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疆记事:密林诡境-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邓鸿超压制不住兴奋,不知什么时候起,它开始代替起黄班长的角色,一路领在咱们面前。当然,这是他的专攻,这是他的主场,他也应该做咱们的领路人。
  见到这情景,本来困意重重的几个人,哪里还有半点儿睡意。众人没再提休息的事情,邓鸿超领头,一脚踏上了那直沿而上的金属悬梯。梯子上也满是暗红色夹着黑色的铁锈,但一脚踏上去,感觉很安稳。
  水声中“哐哐当当”的声音响起,四个人又惊又喜,一路顺着梯子走了上去。
  阶梯大概只有个一二十步的样子,并不高。扶着护栏,将光束往上抬,除了坑洼的岩壁之外,却根本看不到岩顶。站在悬梯上,对着黑暗凝望的我,甚至能感觉到微风拂面,凉意阵阵。我不禁胡想,这地洞里的空间,究竟该有多大!
  悬梯下,是气势恢宏的水坝,水坝下,是巨大落差产生的水汽翻腾,以及不知其境的暗黑世界。我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咱们现在的位置,并不是在什么地底下,而是一个莫名的彻黑空间,因为那感觉太空旷,太飘渺。如果苏联人的汽灯,可以重新开启,让我一瞧这地下世界的全貌就好了!
  一二十步的阶梯,几个快步就走了完。抬上一看,刚才那个凿在岩壁上的方形口,就近在眼前。双脚脱离了哐当作响的钢板,我们踩进了厚实的岩体。这个通道口子,面门大概呈一个正方形,高宽差不多都是两三米左右。
  伸延进来的三根水管,以及数不清的电缆,占据了通道地面的绝大多数空间。进去一看,里面凿得很简陋,除了口前嵌着的铁框让它看起来很规整,而里面,则没有一处是平整的。邓鸿超说,这应该不是人用通道,而是电路与水路的连接通道。
  “但是,顺着它们,咱们一样可以走过去。”他嘴角一扬,笑得很自信,很知识分子。
  旗娃用匕首在粗大的水管上敲了敲,敲出敦实嗡厚的声响。
  “真会费事儿,真浪费!”他似乎在可惜这些金属材料,“拿来造小轿车多好!”
  但听得出来,水管里空空如也,没水流动。抽水推水的水泵,恐怕早已停止了工作。
  “人家这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我答道,“你呀,别再跟个刘姥姥似的,尽讲些没见识的话!”
  旗娃驳道:“打住,我可不是摆寒碜,只是这些铁皮水泥,烂在这下头,鬼都用不上,太浪费了!”
  “浪费也有浪费的理由。”邓鸿超说着走了出去。
  “拉几把倒,都浪费了,还有理由。”旗娃极其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四道光束在里面胡乱的扫,发现除了脚下的水管和电缆外,就还有一长条铁皮,持续不断的贴顶而过。铁皮上时不时会吊挂出一颗灯泡。电缆铺满了整条通道的地面,粗细不一的电缆,其间留出的很多缝隙,一不注意就会崴脚。
  我们便一脚跃上那三根粗壮的水管,水管硬实,好走多了。
  每隔一段距离,通道里就会出现一些加固的金属设施。比起之前蹲走挤身的天然岩穴,这人工开辟出来的通道,实在是好走多了。如果力气够的话,甚至可以在里边儿跑步。进入通道后,哗哗的落水响,总算隔绝掉了一些。
  静谧的通道里,就剩我们喘息和走动的声响,安静得异常。
  但是通道比我们想象中的要长,一路直沿,手中的光束久久照不到头,脚下的水管,也猛劲儿往前延伸,不知要哪阵才到尾。幸在通道里弯折少有,一路向前,苏联人应该取得是最段距离。全身上下还是湿嗒嗒的一片,不知是之前的水液未干,还是被急走的汗水所打湿。
  就这样走了个十来分钟,探路在前的光束,终于碰到了其他东西。
  而脚下的水管电缆,也在前方的视野中,忽然一个九十度直拐出去。取着最短距离的通道,总算到头了。
  四个人又对视一眼,然后在水管上放快脚步,往前行去。
  走出通道,几米之外是一排铁护栏。光束带着队伍的好奇,又是上下左右的扫,大概将周围的环境探了清。在咱们面前,是一个由通道伸延出来的石岩平台。平台大概也是个五六平米的正方形。之前通道里的水管和电缆,就在这里拐了一道弯,往我们的右侧撇去。
  抬头一看,厚实的洞顶又消失了掉,通道的这一端,是在一个近乎于垂直的岩壁上钻凿而出。三根水管和数不清的电缆,取了个九十度直角,在通道出口,朝右侧拐斜而去。走过去一看,平台之外是一道斜坡。
  又是一条嵌卡在石岩之中的金属阶梯以及金属板子,随着水管与电缆,延伸进底下的黑暗。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乐极生悲
  之前散乱的电缆被钢圈集收成一束,也随着粗壮的水管和蜿蜒的阶梯,一路拐下。看起来,这里的金属阶梯,比刚才那一处的要长,坡度也比刚才的要陡。几道光束射下去,根本看不见头。
  不难想象,如果将身后的岩壁比作一座大山,那我们的位置,应该就在半山腰处。
  四个人靠向那岩石平台上的铁栏,铁栏四四方方的在石岩平台上围立而起,仅在水管和阶梯那方向留有空隙。众人聚在一处,撑着护栏,一边儿歇息喘气,一边儿将光束往平台之外乱探。
  但就如我猜想的那般,咱们正位于山腰之间,四道光束交叉而出后,结果都是散散的一片,根本碰不到任何东西。
  比起之前的水电站,这里只能听到一些微弱的水哗作响,再没有之前的震耳噪动。总的来说,这里很安静。旗娃微微喘着气,问了一句:“大学生,你瞅瞅,咱们这是到地儿了?”
  邓鸿超点头,答道:“应该是,走下这道楼梯,应该就到了。”
  说着他用光束探向那顺沿而下的金属阶梯。
  虽然手电筒的光,无法将大片的黑暗全全照清,但趴撑在铁栏上休息的我,能隐隐的感觉到,面前恐怕有相当大的空间。汗渍露挤的脸,似乎感觉到微风吹拂,远处传来的水声,似乎也在巨大的空间里无尽回荡。那是一种很本能的感知。
  “得,可算是劲儿没白费!”旗娃说,然后他就卸下背包,坐了下来,“先喘喘气。”
  “嗯。”这时候的邓鸿超,忽又没之前那样兴奋了。他一脸凝重,也随着心事重重的王军英,歇坐了下来。
  “你知道的东西,应该要比黄班长要多吧?”王军英突然问邓鸿超。
  这问题有些古怪,问得邓鸿超一愣。
  邓鸿超摸按着额头上的纱布,皱眉问道:“什么东西?”
  回头一看,一脸阴冷的王军英,表情有些怪,他顿了顿,接着问道:“就是说,这地方,你应该很了解吧?”
  旗娃揉着腿,挤着裤子上的未干透的湿水,插话道:“他是大学生,大学生肯定知道得多,刚才那地方,那红绿灯,不就被他猜出来了吗?”
  邓鸿超没回答,而是不解的看着王军英。王军英呢,被旗娃这话一插,也不再问话,而是默默点头,脸板铁凝。
  “我知道得也不多。”邓鸿超摇摇头,不解的看着王军英,“王副班长,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没什么,就随便问问。”王军英又不说话了。
  邓鸿超还是以一种很疑惑,很奇怪的眼神看向王军英。但王军英,却闭口不再谈话。问题很怪,邓鸿超不解的眼神,和王军英奇怪的反应,也把气氛弄得很怪。
  这个王军英,自从摸到苏联水泥之后,就一直有些奇怪。怎么说呢,要说怪也不是多怪,只是说,他一直凝板着脸庞,似乎在思考什么事情,像有什么心事。不过,按他以前的作风,这也是正常的——他一直就喜欢闷着。
  管他有什么心事呢,这个时候,我对着那片无尽的黑暗,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来。脱下背包,我胡乱的翻着,终于在光束探射中,如愿找到了那个防水口袋。
  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不出意外,在前方的那片黑暗里,应该就是令我们琢磨已久的、离奇故事的事发地点。但是,手电筒的光束,就像常规子弹那样,是“线”型的照明,而不能像霰弹,像炮阵那样“面”型的照明。
  线型的光束,很难将黑暗里的事物全全看清。
  可是,我突然想到,咱们出发之时,不是都背着信号枪弹出来了吗!信号弹,除去信号通讯的功能外,通常也有夜间照明的作用。那上面涂得有磷粉,有发光剂。这样一来,如果我们打一发信号弹下去,不就能通过弹药的散光,窥其全貌吗?
  我将这个想法向他们提了提,大家都觉得可行。邓鸿超说,如果信号弹的照明效果够好,咱们也能少走很多冤枉路。
  虽然按目前的情况来看,那些更为庞大的水泥工程体,铁定离咱们不远了,但具体在哪个位置,还得要我们慢慢去探寻。借助信号弹,刚好可以让这件事轻松一点。
  于是乎,我像一个孩童找到了全新的玩法,兴奋不已。幸好用防水胶袋包着,这些弹药个个都未受潮。弹药一旦受了潮,它们就要哑火。信号枪的结构很简单,也很奇怪,甚至有些丑陋,大概就像是一个左轮手枪的构造。
  弹药有不同种类,也分夜间和白天。夜间弹药种类多,大概有红、绿、白、黄四种颜色,我们挑了挑,选择了发白光的弹药。
  上好弹药,几个人站到了铁护栏旁边。这玩意儿我还没打过,李科长当时也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使用方法。但枪弹枪弹,无非就是装弹再击发的简单过程。繁琐的步骤是设计师的事情,我只需要按下扳机就可以了。
  从手电筒探射到的情况来看,这个巨大洞穴的洞顶,恐怕离我们还有些距离。信号弹能打多远我不知道,但只要角度取得对,就不会撞顶落下,再烫回我们。
  “差不多,这个角度应该合适。”邓鸿超看着我抬臂取出的角度,点点头。
  我检查了一下他们的站位,然后撑着发锈的护栏,准备击发。旗娃那小子跟春节放炮仗似的,竟还用手捂住了耳朵。王军英呢,则一声不吭的站在我旁边,舞探光束,静待击发。
  我稳住手臂,贴着扳机的手指,稳稳一按。
  “砰”得一声惊响,信号枪的击锤,打燃了信号弹的底火。声音跟没有消音器材的步枪差不多大,更没有什么惊人的后坐力。
  惊响之中,弹药即刻飞出。果不其然,只见一坨泛白的光团,以一个抛物线的飞行姿态,冲跃进面前的无尽黑暗中。弹药的发光剂,持续燃烧,在静谧无比的环境中,能听到明显的声响。随着发光剂的充分燃烧,飞出的光团,也在黑暗中越来越亮,越来越大,越来越刺眼。
  站在石岩平台上的四个人,如欣赏烟花一般,撑着护栏,眼随光动。
  由于是斜射而出的,飞冲的弹药,很快就耗尽了底火带来的冲力。信号枪不是什么作战武器,枪管只是一个滑膛,没有膛线,弹药也不是子弹那样尖头尖脑,所以飞不了多远。在彻底的黑暗中,夺眼无比的光团,飞离了我们不少距离,也飞至了抛物线的顶端。
  只见光团缓缓转而向下,在地心引力的拉扯下,朝地落去。
  我缓缓放下了举枪的手,然后睁大双目,视线随光团而落,连半秒钟的眼都舍不得眨。
  信号弹不是专用的照明弹,但在现在的环境里,其亮度基本上可以起到照明弹的作用。但据我所知,照明弹打出去后,会有一个自动开启的小型降落伞,降落伞打开,便可延长弹药在空中的照明时间。而我打出的这一发,却没有这样的设施,光团耗尽冲力后,缓缓弯落,再以自由落体的速度,飞快往下落。
  而那耀眼无比的光团,确实是照耀到了什么东西。
  首先入眼的,好像是一座铁架塔。但光团下落的速度实在太快,我仅在那光团耀眼中,捕捉到一些错落的铁架钢影,至于那东西的全貌,根本看不清晰。这个时候,光团已经与岩石平台上的我们,有一定的高度差了。
  我们只能弯腰低头,处于栏边,眼随光落,恨不得与光齐飞。
  铁架忽现后,耀闪的光团,终于照耀到其他东西。可是,光团的下落速度实在太快,再加上距离和高度差的影响,我只能勉勉强强看出个大概。但这个大概,已经够我得出信息了。不错,在平台下的那片黑暗之地中,静静堆立着一方似如地宫的水泥建筑群。
  那是一幅很奇幻的画面,奇幻到时至今日,我还能在梦中相见。
  我们,真的到了。
  真的到了,那一切的一切,那所有的所有,都是在这个地方发生的。我似乎看到了随绳吊降的考察队,也好像听到了工兵班寻人的呼喊,时空似乎错乱,尽乱舞在脑袋。也许是兴奋,也许是惊奇,心脏,不知为何急剧的跳动起来。
  可是,就在大脑姓冯中,在光团还未落地时,卡拦胸腹的铁护栏,忽然发出一阵沉吟。而我,正探身伸脑,巴不得在光团中找到更多信息,等到发现胸腹一空时,已经晚了。
  锈迹斑斑的铁护栏,沉吟一声后,就不知哪儿传来了一声断裂的声响。随之,我前探的身子再无力量堵拦,身体被朽破的铁护栏一放,畅而无阻的落进了黑暗。下意识中,我想抓住东西,稳住身子,也像后摆身体,挽回颓势。
  头皮一紧,我听到身后有谁传来了惊呼。
  但刚才的姿势,已经是将整个重心前倾到了护栏处,无论我如何用劲儿,都侧摆不过身子。而手中除了个信号枪,哪里还能抓到什么东西。在我的惊叫中,我似乎感觉到有人在拉扯我,也不知道有无随我一道落下。
  呵,苏联老大哥的工业水平,并不如我想象中的高。一句骂话还未在脑袋里蹦完全,我就感觉身体飞落了出去,那横在面前的双手,迎来了一道猛烈的撞击。撞击下,是剧痛无比。
  接着,我以为自己的身子会稳住,但谁知道这护栏外边儿,是一段奇陡的坡体。手肘的剧痛刚还传来,我就感觉自己的后半身,跟顺着力量,落了下来。我丢掉了手中的信号枪,伸手抱头,肌肉紧绷。
  再接下来,便是不停的翻滚、扑打。坡度很陡,差不多有个六七十度。抱着脑袋的我,在身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