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个时辰后,武举考试进行第二场,赵构身为主考官,坐在演武厅的大堂上。按照试卷的排序,命令旗牌官呼喊考生的名讳。率先进入演武厅的考生,名为刘琦,只见此人相貌俊美,身材纤弱,不像武将,倒像是文人。

  赵构问道:“刘琦,你祖籍何处?”

  “回大人,草民秦州成纪人氏,家父刘仲武!”刘琦不卑不亢的回道。

  “刘仲武?”赵构低声细语一声,惊讶道:“你是当朝提举明道宫刘大人之子?”

  刘琦点点头,道:“正是!”

  “那你登记注册时,为何不是你父亲推荐,反而是县官推荐?”赵构看了一眼刘琦的推荐信,并非是他父亲刘仲武所写,而是成纪县令书写的推荐信。如果刘仲武亲自书写的推荐信,也不必参加武举考试,直接入朝为将。

  “回大人,草民报考武举,父亲身在汴京不知,也不愿意依靠父亲的名声谋取一官半职,想要通过自己的实力取得。”刘琦躬身回道。

  赵构心领神会,他知道刘琦的意思,是不愿意他人说他是借助自己父亲的名声取得功名,想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赞扬道:“果真是虎父无犬子!既然你有此决心,那么本官就要考考你是否有真本事。”

  刘琦点点头,做好准备。接着,赵构看着他写的试卷,上面的排兵布阵之法,并非按照书中记载所言,全部都采用实战的方式。于是,赵构将换来张俊、宗泽两人,低声问道:“二位大人,你们这篇文章,以为如何?”

  虽然张俊中饱私囊,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将帅之才,也是武将出身,在军中的职位还不低。宗泽则是军中的泰斗级人物,历经大小战役数不胜数,冲锋陷阵所向睥睨。他们二人听命前来,待看过刘琦所写,两人都情不自禁的赞扬道:“甚妙!”

  “举兵之日而境内不贫,战而必胜,胜而不死,得地而国不败。为此四者若何?举兵之日而境内不贫者,计数得也。战而必胜者,法度审也。胜而不死者,教器备利,而敌不敢校也。得地而国不败者,因其民也。因其民,则号制有发也。教器备利,则有制也。法度审,则有守也。计数得,则有明也。”

  接下来,刘琦还写了两军对战时,较为实用的方法,就连张俊、宗泽两人都觉得非常的好。张邦昌、王铎两人则满脸的疑惑,不明所以,赵构问道:“你且如实回答,是否曾经参与过战争?”

  刘琦回道:“回禀大人,草民幼年时随父亲征战,后来父亲调任入京,便留守在家乡中学武习文。”

  众人点点头,赵构说道:“既然如此,那你便做‘声东击西’!”

  刘琦沉思片刻,道:“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此计是运用“坤下兑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敌志乱萃”而造成了错失丛杂、危机四伏的处境,我则要抓住敌人这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

  “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张围结垒,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其东北,遂乘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刘琦谈古论今,又提及张俊、宗泽两人曾经用过此计策,就连张俊、宗泽都吃惊不已。两人相互看了一眼,张邦昌、王铎两人则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两人是文臣,不懂用兵之道,兴许纸上谈兵可以,真正遭遇战争时,也是束手无策。

  赵构听他侃侃而谈,不禁想道:“原来大宋之中隐藏着如此人才,原以为只有岳元帅,此人的才能兴许超过岳大哥许多。纵然是岳飞也不是出身将门,不像他自幼随父出征,将门出身,不知武艺如何?”

  宗泽赞叹道:“刘大人后继有人了!”

  虽然张俊收了高俅的礼物,想要阻挠赵构,给他制造点麻烦。不过,身为将领的张俊心里却是对刘琦有些在意。毕竟,刘琦的潜能不差,也不过是二十余岁,正值壮年,也不得不心生喜爱之意。

  “第一号考生,你且下去休息片刻,待会进入最后一场考试!”赵构让刘琦下去歇息了,刘琦也起身告退,自始至终都未曾丝毫的怯意,从容不迫,心里赞赏不已,道:“此人乃是大将之才,日后定然能为大宋效命。”

  于是,赵构用朱笔大大的勾了一下,也就是说他可以继续下一轮考试,也成为首位进入最后一轮考试的考生。刘琦直接被侍卫带入校场,等待着其他人。赵构如此做,便是不愿其他人知道他考核的路数,让他们没有任何的准备。

  北宋年间,文臣武将辈出,刘琦也是其中之一,只可惜世人皆知岳飞,却不知刘琦的成就比岳飞还要高。赵构对于刘琦也不甚了解,就算是后世中历史记载,关于刘琦之事也不如岳飞多,使得众人都以为北宋末年唯有岳飞、宗泽、韩世忠等寥寥数人,实际上还有很多著名的将领。

  赵构望着刘琦离去的背影,心想:“没想到此次武举考试居然还能发现这么一个人才,要是没有亲自来此的话,兴许就会错失良才。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其他将帅之才之人,看样子岳大哥等人想要脱颖而出,难度不小。”


第七十四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四)


  自从刘琦开始,余下又选出了几名将帅之才。其中,有杨政、吴璘、杨沂中三人,杨政又与吴璘自幼相识,也算是至交好友。并且,吴璘又是当朝武将吴玠之弟,也算是将门之后。他们两人的推荐信都是吴玠亲自书写,杨政本来与吴玠一同参军,因家中有事耽误,决定与吴璘一起。赵构听闻吴璘喊杨政为兄长,仔细询问才知道他们两人也是故交,一直以来都是杨政照顾吴璘,这也是吴玠参军后拜托杨政代为照看的缘故。

  至于,杨沂中身材魁梧,性情沉鸷,年纪与吴璘相当,与他相比显得更加成熟稳重。赵构决定他们三人也通过,一千人只留下数十人。赵构望着人群中熟悉的身影,喃喃道:“终于相见了!”

  此次,赵构再次出人意料的举动,引起了张邦昌等人的怀疑,就连宗泽都吓了一跳。一个个的考核,既费时又浪费精力,决定每个考官当面考核一人。杨政、吴璘、杨沂中三人也是赵构亲自挑选出来的。至于,宗泽则是一人都没有看中,全部都摇摇头,自从看见刘琦的本事后,其他人都无法与之相比,心里有些无奈。然而,张邦昌等人则是暗中使绊子,故意不让人通过。

  “岳飞!”赵构命令旗牌官喊出岳飞等人的名讳。

  岳飞听到呼喊自己,张显等人也被叫到名字。他们一行人全部上前。毕竟,他们都是来自于汤阴县,故而一并上前,牛皋也在其中。张邦昌等人看着赵构脸上兴奋的神色,不禁有些疑惑,待岳飞等人进入演武厅,看得真切,确定武举考试的主考官便是赵构,心里也大吃一惊,想要呼喊,却被赵构摇摇头制止。

  众人急忙闭上嘴,脸上的欣喜之色还是让张邦昌等人看见,心想:“难道郡王与岳飞等人相识?如此一来,那便可以大做文章了!”

  张邦昌出声道:“郡王,难道您认识他们几人?如果您认识的,此次就不必考核了,直接给予通过如何,免得耽误时间。郡王的本事,下官可是一清二楚,要是他们与你相识,必然也不会差,就让他们通过如何?”

  “张大人,此言差矣!”赵构微微一笑,道:“我与他们的确相识,关系还不错。但是,眼下是为国选举人才,要是他们没有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就算是我故交也不会留有任何的情面,定然公私分明。”

  张邦昌意味深长的说道:“希望如此!”

  王铎问道:“你就是汤阴县岳飞?”

  岳飞应声道:“是。”

  王铎说道:“看你这般人不出众,貌不惊人,有何本事,要想作状元么?”

  岳飞回道:“小人怎敢妄想作状元。但今科场中,有几千举子都来考试,那一个不想做状元?其实状元只有一个,那千余人那能个个状元到手?武举也不过随例应试,怎敢妄想?只要尽力即可。”

  王铎本想借此嘲讽两声,不料被岳飞回出这几句话来,怎么骂得出口?于是,王铎便问道:“本官且问你用的是什么兵器?”

  岳飞回道:“是枪!”

  张俊也看出赵构与岳飞之间像是非常的熟悉,宗泽也看见他们几人看见赵构那一刻眼神中的诧异、惊喜,心里有些奇怪。宗泽与岳飞之前在一起吃酒,都不曾听他提及过此事。赵构也知道自己要是道出他与岳飞等人熟悉,间接地证明消失的几年时间都在外面,不再宫中,那么宋徽宗所做的一切都无法说清楚了。

  王铎说道:“既然你用的是枪,本官正好认识一人他使得便是刀,不如你们两人一起考核吧!”他又转身看向赵构,问道:“想必大人应该不会反对这样的安排,也好看看岳飞到底是否真才实学,能够得到宗大人的赏识。”

  赵构笑道:“没问题,就依王大人所说的去做吧!”

  王铎命令旗牌官喊另外一人前来,赵构看见那人,心里咯噔一下,冷笑一声:“看样子正主终于出现了!”

  只见此人器宇轩昂,相貌堂堂,衣冠楚楚,一副高高在上的派头,来人便是那日拜访代王赵恒的小梁王柴桂,乃是柴世宗嫡派子孙,在滇南南宁州,封为小梁王。他的父亲是梁王柴夔悟,只不过身体不适不便进京朝贺宋徽宗生辰,故而由他代为出面。

  那日,赵构看见的名字便是小梁王柴桂,心里有些疑惑,暗道:“堂堂一国藩王,富贵已极,何苦要占夺一个武状元,反丢却藩王之位,与这些寒士争名?事出反常,必定有阴谋,务必小心为上。”

  当晚,赵构连夜进宫将此事报给了宋徽宗,赵佶只说了四个字:“自行处置!”赵构领命回府,辗转难眠,他知道朝中有人必定与小梁王有关系。只是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搞鬼,唯有走一步算一步,临场应变。

  王铎、张俊、张邦昌三人一丘之貉,明里暗地里都想要捣乱武举考试,这些赵构心知肚明,待王铎提及小梁王时。赵构心里便明白了,他们三人定然是受贿了。他以为是高俅的意思,如此看来是小梁王想要谋取武状元,重新入朝。

  虽然小梁王有自己的封地,却处于大宋边陲,野心勃勃,想要复辟后周。小梁王的心思他父亲梁王岂能不知,此次借故不愿来京,就是以防小梁王在封地起兵。纵然大宋境内民不聊生,不过宋徽宗的行为着实让梁王看不透,有时候像是诗词皇帝,有时候像是圣明的君主,故而决定赌一下。

  在小梁王进京后不久,梁王便悄悄地抵达汴京,然后进宫面见赵构。并且,俯身叩头请罪,赵构付之一笑,然后梁王将自己儿子的心思和盘托出。赵构自始至终都是微笑的听着,最后待他说完,才告诉梁王真实的情况。如果不是梁王进宫请罪,兴许梁王一脉必定因小梁王之事落得满门抄斩。

  原来赵构早已洞悉一切,小梁王在京城一个月时间,久久不愿回道封地,一直留在汴京,就引起了赵构的怀疑,打探之下发现小梁王四处与朝中官员联络,最后更是前往代王赵恒府中,赵构怒气冲冲,按兵不动,梁王进宫后禀明一切,赵构没有怪罪,反而觉得是大义灭亲,故而准许赵构自行处置,说白点就是格杀勿论。

  梁王初次见到宋徽宗时觉得他雄心万丈,之后又见了几次却是吃喝玩乐,喜爱书画,不理朝政,让他心里隐隐有些兴奋,再次听到宋徽宗消息时,已经临朝听政,才不敢有丝毫的想法。负荆请罪才发现宋徽宗真的与以前不同了,之前宋徽宗都会恪尽祖训,不敢对梁王府做什么。如果小梁王柴桂真的有其他想法,整个梁王府都会遭受灭顶之灾。

  赵构见小梁王柴桂前来,只得起身恭迎道:“千岁,为何你会来此考武状元?难道是想放弃爵位吗?”

  小梁王柴桂自命不凡,趾高气昂的说道:“本王如何打算何时让你过问!”

  岳飞等人都冷着脸,阴冷的看着柴桂,心里恨不得杀死他。如今他们确认眼前考官就是自己的师弟,管你是不是王爷,只要侮辱自己的兄弟,一律杀之。张邦昌、张俊等人也觉得小梁王太目中无人了,赵构再怎么说也是当今皇上的九皇子,还是当朝的枢密院使,朝中大臣,如此不给赵构面子,实在是有些无礼。

  赵构毫不在意,面对着小梁王的奚落之词,依旧是风轻云淡,笑眯眯的看着他,心里却是另外一番打算,暗想:“现在让你得意一阵,等会让你身首异处,就凭你这个智商还想有其它心思,真不知道梁王怎么会有你这么一个儿子,实在是丢他的脸面。”

  小梁王目中无人,俨然此地他做主似的,耀武扬威,更是自己搬来椅子坐了下来,气派非凡。赵构也是笑而不语,张俊、张邦昌等人皆是皱着眉头,此举做的实在是有些过分,仿佛考场就像是他家的封地一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却不敢有任何的反驳之词,皆是看向了赵构。


第七十五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五)


  小梁王趾高气昂,俨然不把赵构放在眼里。在他看来,大宋王位理应是柴家的。如果不是赵匡胤阴谋篡位,柴家依旧是当今皇上,自己的父亲梁王胆小怕事,不敢起兵反叛大宋。万般无奈之下,为皇上贺寿为名,来到京城,就四处联络以前的将领以及文臣,只可惜早已时过境迁,众人早已忘记柴家这个后周皇帝的后裔,只记得赵家乃是当今天子,有些人根本就不给面子,处处碰壁,也有人愿意接见自己,其中就包括了代王赵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