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宋不靠谱-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合、动手开打也不是没经历过,脑袋还曾被酒瓶开过瓢,缝过六针呢!

    孟九成握紧拳头,屈伸手臂,却没有令人骄傲和欣慰的肌肉。什么行走江湖、匡扶正义的爽快之事暂且不说,能自卫,或者来个英雄救美的狗血桥段,那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读书,读书,就读成这般弱鸡模样?还非要说成是文质彬彬、温文而雅,简直是笑话。反正,孟九成对此是不认可,非常不认可。

    果然是读书有风险,入学须谨慎啊!想起自己与人争斗落水,远客一挥臂便扯个踉跄,马四膀大腰圆来吓唬自己,孟九成便越发觉得这个身体孱弱不堪,一点也不伟岸高大。没有几块腹肌,如何让美女尖叫冒火?一副小鸡子模样,孟九成觉得都不好意思出门。

    “大郎,你怎的答应退了亲事?”六巧一直在听着看着,却没有她奴婢插嘴的权力,此时才走来借着给茶叶续水的空当,不忿且纳闷地说道:“许家即是嫌大郎贫穷,生此奸计,大郎若执意不肯,有婚书在手,经官也是许家的理屈。再者,大郎若从此发奋,须不是穷到底的。”

    聪明的丫头!孟九成听着六巧的话,建议中也有几分劝谏,自然是希望自己从此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那吴家既不愿联姻,就是夺得那女子来时,到底也心生嫌隙。如你所说,本少爷可不是穷到底的,以后重振门楣,还怕没有名门闺秀来结亲?”孟九成满不在乎地说道:“许家女子,又不是天仙下凡,直恁希罕!”

    “只是——”六巧犹豫了一下,说道:“这事儿传扬开去,对大郎声名有碍。”

    “我不声张,许家又怎会传扬?”孟九成倒是看得明白,笑道:“本少爷有了这退亲返还的聘金,正可干一番事业。”

    六巧不解其意,只是孟九成说得笃实,她也稍有些放心。当然,有一个奴婢的身分,她也认命,对孟九成要卖她,却也没有多少的怨恨,只是几年的相处,在感情上有些舍不得罢了。

    “米粮是有了,油盐酱醋之类的也要买些。”孟九成掏出两贯钱的会子,递给六巧,“还有菜疏腊肉烧柴,以后我也在家里吃了。”

    六巧心中一喜,孟九成自是不会做饭,要在家里吃,那岂不是要留下她?赶忙接过钱钞,找了个竹篮,挎着出门采购去了。

    屋内清静下来,孟九成拿起《梦溪笔谈》看了起来。边看,边用笔加着标点,虽然读起来也有些费劲,但内容既有自然科学,又有社会历史、军事利害、典制礼仪、赋役制度等方面的介绍和弊害,读起来比四书五经要多些趣味。

    时间过得很快,孟九成觉得并不算长,可这肚子怎么又——难道“特别能吃苦”这五个字,因为自己骨格精奇,竟然无师自通,已经精通了前四个?

    ………………

    宝应县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里下河平原西北部,东接建湖、盐城、宝兴,南连高邮,西和金湖县、洪泽区隔宝应湖、白马湖相望,北与淮安毗邻。京杭运河穿邑而过,风光宜人,历史悠久。

    而宋朝,工商业最为发达,也可以称之为流动的开放型商业社会,城市小职业数量与类别繁多,作为财富中心与娱乐中心的城市更显繁华。且不说“暖风熏得游人醉”的临安,便是这宝兴县城也能令人看出端倪。鱼市、肉市、鲜果行、金银漆器铺等应有尽有,酒楼、茶馆、勾栏瓦舍直开到深夜等等。

    孟九成此时便正在大宋的娱乐场所——勾栏瓦舍观,欣赏着那个时代的文娱乐节目。

    随着两宋商业的发达,市民阶层逐渐扩大,促进了人们对文娱生活的迫切要求。虽然当时也有说唱艺人下乡演出,但市民阶层与农民相比,毕竟闲暇工夫更多了,人群的聚集功能也增大了,于是丰富多彩的“瓦舍伎艺”也就在宋代应运而生了。

    啥叫“瓦舍”?就是大型综合游艺场所,又叫“瓦肆”“瓦子”。“瓦舍”里有专门演出各种戏曲、杂技、说话的戏院,叫做勾栏。瓦舍勾栏的出现,说明多种民间艺术已开始在固定场所演出,形成了文化产业。

    当时,都城临安的瓦子勾栏最多,最负盛名,瓦子演出的技艺有五十多种。城里有南瓦、北瓦、大瓦、中瓦、蒲桥瓦等,城郊结合部还有二十多个瓦子。其中北瓦最大,里面有二十多座勾栏,有演杂剧的、有玩影戏的、有玩傀儡戏的,还有说唱诸宫调的。可谓十样杂耍,样样齐全。

    宝兴县城的瓦舍自然没有首都各大剧院的规模,里面只有十几个勾栏,表演的也不是什么知名艺术家,多是草根艺人。
………………………………

第六章 王家枪,什么东东

    而更草根的过路艺人,进不了勾栏,就只能在空场街头耍把势卖艺。通常把这种形式叫“打野呵”,后来又叫“撂地儿”,“雨来散”。

    意思呢,很通俗,就是在空场上撂地儿就唱就练,唱着练着大雨来了,观众呼啦一下就散了,没人在那儿听他“白话”“舞扎”了。

    而不管是哪里的瓦舍,里面总会有最兴盛的两个节目,说话和戏剧。

    说话,就是讲故事,相当于后世的评书。随着说话人的增多和说话题材的逐渐扩大,为了便于讲述和传授,就产生了用文字记录的本子。它是专供说话人用的,所以称为“话本”。通常的话本为了贴近听众,描写的生活也跟百姓保持零距离,也就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孟九成在勾栏听完了《碾玉观音》,知道这故事在宋代就有,并不是明朝的冯梦龙的知识产权,只是在《三言两拍》中收录的宋朝话本故事之一而已。这样一想,穿越的是宋朝,而不是小说世界,似乎还算是有些根据。

    退了婚约,还了聘金,孟九成现在是光棍一根,短时间内倒也不愁吃喝问题,却是逍遥自在,无事一身轻。

    而穿越后的迷茫稍退,不好好领略下古代的风情,岂不是白来一回?

    “合哥儿,咱们去听戏吧?”张小乙有幸被孟九成招为南宋导游,十分地负责任。

    孟九成打了个呵欠,笑道:“你去吧,我困了,回家休息。”说着,把二十文钱塞到张小乙手中。

    “谢谢合哥儿,那,我就进去了。”张小乙指了指勾栏供人进入的小门,嘻笑着。

    “去吧,去吧!”孟九成摆着手,转身而去。

    其时已是华灯初上,宋朝没有宵禁之说,店铺关门很晚,而且还出现了一些为公众提供照明的公益性灯烛。尽管宝兴的夜间照明比不上临安等大城市,但也不是漆黑一片,亮度也还算可以。

    出了瓦舍,走了没多远,孟九成便看到“撂地儿”的耍把势卖艺的父子两人,正借着街旁一个茶馆挂在外面的灯笼,在收拾着东西。

    来瓦舍时,孟九成和张小乙倒是驻足看了几眼,只是那汉子象是得了病,练武时有气无力;那儿子却还小,有十二三岁年纪,只会翻跟斗。这样的组合表演自然不叫座,张小乙先不耐了,拉了孟九成而去。

    “爹爹,今天又没赚出店钱来。”小孩把枪棒捆在一起,很有些无精打采地说道。

    一声无奈的叹息过后,那汉子停顿了半晌才开口说道:“等爹的病好了,枪使得精湛,便能多赚钱了。”

    小孩嗯了一声,又有些鄙视地说道:“市井之中,哪有识得咱王家枪法厉害的人物,尽是些有眼无珠之辈。”

    孟九成听得父子对话,不由得放慢脚步,仔细想了想,却一时想不起来历史上有哪个姓王的枪使得厉害,只知道杨家枪、岳家枪、高家枪、罗家枪等等。而且,是真的历史有名,还是评书演义的杜撰,他却也傻傻分不清楚。

    那汉子突然发起冷来,颜面苍白,全身发抖,牙齿打颤,蹲下来缩成一团。

    “爹,您又发病了,这可怎么办?”小男孩赶忙扶着父亲,带着哭腔说道:“咱们再当些东西,去抓药吧?”

    汉子牙齿碰得咯咯作响,勉强摇头道:“不,不济事,那药,没用。”

    孟九成停下脚步,打量着这孤苦的父子俩,想了想,试探着开口问道:“兀那汉子,可是在打摆子?”

    汉子冷得直打寒战,看着孟九成,嘴唇翕动,却说不出话来。

    “我爹是打摆子。”男孩子用含泪的眼睛望着孟九成,见孟九成穿着宽博的衣衫,头载巾帽,便迟疑着问道:“您,您可有医治之法?”

    疟疾嘛,医治的办法都诺贝尔奖了,还能不知道?但孟九成的话也没说得太死,说道:“倒是有一个方子,治不治得好,却是不敢说。嗯,听你们口音,不象本地人哪!”

    “回这位官人,北方战乱,小子和爹爹是逃难过来的。”男孩很是期盼地望着孟九成,嘴唇翕动了两下,说道:“如果您能治好我爹的病,我们一定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北方战乱?!孟九成微皱了皱眉,难道这种田生活、发大财、娶白富美的美梦要破灭了?

    男孩见孟九成犹豫迟疑,赶忙又补充道:“您若肯施援手,小子情愿卖身为奴,今生报答不完,来世也衔草来还。”

    今生,来世!你不如说做鬼也不放过我呢!孟九成抽动了下嘴角,说道:“也不要你报答什么,要是信得过我,就扶着你爹来我家吧!”

    孟九成不是冷漠无情的性格,但也不是什么烂好人。之所以想着助人为乐,多半是穿越者的侥幸心理在作怪。

    君不见小说中的穿越者都有上天的眷顾?什么跳悬崖得秘笈,捡个小猫小狗也是神兽,刨坑挖洞能得财宝,上厕所拉个屎也能碰着贵人。

    就是啥也不干,也有那世外高人愣说你是骨骼精奇、修仙奇才,哭着喊着要收徒,九阳、九阴、如来神掌、修仙大法啥的非要塞到手里,不练都不行。

    虽然孟九成还没有什么奇遇,可有困难要上,没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这碰上了没准就是啥狗屎运呢!

    只不过,孟九成是这样的想法,小男孩是救父心切,那汉子却另有主意。寒劲儿稍缓,儿子来扶着,他便开口婉拒道:“多谢官人好意,我父子二人身无余钱,又是夜里,怎好叨拢?这病呢,并无大碍,不敢劳动官人。”说完,他暗自对着儿子使了个眼色,“别麻烦这位官人了,去把家什扛上,咱们回客店吧!”

    男孩眨了眨眼睛,犹豫着看了孟九成一眼,不吭声地从孟九成手里把枪棒等物拿过来。
………………………………

第七章 不相信拉倒!神棍?

    自己一片好心,倒让人怀疑了。孟九成初时有些气恼,但旋即又释然了。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自己和人家素不相识,突然如此热情地出手相助,换作自己是那汉子,也要颇费思量。这样也好,自己确实有些心急了,光想着奇遇和幸运,万一把歹人招到家中,晚上趁自己和六巧睡着,喀嚓一下,喀嚓两下……

    “夜里确实不太方便,你我并不知互相底细,把你们带回家里,我睡觉还不踏实呢!”孟九成虽然理解,但嘴上也说出自己的担忧,坦然笑道:“你们住哪家客店,明日我可去送药,还是不收分文。若信得过就告知,信不过也不必勉强。”

    那汉子有些迟疑,儿子却是有些迫切想医好父亲的病,开口说道:“是悦来客栈,就在两条街外……”

    “我知道那家客店。”孟九成点了点头,随手一掏,身上大约还有三四十文零钱,便都塞到男孩手中,“刚刚看过你们的把式,急着走,也没打赏,现在算是补上。咱们明天见吧!”说完,他转身而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男孩握着手里的钱,转头看着父亲,猜出父亲要说什么,忙解释道:“这是咱们赚的赏钱,爹爹,咱们就留下吧!”

    那汉子想到儿子一天只吃了半个炊饼,还有拖欠的店钱,人穷气短,饶是他禀性刚强,也不得长叹一声,点头同意。

    再说孟九成,慢步向家里走着,直叹人心不古,想做好事也不被人理解。也不知道那些穿越前辈,是如何跌交都捡宝,英雄好汉们如何纳头就拜、争当小弟的?

    正在叹着人生寂寞如雪的装逼少年,猛然间巷子里跌出一人,躲闪不及,正撞在孟九成肩上。

    孟九成身子晃了两下,退了一步方才站定,撞得倒不如何厉害,只是直冲进鼻的异味臭气让他又退了两步。好家伙,这味道儿,难以描述,但杀伤力却是难以抵挡。

    一个脏得看不清脸面、浑身散发着异臭的乞丐,看着捂鼻后退的孟九成,凑上前来,伸出手来讨要,“嘻嘻,小官人大方,打赏了耍把式的,也赏某家些,去喝个花酒。”

    切!这是什么行为艺术?要说饿得不行,爷也就赏他几个小钱买吃的。可这熊样儿的,说话洪亮,不象饥饿的样子,还说明了要去喝花酒,你当老子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孟九成翻了翻眼睛,躲开乞丐要走,那乞丐却又缠上来,挡着路,嘻笑道:“小官人若是打赏,定有你的好处。某见你身上有妖鬼相缠,所害非轻。某却有法子破解……”

    孟九成哼了一声,更加确定这是个神棍骗子,不等乞丐说完,蹩转身子,又避开了乞丐。

    “你今不信我,待察觉梦中有异后,却定会来寻我。”乞丐这次没再拦着,用孟九成看起来是猥琐**滑,再加装逼的表情,说道:“某家见小官人有富贵之象,却还有隐忧,也是与小官人有缘……”

    孟九成不等听完,已经落荒而逃。

    骗谁呢,老子比猴儿都精。瞧你那模样、神情,活脱脱就是电影里那个拿狗屁的秘笈骗棒棒糖的人渣。台词还没人家说得好,你倒是使劲夸我呀,什么骨骼精奇,万中无一,维护世界和平啥啥的。

    ……………

    在不愁温饱,没有战乱的年月,清晨总是令大多数人愉悦的时光。

    当稀疏的阳光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当洁白柔顺的云在风的推动下缓缓飘过,只要空腹喝下一碗散发着香味儿的热呼呼的梗米粥,温暖会迅速的占据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