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雄起澳洲-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加强明迈间的联系,迈索尔在军事、教育、宗教等领域上,全面向大明靠拢。附属大明的奏表,也早在理藩司登记入档。

    像迈索尔军队中的教官,已从之前的法国人,一律改为大明人。各种作战方式,也都师从大明。

    教育上,积极推动大明的教学制度。并派遣皇室、贵族子弟,进入大明求学。汉话也成为各个新式学校,必须设立的学科。迈索尔的皇宫内,还聘请了汉语老师,负责皇室的汉语教学。

    宗教的话,也积极向大明靠拢。改良后的印度教、伊·斯·兰·教,已渐在迈索尔普及。为了表明心意,迈索尔的提普苏丹,还带领皇室,皈·依大明改良后的新·伊·斯·兰教。

    作为一个顽·固的民族主义者,提普苏丹做这样的决定,实属难得。毕竟大明改良后的新·伊·斯·兰·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效忠大明。另外还有很多违背大明律法的教义,也都遭到废除。像对女人的割·礼,就被斥为封·建落·后的残余。一些极·端贬·斥女人地位,对神盲目崇拜的教义,也都改成了符合大明要求的新教义。

    提普苏丹不可能不知道大明的伊·斯·兰·教和原伊·斯·兰·教的差别,但他还是愿意改信大明的宗教。这主要目的,自然是求得大明的庇护。

    因为和马拉塔相比,迈索尔的形势,要严峻得多。尤其是在大明未介入印度之前,迈索尔的领地,遭到英国人的大·肆蚕食。也是迈索尔的西南部,与英国南印度殖民地接壤。

    那马德拉斯省,基本将迈索尔半包围了起来。

    这是英国在印度扩张的三个前沿阵地之一,和西边的孟买,东边的加尔各答,刚好组成东中西三点。全面渗透印度的格局,也由此展开。而马德拉斯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英国,掠·夺南印度的棉纺织品和手工艺品。并进一步,向南印度周边扩张。

    所以独立的迈索尔,无疑是阻挡英国扩张的眼中钉。

    为此,英国与迈索尔之间,爆发了三次迈索尔战争。

    尽管迈索尔的苏丹,是一个拥有雄心并睿智的君主。但国力上的不足,险恶的周边环境,都是迈索尔失败的最终原因。特别是第三次迈索尔战争,英国和马拉塔等邦国,共同进攻迈索尔。

    虽然提普苏丹用法国人做教官,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但在群狼的围攻下,即使迈索尔的军队再骁勇善战,也不是英国和其它邦国的对手。

    致使一直充作抵挡英国北进桥头堡的迈索尔,终是沦为英国砧板上的鱼肉。不少国家主权,都在这次战争中,被英国人掌控。一半的领土,也割让给了英国治下的马德拉斯省。

    为了求得谅解,迈索尔的提普苏丹,甚至将自己的儿子送给英国人做人质。

    不过他还是很硬气的!即使被英国人打败,也一直卧薪尝胆,试图东山再起,战胜英国。

    如果没有大明的话,再过一年,也就是1798年,第四次迈索尔战争就会不期而至。完整的迈索尔王国,也会在这次战争中,丧失全部主权。提普的后代们,也被英国人送到加尔各答,终身囚禁。

    但这悲惨的命运,终是因大明的介入,而发生了重大改变。不仅第四次迈索尔战争,比原历史提前了两年。还在大明的帮助下,越战越勇。本来属于英方阵营的马拉塔,也因大明的存在,和迈索尔摒弃前嫌,共同与英国为敌。

    其实马拉塔在原历史中,之所以被英国人拉拢,是因为马拉塔和迈索尔,在领土问题上,有很大的纠纷。毕竟两国间的边境线很长,之前迈索尔的扩张,就吞并了很大一部分原属于马拉塔的领土。

    这还是英国没露獠牙的时候,所以迈索尔、马拉塔等邦国,就只顾着内部兼并。直到英国人相继吞并一个个独立的邦国后,迈索尔才停止向马拉塔的领土扩张,积极应对西南边的劲敌……英国。

    只是冤家宜结不宜解!之前迈索尔的扩张野心,让马拉塔一直都记忆犹新。因此马拉塔上层,总是对迈索尔有一种防备心理。和外来势力英国人相比,马拉塔更恐惧自己的邻居……迈索尔。

    这就是为何马拉塔愿意跟着英国,进攻迈索尔的原因。

    但在大明的强压下,马拉塔终是和迈索尔走到了一起。并且大明为了打消马拉塔的疑心,还让迈索尔,将之前吞并的领土,都还给马拉塔。

    虽然不愿,但大明作为唯一的救命稻草,万万不能得罪。便只好舍弃原属于马拉塔的领土,与其化干戈为玉帛。

    好在大明也不是蛮不讲理。作为补偿,大明会在火器上,给予迈索尔更多的售卖份额。并答应,会在以后的对英作战中,尽量给予迈索尔领土补偿。

    原本迈索尔对领土没抱多大的希望。只一心想着,大明能多卖一点火器,保住迈索尔的国祚。

    可是在此次对英作战中,英国大败,迈索尔与马拉塔联军大胜。很多看得见的利益,也纷至沓来。

    像英国人经营日久,繁荣富庶的马德拉斯省,就落入了马拉塔和迈索尔联军的手中。坚固的马德拉斯城,也在大明的炮轰下,沦为焦土。

    英国人的忠实盟友海德拉巴,眼见英国形势不利。就像墙头草一样,赶快投向马拉塔和迈索尔联军的怀抱。且还送了大明好一堆贺礼,以免被联军秋后算账。
………………………………

第四百七十一章 印度和谈(四)分赃大会

    可以说,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胜利。将马拉塔与迈索尔之前和英军战败的阴霾,一扫而空。虽然这里面,大明没直接参与。但后勤和海军上,大明都给予了很大力度的支持。

    若不是大明的火炮,英军的马德拉斯城、孟买城,都没那么容易攻下。且南洋上,若不是大明拖住了百分之八十的英军。迈索尔和马拉塔联军,也不可能在南印度势如破竹。

    只是连番大战,消耗太大了。不仅英国人受不了,迈索尔自己也有些无以为继。所以服从大明的安排,和英国人议和。

    如今共聚新山,就是为了分享收获的喜悦。迈索尔能得到什么利益,全在大明一念之间。因此迈索尔比以往更热情的巴结大明,就是想在谈判期间,大明能多照顾一下迈索尔的利益。

    这使得近些天,大明与迈索尔的协议,签都签不完。马拉塔也不甘落后,争相讨大明欢心。弄得夏冰的手肘子,都要软了。南洋海外领的高官们,也尽是喜笑颜开。因为这些利益,实在令人动心。

    最后,夏冰代表大明、马拉塔、迈索尔,终于和英国在南印度达成一致。

    首先,英国无条件放弃西印度孟买、南印度马德拉斯的殖民地。西高止山脉以西、印度西南角的喀拉拉地区、拉克沙群岛,则为英国的保留地。

    这么一来,德干高原上,只有这么一块西南边陲之地,为英国所有。好在这地方的海岸线很长,英国又是海上强国,方便了英国和这块保留地间的联系。

    不过它的存在,更多倾向于军事价值。因为有了这块地方,英国就可以继续在南印度屯兵,进行各种武装活动。等时机到来,还可以像之前在马德拉斯做的一样,实行领土扩张。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在南印度种下了一根钉子。只要时机合适,总会发作出来。

    只是大明,难道就没有防备么?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毕竟大明的发展,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与其将精力耗费在印度你死我活的争斗中,还不如抓紧时间,在印度搜刮海量的财富。

    要知道,大明在南洋明英之战前,可是没有机会染指印度的。如今不但成功的介入了进去,还得到了让人艳·羡的利益。这对大明来说,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期。

    所谓‘知足者常乐’,大明现在,就该满足。因为大明眼下,实在不宜拿出物资,支援印度的战事。虽然迈索尔和马拉塔,也都是用钱买的。但大明的粮食都严禁出口,怎能再卖给别的国家呢!

    所以必须让印度停止战争节奏,好让大明有充足的物资,运回本土。

    等英国恢复过来,妄想扩大南印度的领土时。大明肯定壮大一圈,更上一层楼。面对英国人的威胁,也更应对得游刃有余。

    正是这个原因,大明才同意保留西南的英国殖民地。

    不过无条件,不是真的无条件。英国虽然让出孟买和马德拉斯,但作为补偿,英国拥有在迈索尔和马拉塔自由通商的权利。只是优惠上,没有大明那么厉害。什么税收全免,那是不可能的。英国人不用遵守当地的律法,也是痴人说梦。

    英国人的地位,则是吠舍一级。和普通人差不多,没有刹帝利尊贵,也没有首陀罗那么卑·贱。

    虽然马戈尔尼也代表英国,表达了想和大明一样,在迈索尔和马拉塔境内,取得同等权利的要求。但英国已是今非昔比!马拉塔和迈索尔,又都有求于大明。

    便将这种请求,直接斥为异想天开。毕竟给了英国一个通商的权利就不错了,哪里还能给更多!

    如果有可能,英国更想获得在孟买、马德拉斯的自由通商权利。但根据风声,这两个地方,会转让到大明手中。以英国商货的竞争力,就是处于绝对公平情况下,都无法挤占大明的市场份额。

    因此马戈尔尼绝了这个心思。

    第二个条件,则是英国在加尔各答的殖民地,得到大明、迈索尔和马拉塔的认可。并且英国日后在比哈尔、奥德地区的扩张活动,也被认为合法。

    算是承认了英国在东印度的存在。并且在未来的几年里,英国在东印度的地位,不会受到挑战。比哈尔、奥德两地,则是大明对英国的补偿。

    到底孟买、马德拉斯两地在英国印度殖民地的比重,是排名前三的。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商业价值,还具有很强的军事价值。若不给予补偿,英国不可能那么容易放弃。

    而且英国之前为了保住印度殖民地,可是拿出了地域广阔的西北领地,作为交换。如今那个地方,已被大明设为北美海外领,地位和南洋海外领等同。

    所以大明,也要遵守承诺。虽然照当前的谈判结果看,承诺缩水了二分之一。但大明知道见好就好,便在英国放弃孟买、马德拉斯的同时,给予其它的领土,作为互换。

    只是比哈尔、奥德两地,还有很强的地方势力。英国要想掌控那里,少不得诉诸武力。因此目前的许诺,只算是水月镜花。但有大明、迈索尔、马拉塔的不干涉承诺,英国显然更容易掌控当地。

    这样看来,大明还是给了一些看得见的甜头。不然英国,也没那么容易同意大明的条件。

    除此以外,南印度还有一个海德拉巴。这块地界面积不小,虽然是内陆,但资源丰富。之前海德拉巴的尼查姆王朝,没少给大明送礼。但这次印度和谈,实际上就是一场分赃会。

    如果海德拉巴没做墙头草,一如既往的支持英国。说不定这次分赃大会,海德拉巴还不会被肢解。但是他选择了背叛,所以在大明提出肢解海德拉巴的建议时,英国欣然接受了。

    按照方案,迈索尔、马拉塔、英国三方肢解海德拉巴的领土。只是为了将英国殖民地联成一片。所以英国让马拉塔用东部沿海的奥里萨地区,交换海德拉巴英属领地。

    在大明的授意下,马拉塔同意了这一请求。原来奥里萨的马拉塔贵族,则转移到海德拉巴安置。

    迈索尔也让出部分领土,与英国交换。

    至此,海德拉巴的尼查姆王朝,正式宣告灭亡。

    必须补充的是,这些让出的领土,其实之前,就部分受英国控制。只是英国战败,所以被侵占的领土,都还给了马拉塔和迈索尔。如今交换,也并不麻烦。

    孟加拉的处理,则基本按照英国的意思来。算是弥补英国在南印度的让步。

    整个印度,也经过这次和平谈判,奠定了新一轮势力格局。
………………………………

第四百七十二章 流民

    就这样,随着中南半岛与印度次大陆的战事结束,大明周边也进入相对安全的缓和期。但唯一例外的是,缅暹之间,还没有签署任何和平协议。并且缅军,仍然没有退出暹罗国境。但在暹军剑走偏锋,攻下彭世洛后。围攻北揽坡的缅军,就成了一支孤军。

    尤其是此后不久,驻扎在披集城的缅甸守军军,在暹罗奸·细的里应外合下,被突然进城的暹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使得缅军的退路,瞬间被截断。

    之前缅军在暹罗的大好形势,也就此一去不复返。

    借着这场胜利,暹罗岌岌可危的形势,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这期间,苍老的暹罗国王,也带着皇室,接受大明改良后的佛教高僧洗礼。让大明佛教,开始了暹罗传教的征程。

    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虽然暹罗国王皈依大明佛教,会让人诧异。但没人会将它和暹罗的军事行动,联系到一起。

    所以暹缅双方,都在各行其是的大力屯兵。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着最充足的准备。以他们的架势,大有一战定乾坤的意思。

    在这样的情况下,笼罩在中南半岛的战争阴云,终是散了。

    虽然是暂时的,但至少短期内,中南半岛不会发生大的战事。

    而此时的越南,却又是另一番局势。

    只见清越边境的老街乡下,一片片稻田,正被金黄的稻穗,压弯了腰。一排排稻农,则在田地里辛勤的收割着庄稼。那堆放整齐的稻穗,让人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丰收的喜悦。

    时不时的,稻农们还会说上几句。

    只听:“这越南的粮食,一年三收,可比我那黄州府强多了。”。虽然说的是大明官话,但还带着浓浓的黄州地方口音。以致听上去,有些变了味儿。

    不过旁人显然是听习惯了原因,所以笑呵呵的回道:“是啊!我们贵州思南府的庄稼,就只能种在石头缝的旮旯里。一年有个一收就不错了,哪像老街,庄稼长得这么勤。”。

    听他的语气,显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