。

    这家酒楼还有另一个身份,就是天地会在长安的情报点,专门收集关中的各种情报,交好金国高层汉员。

    这时在酒楼三曾临街的包房内,王彦派到长安向金国示好的御史金堡,正站在窗边,身后是酒楼的掌柜,叫孙守成,四十多岁,是孙守法的一个远亲,因为是秦人的关系,熟悉关中情况,所以被派到长安,出任香主已经有两年。

    “大人,卑职通过关系,同各个渠道收到消息,范文程确实到了西安,并且

    已经在金国朝廷上,唆使豪格进攻四川,不过被韩尚书等人给否决了。”

    金堡听了,眉头皱了下,金国本来与明朝通好,这两年来,使者往来不绝,可现在他奉命来西安见豪格,走了韩昭宣、孔文褾等人的关系,却没有见上豪格一面,反到是后来的范文程被豪格接见,还在朝堂上大谈攻蜀的事情,这让金堡的心立时就提了起来。

    他回过身来,脸上有些沉重,“这件事情,你们确定么?”

    孙守成点了点头,“千真万确,这范文程等会儿会从济尔哈朗府中过来,应该会经过这条街道,入住驿站,到时候大人从窗边就能看到。”

    金堡闻语断定,金国中济尔哈朗甚至豪格绝对是想攻打四川的,他在房间内来回踱步,心中不禁苦思起来,要如何才能稳住金国?

    “大人!”孙守成见此,躬身一礼,然后不禁沉声说道:“要不派人杀了范文程?”

    金堡眼前一亮,但细想一下,却又立刻摇了摇头,“不妥,现在多尔衮和豪格都想苟合,我们要是动手,反而会给豪格借口,来压制朝中反对毁约的汉臣。”

    “那怎么办?也不能眼看着金国倒向满清啊!”

    金堡重新站到窗前,思索道:“现在我们要做三件事,一是继续走韩昭宣等人的关系,力求与豪格见上一面,尽力稳住金国,二是快马禀报朝廷,早做应变之策。三是派人经汉中入蜀,告知秦太师、袁督镇,警惕清军突袭。”

    金堡正说着话,大街上一辆马车在一队清兵的护卫下,于街道上经过,十名骑兵在最前开到,来往的行人纷纷避让,不少人站在街边观看,猜着马车里的人是何身份。

    这时车队经过酒楼下面,从旁边一家赌场内,忽然窜出几人,追打着一人向车队撞来。

    街上顿时慌乱,那被打之人看见军队,呼喊着“军爷救命”,连滚带爬的跑来,后面几名大汉紧追着冲向马车。

    事出突然,护卫的金军骑兵大惊,忙拔刀在手,大声喝令,“不许靠近!冲撞使臣者杀!”

    护卫在两侧的金兵,立刻前拥,去堵截冲撞之人,而他们一离开马车,从对面的一座杂货铺内,却忽然射出二十多支利箭,飞速射入车中。

    (感谢幸福啄木鸟的500,易澜岁月的500,金爷388,一往情深,奈何缘浅!的打赏,感谢大家的订阅、月票、推荐)


………………………………

第876章苦肉计

    街道上,突如起来的变化,引得一阵混乱,二十多只箭,从杂货铺内射出,拉车的马匹一声悲鸣,当场倒地而亡,剩下的箭矢全都插在了马车上。

    四周所有人一下愣住,直到车内一声惨叫传来,众人才反应过来。

    那冲撞过来的人,立时转身便跑,窜入小巷子溜之大吉,骑兵反应过来已经追之不及,只得连忙招呼士卒拥入杂货铺内,正好遇见从二楼窜下楼的刺客,双方立时战在一起。

    不多时,窜下来的刺客便被砍死七八人,活捉一人,剩下的则从后面逃脱。

    关西楼上,正注视着清使马车的金堡看见这么一幕,脸色惊变,敏锐的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这个时候,谁会刺杀清使?

    从明面上看,最能说得通的理由,就是明朝不想看见金国与满清联合,所以在西安射杀清朝使臣,离间两国,但是金堡与天地会更本没有参与策划什么刺杀,明显是有人想要嫁祸明朝。

    金堡脸色一白,内心焦急起来,办案权在金国之手,明朝百口莫辩,他知道这件事情,已经超出了他能够处理的范围。

    “快,孙香主,立刻派人返回南京,还有通知四川!”金堡急忙吩咐一句。

    孙守成也有些心慌,知道事情严重了,他一拱手,立刻便转身下楼,但金堡却又交代一句,“还有通知城中的密探,马上转移,以及给韩尚书通个气,金国可能会进行一场清洗。”

    两人都感到了一阵暴风雨将要来临,孙守成匆匆下楼,踩在楼梯上,传来噔噔的脚步声响,金堡向窗外又看了一眼,便也下楼,从后门离开关西楼返回驿站。

    他现在身处金国,能做的事就这么多,剩下的便只能焦急的等候事件的结果。

    远处,另一座酒楼内,鳌拜领着十多名身穿黑衣的武士,一脸惊讶的看着刚才发生的一幕,头脑中有些短路。

    一名黑衣武士站在他身后,惊讶的道:“固山,这是?”

    鳌拜没有回答,而是麻利的脱去黑衣,然后丢给属下,“你们在着等着,我去看看情况!”

    说完,鳌拜便急忙下楼,而这时一队巡逻的士卒,也十分凑巧的赶了过来,箭步如飞的封锁街道,控制现场。

    长安城中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满清使臣被刺杀,使得朝野上下都震惊不已,而随着刺杀的消息被传播出去,各种版本的说法,也开始在朝野流传,其中传的最多的便是南明担心大金与清国联合,所以派遣天地会的刺客,将清使暗杀,从而挑起两国不和,甚至引发大战。

    “事情做的不错。”长安皇宫内,豪格在殿中来回走动,赞许了一句,然后又问道:“范文程怎么样,若是受伤了,立刻派太医去医治,你们要讲将后事宜做好,不要出了什么披露。”

    “回禀皇上,范文程中了两箭,但他内穿了一件软甲,只是受了一点皮外伤,并不碍事!”鳌拜行礼说道,他抬头看了豪格一眼,然后又低下头去,纠结一阵,还是如实禀报道:“皇上,臣在驿馆外埋伏,准备伏击,但行刺之人,却并非臣,而是另有其人。”

    “什么?另有其人?”豪格脸上本来十分欣喜,听了这句话,脸上不禁露出震惊之色。

    “确实不是臣所为!”

    殿中几人,不禁面面相觑,半响后,济尔哈朗沉声试探道:“有什么线索没有?”

    “活捉一人,咬死说是天地会的人,他们用的弓箭,也都是明军制式。”

    豪格听到此处,心中不禁有些窝火起来,“范文程穿了软甲,刺客又咬准是天地会的人,多尔衮真是不择手段啊!”

    豪格气极反笑,他知道多尔衮这么做的用意,是给他找一个借口,而他也确实需要这么一个借口,但是他不喜欢多尔衮这种自以为聪明,将他视为愚蠢的举动。

    “皇上,这件事要怎么处理,还请皇上明示!”鳌拜见豪格的神情,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处理。

    本来按他们自己的计划,也是刺杀清使,然后嫁祸南明,豪格便有了攻蜀的借口。现在多尔衮做的,与他们做的完全一样,可以说是将他们想办的事情给办了,但是有些事情自己办可以,多尔衮帮他们做,那便是侮辱他们,插手金国的事务了。

    豪格面漏怒色,在殿中踱步几个来回,忽然停下,“既然多尔衮已经准备这么多证据,事请便按照之前说的半。除了要嫁祸南明之外,朝中与南明有勾联的大臣,也要查办一批,但要把握尺度,不能激起汉臣反弹。索尼你是刑部尚书,必须将此案定为铁案,不要出任何披露。”

    虽然多儿滚的行为,让豪格很不爽,但成熟的人,只看利弊,豪格能通过此事,严办一批与明朝勾结的官员,打击汉族官绅的势力,然后在宣布与南明开战,而他站在道理一方,汉官也不好反对,他便又能达到了通过战争来集中权利的目的,所以他还是选择按着计划行事。

    索尼立刻行礼,“皇上方向,刑部已经派人控制了现场,臣保证各种证据都将指向天地会,绝对不会出现披露。”

    豪格点了点头,然后恼火的看向鳌拜,露出了对他的不满。

    明朝有天地会、锦衣卫,满清有粘杆处,豪格自然不会不重视情报,所以在长安建制之后,便设立了专门负责收集情报,以及监视本国大臣的悬镜卫,交给鳌拜统领。

    今天这事,多尔衮的密探在他的眼皮底下演了这么一出苦肉计,不是啪啪打他的脸吗?

    豪格瞪了鳌拜一会儿,后者识趣的低下头,豪格半响后,叹了口气,“悬镜卫初设,底蕴不及明、清,朕便不骂你了,你说说,今后怎么办吧!”

    鳌拜擦了下额头汗水,豪格现在已经不是肃王,而是皇帝,鳌拜不能像之前一样与他相处,他喉结动了下,忙行礼说道:“臣立刻安排人手,抓捕城中的清国密探,斩首示众,给多尔衮一个教训!”

    豪格点点头,神色缓和了一些,“还有天地会的密探,也要一并铲除!”

    (感谢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