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艺生活-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闻在剧组里除了是演员,还挂了个艺术指导的头衔。

    《英雄》说是冯晓刚执导,其实是两人联合执导,谁让姜闻被总局给禁了呢。

    姜闻对待电影相当严格,这部戏那么大的投资,能让他可着劲的花钱。

    这些士兵可不是群众演员,而是真正的士兵,从部队上借来的,体格健壮,声音洪亮,纪律性强。

    要是让群众演员这么天天训练,估计坚持下来的没有几个。

    在国内,拍摄一些大场面,尤其是战争片,剧组会请求部队协助,姜闻出身部队大院,有这层关系。

    他拍《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会,不仅找军营当训练场地,还借来了几辆坦克。

    孟净认真的观察着片场,除了那些士兵,还有上百人不停的忙碌,粗略估计,整个片场超过五百人。

    不远处的宫殿内,有喧闹声传出,应该正在拍戏。

    她到其他剧组探过班,和《英雄》相比,实在太寒酸,至少从制作规模上讲,《英雄》是名副其实的国产大片。

    好梦公司的工作人员把记者领到一处供演员休息的房间。

    等一会将在这里举行半个小时左右的记者会,记者们可以拍照,但不能妨碍到剧组的正常工作。

    孟净掏出相机,对着片场的建筑拍了几张照片。

    这些建筑给人古朴浑厚的感觉,是依照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古建筑仿造而成,虽然采用的是现代的材料,缺少历史感,但总算有模有样了。

    不是说拿一个近代的东西充数,比较尊重历史。

    十几分钟后,冯晓刚带着几个人匆忙的赶过来,和记者们打招呼。

    “不好意思,耽搁了,让你们久等了。”冯晓刚客气道。

    记者们发现让他们头疼的几位主演没有出现,冯晓刚带过来的都是幕后人员。

    姜闻不大愿意搭理记者,再说,他还在被禁期间,如果和记者闹出不愉快,影响不好,这种事情交给冯晓刚处理就行。

    陈导明和王志闻对宣传的兴趣不大,片子才刚开始拍,没什么可说的。

    记者根本不了解电影,也问不出有意思的问题。

    就这样,冯晓刚过来救场,总要有人撑场面,和他一起的是武术指导程晓东。

    “冯导,您的这部《英雄》是瞄准奥斯卡么?”有记者直接问道,“有评论说《卧虎藏龙》是拍给西方人看的,您觉得呢?您在拍戏的时候会考虑西方观众的感受么?”

    “这个,让我怎么说呢,我要说不想要奥斯卡,你们肯定在心里骂我虚伪。”冯晓刚回应道,“你们想想,这么大投资一部戏,靠国内的票房肯定收不回成本,只能卖到国外去。”

    “这部戏有美国电影公司的投资,要在美国上映,我也在琢磨西方观众喜欢什么样的片子,还没琢磨明白呢,你们谁要是知道告我一声。”冯晓刚继续道,“《英雄》主要还是拍给咱们自己看的,是一部东方式的武侠片。”

    “那《卧虎藏龙》?”记者追问道。

    “很多人说《卧虎藏龙》取得成功是因为迎合美国观众,这种说法不公平,也不准确,李桉导演用好莱坞的手法拍了一部武侠片,这是对武侠片的创新。”冯晓刚如此说道,“从这个角度讲,李桉导演为武侠片开拓了新市场,这是他的贡献,值得肯定。”

    相对于冯晓刚的避重就轻,程晓东就没有顾忌。

    在谈到武打设计的时候,他直言会考虑西方观众的感受。

    “《英雄》不光是给华人看的,还要拿到国际上去,华人看惯了武戏,你一个快镜头,他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外国人不明白,他们不理解怎么就从这儿到那儿了。因此,我的动作设计就必须慢一些,让他们看清楚。”程晓东解释道。

    孟净对这次的采访有点失望,没有挖掘到她想要的素材,回去只能泛泛而谈。

    很显然,《英雄》瞄准了国际市场,想要复制《卧虎藏龙》的成功。

    “冯导,从角色安排上看,《英雄》应该是一部男人戏,《卧虎藏龙》被认为是一部女人戏,对此您怎么看?”孟净提问道。

    这是两部电影的区别之一。

    《卧虎藏龙》的主角是徐晶蕾,女性角色的戏份很重,在《英雄》中,女性成了陪衬,主要是几个男人的对手戏。

    这个题目说起来有点大,李桉更注重对女性内心的刻画。

    这是《卧虎藏龙》在北美受到女性观众青睐的原因,由此还能延伸到女性在电影中的形象和权益问题。

    “我觉得无论男性角色还是女性角色都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是剧本的侧重点不同。”冯晓刚含糊道。
………………………………

第六百九十五章 文艺的生活

    回到杂志社,孟净开始写有关《英雄》的报导。

    从在片场看到的情况和采访得到的信息,她大致了解了这部影片的定位,但远远不够,她想挖掘更多的素材。

    她觉得一个好的娱记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更深层的东西。

    《英雄》会给国产电影带来什么变化,是开辟一条商业大片的新出路,还是说成为一部失败的跟风影片。

    这都有可能。

    《叁联生活周刊》的读者不满足于表面的文章,他们希望读到深刻的见解,有思想深度的内容。

    在电脑上敲出一篇上千字的稿子,孟净删删改改,不太满意。

    主要是信息不够,此时对《英雄》下任何结论都为时过早,读者只会认为这篇文章没有内容,泛泛而谈。

    记者写稿子要考虑读者的感受。

    一些娱乐杂志为了吸引眼球往往对素材夸大,断章取义。

    比如姜闻和陈导明的合作,他们在圈子里都是出名难搞的演员,要求很高,记者就想象出两人在片场争吵的场景,写出两大影帝不合的传闻。

    甚至把王志闻也加进去,《英雄》的片场成了三人的角斗场。

    这种带有戏说性质的娱乐新闻对读者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大众最爱看热闹。

    孟净同样能写出那样的稿子,只是不符合《叁联生活周刊》的格调,每本杂志都有自己的风格和面向的读者群。

    她把写好的稿子删掉,这样的稿子就算发给主编也会被枪毙。

    如果能得到好梦公司内部的消息就好了。

    孟净不由得想起今天见到的冯晓刚。

    冯晓刚是国内著名的商业片导演,在这帮大导演中,算是好说话的。

    据说在没成名之前,他会回复每一位记者的信息,只要记者向他的寻呼机发了消息,他都会打电话回去,认真的回答记者的问题。

    随着名气的提升,现在想采访冯晓刚有些难了,要预约才行。

    好梦公司的三位创始人各有特点,媒体上有太多关于他们的报导,有真实的也有虚构的,真真假假,外人很难分得清楚。

    即便作为一名娱记,孟净也不了解他们。

    只能从媒体的报导,和一些圈内人的只言片语里勾勒出一个大概的轮廓,不进入他们的圈子,始终是雾里看花。

    孟净坐在电脑前,思绪飘忽。

    这时候,她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或许能以此做一个专题,讲一讲和好梦公司有关的那些人,那些事儿。

    或者说,以林子轩为中心,围绕在他周围的圈子。

    想到这儿,她在网上查了查,翻出一篇报导,是好梦公司去年年会的宣传稿。

    孟净看着报导上的配图,图片上站在最前面的是林子轩和赵莉颖,那个极其幸运的女孩儿,后面是好梦公司的一众演员。

    或许以此为切入点,全方位的勾画出林子轩和好梦公司的整体脉络。

    孟净觉得这个专题比什么《英雄》的采访稿有意思多了,不过这可不是她一个人能完成的,工作量很大,需要采访很多人。

    她要说服主编同意做这个专题,拨出采访经费,让杂志社的同事配合。

    她在杂志社有点小名气,可想说服主编不太容易,要有一个完整的方案,合适的切入点,第一步先给专题想个好题目。

    题目代表着专题的内容和方向。

    《文艺圈的那些事儿》,这个题目带有一种轻松和调侃的意味,写作的方向是用风趣的文笔写作一个个有意思的小故事。

    《文艺圈的新力量》,重点在“力量”上,报导商业和电影方面的元素更多。

    《文艺的时代》,调子有些高,有盖棺定论的意思,或许十年二十年后才能对林子轩这帮人做一个总结,说一说属于他们的时代。

    孟净想写的是这些人之间的关系。

    他们的过往,怎么相逢相知,并最终走到一起,在演艺圈里做出一番事业,这是一个群像式的专题。

    最后,她在电脑上打出了一个题目,《文艺的生活》。

    “生活”这个词看似普通,却包含了太多的东西,酸甜苦辣,人情冷暖,每个人都在过着自己的生活。

    林子轩他们这帮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从细微处着手,一点一滴的揭开这个圈子的神秘面纱,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孟净脑海里有林子轩的资料,这是娱记的功课,她在题目下面写了一段题记。

    “一九九零年的那个夏天,一名学生从京城广播学院的播音主持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京城广播电台工作。当时没有人预料到,正是这名学生在随后的十年间,成为国内影视行业的风云人物。”

    “他叫林子轩,这是他和他的朋友们之间的故事。”

    拿着这个专题方案,孟净找到了《叁联生活周刊》的主编,期望得到支持。

    “这个题目太大了,你能做好么?”主编摇头道,“业内想采访林子轩的记者很多,该挖的消息都挖了,恐怕找不到新鲜的素材了。”

    “我想试试,我觉得这个角度还有潜力。”孟净坚持道。

    “好吧,不过你要自己跑,最多分给你个新人带一带,咱们人手不够啊。”主编诉苦道,“经费呢,你也知道现在的情况,你先垫着,能报销的我肯定给你报销。”

    《叁联生活周刊》正处在转型之中,从半月刊变成周刊,工作量大增。

    孟净是个能力强,有想法的小姑娘,主编对她颇为厚爱。

    得到主编的同意,孟净展开了工作。

    她从林子轩入手,走访了林子轩以前的邻居和在广播电台工作时的上级领导,想得到一个全面准确的印象。

    自从林子轩出名后,不少娱乐记者都做过类似的工作。

    孟净更相信自己的观察和判断,每天采访结束,她都会做记录。

    “在邻居的眼中,小时候的林子轩是个性格温和,有点内向的孩子,这一点和他的妹妹不同,林晓玲活泼好动……”

    “据原京城广播电台少儿栏目组组长胡影所说,林子轩在单位工作认真,性格平和,不急不躁……”

    就这样,孟净逐渐丰富着自己的素材,完善着自己的报导。
………………………………

第六百九十六章 演员

    《我的野蛮女友》在香江上映一个月,票房突破一千万港币。

    这个成绩让不少香江电影人大跌眼镜,这只是一部低成本,没有明星大牌,来自内地的喜剧电影。

    在淡季都有这么好的成绩,如果放在的暑期档,有望冲击两千万港币。

    香江本土的电影也不过几百万的票房。

    他们研究了《我的野蛮女友》取得成功的原因。

    其中一条是香江电影没有创新,都是套路,观众感到厌倦,偶尔看到一部题材新颖有趣的片子,觉得很有意思。

    新意和诚意是香江电影面临的问题。

    电影要有新意,主创人员要有诚意,不要糊弄观众,糊弄的次数多了,就不要怪观众不买账,都是自作自受。

    五月下旬,《我的野蛮女友》将陆续在东南亚上映。

    黄勃除了拍戏,还要跑宣传,他在《无间道》里只是配角,时间上好安排。

    他现在已经不是路人甲了,有香江媒体认为黄勃在表演上或许有些青涩,不过没有刻意模仿,有自己的特点。

    被誉为内地一颗冉冉升起的喜剧新星。

    由此,他成功融入了《无间道》的剧组,收工后和剧组人员一起吃宵夜,到酒吧唱歌,日子过得不错。

    同时,他没有忘掉自己的本职工作,尽量适应香江演员的表演方式。

    香江演员大多是艺员培训班出身,先演电视剧,红了再演电影,内地有专业的艺术学院,演员接受过系统的表演训练。

    这就造成了大家表演方式上的不同。

    让香江演员演内地的影视剧,观众一看就知道这是香江人,格格不入。

    黄勃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没有在这个环境里生活过,不可能完全融入进去。

    为此,剧组为他扮演的角色修改了人物背景。

    傻强在十年前跟着家人从内地来到香江,加入帮派,成为马仔。

    “我十年前从大陆来到香江,跟了好几个老大,就琛哥对我最好,我当然跟着琛哥啦,在道上混,碰上个好老大不容易,别说我没提醒你。”

    用这句台词交待傻强的来历,这样黄勃的表演就不会显得突兀,否则让一名内地演员演香江的混混怎么看都不对劲。

    这不是演技的问题,而是整体风格不搭调。

    和黄勃演对手戏的是梁朝维,让他压力不小,同时也是个锻炼的过程。

    他在酒店反复观摩港片中的小混混形象,看看香江演员怎么演绎。

    这部戏的拍摄周期是四个月,到八月底结束。

    这一天,黄勃在香江和刘滔见面,两人一起吃了顿饭。

    刘滔来香江是为了拍广告,进入演艺圈之前她就拍过不少广告,在粤省的广告界有一定的名气。

    如今通过《白蛇传》走红,找她拍广告的商家更多了。

    《白蛇传》在内地电视台二三轮的播出已经结束,到了暑假还会有一轮重播热潮,不论观众如何评价,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至少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