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十七年秋-第5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班牙之所以能够崛起,与明朝有很大的关系。

    在当时的世界里,中国和印度才是世界的中心,以他们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贸易网络,日本、奥斯曼、南洋、西非,都在这个贸易网络之内,相反欧洲却处于边缘,等同于蛮荒。

    欧洲人一直想加入这个贸易网络,可是看看当时的欧洲能给世界的东西就知道,当时的世界并不需要欧洲,也不带着欧洲玩。

    中国货畅销世界,而欧洲有什么能卖给世界的东西吗?几乎没有。

    那时的欧洲又穷又落后,直到西班牙人发现了白银,欧洲人有了钱,才得以参与到,这个以亚洲为中心的贸易网络中来。

    有资料记载,从十六世纪中期,到十七世纪中期,美洲生产了三万吨白银,日本生产了八千吨,总计三万八千吨,其中至少有一万吨流入中国。

    如果没有中国,西班牙不可能迅速崛起,而历史上西班牙的衰落,也同中国的衰落有关。

    原本的时空中,因为明朝的衰亡,明清之间的战争,使得西班牙很难从中国购买到物资,民间走私贸易减少,西班牙银多也买不到东西,在加上开采成本的上升,使得西班牙快速没落。

    如今因为明朝重新崛起,西班牙又能用银子,购买中国的货物,原本要走向衰落的西班牙,此时依然保持着很强大的实力。

    因为距离遥远的关系,吕宋被郑成功占领的消息,在半年之后,才传到新西班牙总督区的墨西哥城。

    吕宋是西班牙对明朝贸易的一个重要基地,南美的白银,至少有三分之一要运往吕宋同中国贸易,现在吕宋一丢,自然引起了西班牙的震怒。

    西班牙挖那么多白银,必须要能换成物资,才有意义,否则堆在那里有什么用处。

    新西班牙总督一面派人报告西班牙国王,一面组织军队,援助吕宋。

    当然,距离遥远,这都是后话,西班牙真敢出兵,也至少得有个一两年的时间,才能赶到中国。

    此时,在唐王名下的酒楼顶层,唐鲁两王,正在小酌庆祝。

    “没想到西夷这么有钱,郑国姓在马尼拉缴获的银子,居然是用船装的!”鲁王将酒杯放下,脑子里想着装满一船的银子是什么概念。

    唐王笑着颔首:“听郑国姓说,西夷在大海的东面有一块巨大的陆地,上面到处都是银子,马尼拉的两艘银船,就是从那块陆地驶来!”

    “满地的银子,还有这样的地方?”鲁王挑了挑眉,有些吃惊,但是也有些不信。

    “不会错!是西夷亲口交代的,不过那地离咱们太远,怕是要三宝太监才能率船到达!”唐王说着,话锋却一转,“听说楚王近期要前往武昌,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鲁王显然还没从遍地产银的地方回过神来,如果真有,他还真是很感兴趣。既然荷兰人和西班牙人,都相继被他们击败,这些西夷能到大明来,那大明为什么不能到他们那儿去呢?

    唐王见他不接话,微微皱了下眉头,抬头将目光投向鲁王,鲁王这才反应过来,于是忙“哦”了一声,随口回道:“还不是因为攻打徐州失败,受了刺激,想要去湖广的马场看一看。”

    ···

    感谢小吴CCPC的1000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建了个执事群一六二三五七九零七。

    (本章完)


………………………………

第1085章巡视湖广

    明军进攻徐州失败,让王彦意识到大军北伐,比他想象的还要艰难一些。

    鲁王说他受了刺激,这话并没有错,不仅是他,明军中诸多将领也都受了刺激。

    这次明朝趁着清军主力西征准格尔,才试探着进攻徐州。整个战役除了由明朝最能打的将领戴之藩担任指挥之外,五军都督府也组成了一个智囊团,帮着戴之藩出谋划策。

    可以说作战计划,是众多高级将帅参与制定的,可是结果却以失败告终。

    这还是清军主力西征,要是满清精骑在,说不定这十万人马,就回不来了。

    此事让明军上下都很震撼,意识到没有马军,北伐中原,是想都不要想了。

    历次南渡,西晋和北宋的灭亡,都是短短几年时间,就丢掉了北方的大片版图,但退到南方之后,却能坚守,其中不是没有缘由可寻。北方一马平川,步军胜则小胜,败则大败,两条腿的实在是跑不过四条退的,步军很难击败骑军,所以北方每次都快速沦陷。

    这次满清成功击败了准格尔,获取了大量的战马和蒙古族的战士,清军的骑兵力量进一步加强。

    王彦见此,自然着急,自然会受刺激。

    共治四年五月,王彦变携带家眷,乘坐东海水师的战船,由忠贞镇一万精锐,沿江护卫着返回武昌,去看看湖北的马场。

    从当年吴三桂与两顺王十万大军入寇湖广之时,何腾蛟尽迁徒汉北之民后,明朝便将汉将之北的广大区域,当做了马场,用来培育战马和训练骑兵之用。

    算时间,已经有了五年左右的时间,不过前几年,明朝财力有限,战马的养殖和训练都比较少,马场还不能满足明军的消耗,直到光复南京之后,明朝的战马才多起来,朝廷才开始大规模投入,训练骑兵。

    王彦眼睁睁的看着满清骑兵力量增强,心中自然焦急的很,他这次巡视湖广,就是要到马场看看,这四年来明军骑兵被训练成什么样子呢?

    宽阔的长江上,一只巨大的船队,从南京出发,由纤夫拉着纤绳,一路向西而行。

    因为对江西的金声桓存在警惕,王彦船队贴近长江北岸而行,并没走南岸,一万忠贞镇的精兵,也事先运到江北,然后沿江而进。

    明朝光复南京四年多,整个朝廷的运转已经形成了一套规则,王彦离开南京,并不担心什么。

    船队从南京出发,一路上不停有官员前来拜见,王彦走走停停,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从南京走到武昌。

    他急于去看马场和马军,所以并未在武昌靠岸,而是命船队进入北岸的武湖。

    在武湖内停泊着上百艘大船,王彦的船只缓缓靠岸,他站在船舷边眺望,就在武湖的北面一座军营矗立在辽阔的原野之上,一杆大纛旗在大营上空迎风飘扬。

    “殿下,军营重地,我与姐姐就不下船了!”许嫣嫣慢慢走到王彦身边,他身上披着一条青色的纱衣,五月天已经十分暖和,但是她体质差,加上风有些大,他一手紧紧拉着纱衣,轻声说道。

    一旁已经五岁的王文道和王文香,正与三岁多的王文鼎,围在何枝枝身边玩耍。

    许嫣嫣出身,教育起一双儿女来,十分严厉,何枝枝虽然也出生大族,但是他性子野,好玩乐,不似许嫣嫣那么严厉,文道和文香有时候反而还亲近她一些。

    王彦轻轻为许嫣嫣紧了紧衣服,笑道:“也好,让将士们发现我带家眷过来,也不太好!你们便留在船上!”

    说着,王彦便搂着他的肩膀往回走,让她坐下,然后准备下船,可这时他扫视了几个孩子一眼,却忽然随口逗乐道:“父王要去视察横冲马军,你们要不要去看看!”

    三个孩子,王文鼎还小,只知道伸开手,想要王彦抱,文香看了许嫣嫣一眼,自是不敢跟去,到是文道举起小手,“父王,我要去,我要去看父王的军队!”

    按着高宗皇帝当年的旨意,王彦可以过继一子给王威,继承护国公的爵位,王文鼎是嫡子,自然不能过继,王彦便将王文道过继给了王威,不过王威出身寒门,家中已经无人,文道虽然过继了但还是养在楚王府中,称呼也按着习惯,并没有什么改变。

    许嫣嫣见此微微皱眉,便要说教,但王彦却挥手制止,然后微微一笑,一下将文道抱起,学着小孩说话的语气笑着说道:“好,就带你去看看,不过那是大明朝的军队,可不是父王的军队哦!”

    ???“就是父王的军队!”王文道却是不依,噘嘴道。

    就在这时,远处一队骑兵疾驰着奔来,王彦也没深究一个小孩的话,便扭头对许嫣嫣和何枝枝说道:“风有些大,你们先回船楼里,我可能要些时间,才会回来!”

    湖面上风大,将两人的秀发吹得有些凌乱,她们听了王彦的话,点了点头,便起身回到船楼内。

    这时侍卫已经放好了船梯子,王彦抱着一身小锦袍,戴着金观的王文道,走下了大船,不多时,百余骑兵风驰电掣般奔来,为首之人正是先一步过来的王士琇,他的身后则跟着秦尚行、赵慎宽、郭把牌等人,另外谭泰、张存仁、佟图赖也在其中。

    “殿下!”

    ??骑兵奔驰过来,众人翻身下马,快步上前行礼,等看见王彦怀中抱着一个四五岁的孩童,一算时间,便知道是王彦的庶长子王文道,于是忙又笑道:“见过国公!”

    王彦将王文道放下,然后上前在王士琇、秦尚行、赵慎宽等人的肩窝一人一拳,“你们这帮家伙,将骑兵练得怎么样呢?”

    这些人都是跟随王彦的老人,王士琇三兄弟是从扬州跟他,秦尚行、赵慎宽是山东义军,曾救他出青州,他们的关系可以说非常亲近,后面谭泰等降将,便没有这样的待遇。

    “早就想请殿下来验收成果了!”赵慎宽几人胸有成竹。

    王彦哈哈一笑,对后排谭泰等人也点了点头,然后一挥手道:“好,那我这就去看看!要是不能让我满意,我可要处罚你们哦!”

    当下王彦让人从船上牵来他的火炭马,抱着王文鼎坐在马上,便在众人的簇拥下,向军营奔去。

    营地占地十分广阔,一顶顶大帐整齐有序,当王彦奔驰过来时,无数骑兵正催马回营,万蹄践踏大地,声如奔雷,骑兵纷纷嚎叫着向王彦奔来。

    王彦只觉得骑兵的气势铺天盖地,可是他怀里的王文道却一点也不恐惧。

    ····

    感谢书友6430的打赏,求月票,订阅,推荐,建了个执事群一六二三五七九零七。

    (本章完)


………………………………

第1086章马军操演

    明朝能拿得出手的骑兵,就是当年的关宁铁骑,只有这只骑兵能与清军的骑兵一较高下。

    然而这支骑兵却背叛了明朝,使得明朝的骑兵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断代。

    横冲马军是跟随王彦,一路打出来的一支精骑,同清骑数次交手,有几次都折损过半。虽说横冲马军不惧清骑,但是在数量和能力上,还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这种差距主要还是明朝缺少精于骑战的将领,以及精悍的骑兵。

    满清有满人和蒙古人,这种天生的骑兵,明朝这边就只能靠后天的练习,以及严苛的军法军纪,还有赏罚制度来打造自己的骑兵。

    严苛的军法、军纪,还有赏罚制度,这些明朝方面能强过清军,可是对于骑兵战术训练,明朝方面却一直不得要领,不过好在随着谭泰这样的满人,以及一些蒙古人投降过来,为明朝训练骑兵,便逐渐帮明朝打开了骑兵训练的局面。

    楚王要巡视湖广的消息,早就传了过来,在湖北训练的马军早做了准备。

    王彦见骑兵奔驰而来,便驻马观看,只见万马奔腾,近万骑兵疾驰过来,在距离他半里的旷野上停下,近万骑兵瞬间肃立。

    王彦见骑兵军阵整齐,几乎瞬间就停稳了战马,不禁面露微笑。

    此时在他身后的秦尚行忽然拿来一面红旗挥动,近万骑兵便分成几队,立刻在旷野上表演各种攻击阵型。

    骑兵演练迂回包抄,矢阵冲锋等战术,在旷野上卷起滚滚黄尘。

    王彦一手摸了摸坐在马前的王文道,希望他安静,不要被骑兵吓哭,不过他的担心显然多余,年纪不大的文道,异常的安静,正看得出神。

    王彦知道,这必然是马军知道他要来检阅,所以事先反复演练过的,可是即便如此,王彦也还是比较满意,至少从表面看,马军已经精通各种战术,成为了一支精锐的骑兵。

    王彦不断的微笑点头,打完南京之后,横冲马军已经减员到不足三千人,现在扩编补充之后,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不易了。

    “像这样精锐的骑兵,你们一共练出了多少?”王彦扭头问道。

    王士琇催马到王彦旁边,低头说道:“殿下,一共有三万人,另外两万人,分别在云梦、德安的两座大营里。”

    “都有这样精锐么?”王彦开口笑道:“你们不要骗我,把最精锐的都调来,在这儿搞场面,留下一些歪瓜裂枣藏在营地里不让我看!”

    他这话说完,身边赵慎宽等人都摸了下脑袋,脸上有些尴尬。

    王士琇也脸上微红,忙说道:“殿下放心,眼前的骑兵虽然事先经过演练,但是其他的人马也都能做到这一点。”

    王彦微微颔首,就怕下面的人欺上瞒下,“四年时间,三万精骑,算是不错了。可是想要北伐,这点骑兵还是不够,至少要翻上一倍!”

    “殿下,场地有,兵源也可以从各部抽调,关键还是没有马匹!”

    王彦皱了下眉头,“马场现在有多少马匹?”

    “大概七万多匹,其中有不少老马和小马驹,能上阵的战马,大概也就四万匹,马军尚不能做到一人双骑!”王士琇回道。

    战马限制了明军马军的数量,不过何腾蛟已经控制了青海南部,今后每年朝廷都能从此获得不少战马,此外与乌斯藏恢复茶马互市,也能获取一些战马。

    有了这两条途径,再加上马场自己配种,相信明朝缺马的情况,会得到一定缓解。

    四川方面战马也不少,如果他们练出万把骑兵,湖广方面再多练几万骑兵,那王彦对于北伐,就有底气了。

    “战马的问题,朝廷会想办法解决。训练的事情,可不可以再抽调三万人过来,挤出一万匹战马,让他们轮流操练。这样一来,一旦有马之后,便能快速形成战力,缩短训练的时间!”王彦沉思一会儿后提出了一个意见。

    王士琇等人互相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