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雄起澳洲-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暴·露出社会管理弱、行政执法弱、公共服务弱等行政弊病。这严重阻碍了政·府发挥有效的行政职能、削弱了政府权威,给大明积极、良好的政府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为此,杨崇和内阁部长们,邀请了数位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人才,结合当下社会环境,讨论行政机构的改革事宜。

    这件事从年初就开始了,只是一直拖拖拉拉、断断续续。直到最近,内阁的部长们,都有少许空闲。这才坐到了一起,扎扎实实、认认真真的听专业人才的建议与分析。并就合理性,进行探讨。

    于是酝酿了数月之久,终是推出了新的行政机构改革计划。

    总统没变,还是杨崇。职权也没多大变动,只是解释得更详细了。内阁的人数有删减,只有六个人。职权也划分成六个部门。

    首先是国防部:设部长一名,由刘卫国担任。负责陆海空三军,团级以下军官的升迁,包括团级。旅级以下军官的退役,包括旅级。并兼有招兵、训练、指挥作战等职能。但开战权和停战权归总统,部长也由总统任命,并听令于总统。算是稳固总统的地位,保障总统的权利。

    下面又分设海军司令、陆军司令、空军司令。地位上,是平级。

    目前海军司令是张啸,陆军司令由刘卫国兼任。空军的话,发展得太过缓慢,就暂时空缺。

    这里面,不得不提张啸的退出。本来内阁也很纠结,该让谁来做这个部长。毕竟张啸和刘卫国,都表现得不错。但张啸却主动让张扬从南洋带消息回来,说自己只想带兵打仗,不想再回内阁开会。

    所以趁这个改革的机会,主动请求撤销自己的部长之职!

    其实张啸有这想法,也不奇怪。因为他当初还在明京市的时候,碰到内阁会议,要不迟到,要不直接不来。就算来了,也如坐针毡的,老是问什么时候能把会议开完。

    杨崇为此,还说了他好几次。可惜没多大效果。

    如今张啸这样提了,内阁也就随他的意愿,让其一心带领海军,为大明劈波斩浪,开疆扩土。不过造船厂的担子,却是甩不掉了。毕竟在船舶方面,没人比他精通。

    而且内阁为了补偿他,还刻意将他的荣誉等级,提高到部长级。虽在公务上,他还是要听刘卫国的。但在公务之外,他和刘卫国是平起平坐。

    接着是内务部:负责工业、农业、交通以及军队的生活物资等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下设工业司、农业司、后勤司、交通司等不同的司级机构。部长之职,由原来的工业部长穆淳担任。

    跟着是财政部:主要负责商业,包括国内经济调控、对外贸易、税务统计···。下设经济司、贸易司、税务司等常设机构。不过这部长人选,却由原来经济司的司长继任。而科技部长袁士绅,实在是精力有限,便主动请辞部长之职,担任大明科学研究院的院长,潜心研究,寻求技术突破。

    和张啸一样,内阁也给予他荣誉部长级的待遇。只要愿意,时刻都能进入决策层。

    再就是司法部:负责与司法有关的事情。劳改营、警察司、纪检司等机构都在它的名下。高明原来就是司法部长,如今依然是。在这么多部门中,司法部是少数几个变动很小的部门。

    然后是政务部:负责各个省区、直辖市,省长级以下官员的升迁、任免,不包括省长。绩效考核、数据统计、宗教事物也都由它管理。各个海外领的军政、民事大权,也都由它负责。下设审计司、统计司、宗教司等机构。

    部长是原内阁大臣南峰担任。这也明确了南峰的职务,使他即使不在内阁,也依然留有一席之地。

    在商量这个部门的职务时,左鹏还有异议。但杨崇和其他部长,都明确表示赞同。以少数服从多数的规矩,左鹏也就没话说了。

    最后是教育部:负责国籍等级考试、国内知识教育、国外沟通与交流、政·治宣传、文化发展与传播等事情。下设移民司、国教司、外交司、政宣司、文传司等机构。

    部长仍然是左鹏。

    不过这些改革里面,仍没说总统的选举办法及任期。让某些对权利眼红的有心人,失望不已。

    再说行政区划改革。

    这方面,九省两市一军区的格局基本不变,只是将南洋军管区的名字,改成南洋海外领。并明确提出,日后新纳入的领土,都要先成为海外领,然后再是直属内阁的省区或直辖市。算是一种过渡。

    所以变动很小。更多的是补充、说明行政区划的等级。

    比如省、直辖市,就分为省(直辖市)、市(地级市)、县(县级市或区)、乡四个等级。像新华省望华市合欢县萍水乡,就与之对应。

    海外领则分为领、镇、市、乡四级。领的地位比行省高,镇的地位比地级市高,市的地位比县级市高,乡的话,则没有多大差别。比如南洋海外领金山镇新山市新加坡乡,对应的就是这四级。

    大明选在这个时候进行行政改组,也是想在南洋战事爆发前,尽力完善政府职能。好以全盛的姿态,全面备战,积极迎战,支持久战。

    只是大多数民众对于政事,并不热衷。毕竟没达到公民等级,很难参与行政事务。和他们的关系,也就看似不大了。

    所以他们更关心后面的军事改建。
………………………………

第二百零三章 新政(五)……军事改建

    这也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军事体制改建,以及军队编制扩建。

    军事体制方面,大明沿用的是后世中·国大陆的军事体制。只是之前海陆空三军互不统属,所以在具体实行的时候,造成三军之间,等级混乱。

    因此,大明特意改组军事,成立国防部,并出台详细的等级制度。

    将士兵分成义务兵、士官、尉官、校官、将官五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如下:

    义务兵

    列兵:一道细拐

    上等兵:两道细拐。

    士官

    一级士官:在士官的标志上,添加一道细拐。

    二级士官:在士官的标志上,添加一道粗拐。

    三级士官:在士官的标志上,加一道粗拐和一道细拐。

    六级士官:在士官的标志上,加三道粗拐。

    尉官

    少尉:一杠一星,担任排职。

    中尉:一杠两星,担任排职或是正/副连职。

    上尉:一杠三星,担任正/副连职或是副营职。

    校官

    少校:两杠一星,担任正/副营职。

    中校:两杠两星,担任正/副团职。

    上校:两杠三星,担任正/副团职或是副师职。

    大校:两杠四星,担任正/副师职或副军职。

    将官

    少将:橄榄枝加一星,担任正/副军职。

    中将:橄榄枝加两星,担任正/副司令职或副部长职。

    上将:橄榄枝加三星,担任正部长职。

    其中细拐是大明肩章上的折杠,以此象征身份地位的不同。且一道粗拐,等于两道细拐。因陆海空军种的不同,肩章的底色也不同。比如陆军的版面底色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空军则是天蓝色。

    这样一来,军队的等级、军种就简洁明了。

    而军队编制扩建,则比军事体制改建复杂一些。

    就以陆军为例,按照等级,从低到高,依次划分成班、排、连、营、团、旅、师、集团军。另外还有炮兵这个单独的兵种。

    由于大明一直将军队数量控制得很严,尤其是在工业大发展时期。军队数量,基本没有增长。所以这划分出的等级,往往名不副实。像四大神兽旅,就与正常旅的编制差别极大。

    根据正常的军民比例,一个国家的军队数量,应该是总人口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五。再结合这个以争为主的时代背景,军民比例,最少应该保持在千分之四十。

    这样的话,国防安全,才有保障。

    以大明当下五百多万的人口来算,最合理的军队数量,应该是在二十万人以上。

    但大明自91年大规模扩军后,军队数量,就一直增长缓慢。某种程度上说,是陷入了停滞。

    像现在,时间的年轮已转到了95年。但大明的军队,只经过几轮小规模扩招,使得人数刚好是六万出头。这和理想中的数量,足足差了十几万。

    而且这六万多人,分布得也很不均匀。像朱雀和玄武两个旅,一共一万五千来人,被派往南洋。这是单独划给海军的,已不算陆军的编制。

    剩下的四万多人,则分别驻守在大明的各个行政省、直辖市,隔得很开。

    以大明这样大的国土面积,这样少的兵力,实在于国防安全无益。

    所以在战事即将到来,工业逐步放缓之际,大明宣布了扩军政策。时间定在了九月一号,和国籍法同时实施。

    说起来,这才是重头戏。也是那些新移民关注的焦点。毕竟自建国以来,大明给士兵开出的条件,就是有目共睹的丰厚。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好处也是逐年递增。

    就以现在的征兵政策为例。

    只要选中入伍,住房、医疗、教育、补贴等常规福利,全都有。并在国籍上,给予大优惠。那就是但凡参军入伍的移民,都可以自动获得大明国籍。他的家人,也会获得等同汉人移民的待遇。虽取消了加分政策,但申请国民资格的居住时限,被缩短到半年。

    这对那些非汉人移民来说,是难以拒绝的诱·惑。

    更令他们欣喜的是!

    这次征兵,大概要征二十万人。那入伍的几率,也要大上不少。

    以致很多为国民考试而烦透了的移民,看到这征兵政策后,都高兴得跳了起来。

    不过他们高兴得有点早了!

    因为这征兵的二十万人中,已经将雇佣军一万五千人、越南降军七万人,都囊括在内。这一下子,就将征兵额度降到了十一万五千人。

    再以大明向来偏重汉人士兵的习惯。这征兵额度,又会大幅度缩减。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大明的征兵处已私底下通知各个征兵站,汉人新兵要占据五成,也就是五万多人。以当前大明近百万的汉人,五十多万的汉人青壮年来看,兵源还是比较充足的。

    不仅如此,澳洲土著,也要占据新兵的两成。这又少了近两万人。最后留给其它移民的,只有寥寥四五万人。

    所以想要成功入伍,仍没那么容易!

    只是有些现实,大明也要提前考虑好。毕竟汉人和其他移民相比,参军的意愿,普遍不强。就连被同化得很严重的澳洲土著都比不如。

    因此,大明只能在公民国籍上,放低限制。并在物质条件上,加倍给予。像赐予田地,减免赋税就是一项入伍条件。

    再考虑到大明男多女少的现状,征兵处还特意暗示。参军入伍,能优先享受,官方指定婚配的特权。

    这是大明为解决国内男女比例失调,而想出的法子。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商人、海盗或是官方等各种途径,从日本、朝鲜等国或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用抢或买的形式,往国内运回大量适龄妇女。

    然后大明指定婚配局对这些妇女进行简单培训。在达到一定条件后,就以官方身份,为这些妇女指婚。一般享受到这项福利的,都是各个表现积极的个人或单位。像是什么工作劳模,生产大户之类。

    现在大明的军队中,已推行完毕。而大明的世俗社会,还没开始。实在是需求太多,缺口太大,供不应求。让大明,根本顾忌不上。

    若是这么多举措下去,还不能征齐五万多汉人新兵。那大明,就只能采取强制入伍的措施了。
………………………………

第二百零四章 情报司的反击

    等一系列的征兵完毕,大明共和国的军队数量,就达到二十六万人之多。再按照划分出来的八个编制等级,大明将二十六万人划分成五个集团军,一个单列师。

    其中集团军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文明、教化六个。基本是在旅的基础上,升级而来。而单列师则是炮兵师。他们的总称,依然是人民军。

    一般情况下,一个团是2000到3000人左右,一个旅是5000到7000人左右。师则是一万人上下。而一个集团军,则包括若干个师。根据作战任务、兵种属性不同,人数会有较大差异。

    像朱雀和玄武两个集团军,因为是海军,重在质,不在量。比较注重航海经验,所以每个军的下面,只统辖三个师。两个军团加起来,也就六万人。

    这和陆军的规模相比,差别很大。

    毕竟白虎和青龙两个集团军,可是下设了十四个师,一下子就占了十四万人。这是朱雀、玄武两个集团军的两倍多。

    而文明、教化集团军,因一直处于第二部队的地位,所以他们的规模比海军还少。每个集团军只有两个师和一个旅,大概两万六千人左右。

    这剩下的一万人,就编入炮兵师。这是一个单独训练,带有很强技术性的兵种。但在战斗时,常被打散,然后编入其它集团军中,协同作战。

    最后还有空军。尽管规模很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大明,也没置之不理。毕竟大明还有一架战斗机,一架没拆毁的客机。利用得好的话,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效果。

    而且大明在腾出精力后,也会加大对空军器械的研究力度。因此在新招募的兵源中,大明刻意给空军拨了一千人。

    只是空军的名头不显,使得很多士兵,都不愿意去。结果大明一边强制命令,一边提高待遇,才将不情不愿的新兵,送到了空军所在地。

    当然,在短期内。这新组建的集团军,还形成不了战斗力。所以为了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大明决定,将原有的老兵,和新招募的新兵,进行打散、重编。采取以老带新的训练模式,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虽然明面上,大明的老兵只有六万多人。但不可否认的是,雇佣军这个不算编制内的士兵,也是老兵。还有越南降军,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