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黎明-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一个月!”朱雀凝重道。
“朕明白了!情报你放这,容朕考虑考虑!”崇祯摆了摆手道。
“卑职遵旨!卑职告退!”朱雀行了一礼,随后便告退出去了。
看着朱雀退了出去,崇祯靠在龙椅上有些疲惫了闭上了眼睛,“开看来过去的历史不能当现在的历史来看了,朕穿越来可能也引起一些蝴蝶效应了,这历史似乎偏离了原来的轨道了!”
没一会,外面传来声音道:“陛下!王公公和朱公公求见!”
“宣!”崇祯略显疲惫地道。
“老奴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王承恩和魏忠贤同时道。
“平身!”崇祯抬手道。
“谢陛下!”两人同时起身。
“这个时候来见朕,有何事?”崇祯疑惑道。
王承恩和魏忠贤互相看了看,最后是还是王承恩先说道:“启禀陛下!这是科举一案的处置!请陛下过目!”随后王承恩把奏疏恭敬地呈给了崇祯,崇祯接过打开看了看之后道:“可以!没有牵连太广,就这么办吧!”
“是!老奴遵旨!”王承恩恭敬道。
“朱公公呢?何事禀报!”崇祯问道。
“启禀陛下!这是从辽东传来的最新情报,请陛下过目!”说完魏忠贤把奏疏也呈了上来。
“辽东?!”崇祯心里一突,随后接过看了起来,没一会眉头便皱了起来道:“这汉八旗组建的事情这么快竟然就落实了!可还有其他异动?”
“回陛下!辽东一线暂时平静!偶尔会有一些小摩擦却也是在可控范围之内!”魏忠贤道。
“朝鲜情况如何?”崇祯问道。
“如今倭寇大军在我们的帮助下已经顺利进入朝鲜并且和莽古尔泰就领地问题达成了一致,袁总督额外派人进行了暗中的援助,如今朝鲜双方暂时赞处于胶着状态!”魏忠贤道。
“好!就保持这种状态消耗着!”崇祯满意地点点头,随后道:“皮岛情况怎么样了?”
“回陛下!皮岛自上次一战之后如今正在恢复,如果现在要派他们出战恐不会太理想!”魏忠贤道。
“朕不是问这个!对于朝廷的安排那毛文龙什么反应?”崇祯饶有兴趣的问道。
“一切如旧!如今皮岛的军队在毛总兵的统率下正渐渐形成战力,毛总兵对阎应元很是喜欢!”魏忠贤笑着道。
“朕明白了!另外西北方面可有情报?”崇祯问道。
“西北方面暂时没有!”魏忠贤一愣。
“这个地图和情报呆会给你送去你看看!之后绘制一份相同的,然后把地图和情报送还于朕!”崇祯说着指了指桌上的一个锦盒,“晚点朕会让曹化淳给你送过去!”
“老奴遵旨!”魏忠贤一愣。
“注意力不要全部放在鞑子身上!如今这到处都不太平!”崇祯嘱咐道。
“老奴谨记陛下教诲!”魏忠贤恭敬道。
这时候崇祯看到曹化淳回来了,于是道:“去把孙首辅召来!”
“老奴遵旨!”曹化淳这回来还没来及歇一脚便又出去了,之后崇祯看向王承恩道:“还是老话,此次改革给朕盯紧了!”之后对魏忠贤道:“西北面也要派人进行调查,最好是派那些有着丰富经验而且有出关经验的,这次是要出关的!”
“老奴遵旨!”两人同时道,随后便一起退了出去。
崇祯喝了一杯茶的功夫,孙承宗便在曹化淳的带领下进殿了,“微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师平身!”崇祯抬抬手,随后道:“赐座!”
“谢陛下!”孙承宗恭敬起身,随后便坐了下来,看着崇祯皇帝,孙承宗是疑惑不已,自己还在安排出兵事宜,这才进行没一会就被召来了,难不成又有什么战事了?
崇祯皇帝看着一脸疑惑的孙承宗笑了笑道:“紧急把老师召来是因为这个事,老师看看吧!”说完指了指桌上的锦盒,曹化淳把锦盒递给了孙承宗,孙承宗疑惑地打开看了起来,没一会,一样是眉头紧皱,放下锦盒道:“没想到我大明外也是危机四伏啊!”
“此事老师怎么看?”崇祯问道。
“如若没有鞑子,那么即便这所谓的叶尔羌汗国覆灭,敌人也未必会冒犯我大明!但是如今既然有鞑子,那么敌人肯定会冒犯我大明,我们必须做好防法,也只能做好防范,因为这叶尔羌汗国并非我大明藩属国,再则我们并不了解敌人的具体情况贸然出兵风险太大,最后则是如今我朝也并不安稳,陛下又锐意改革,现在是关键时期。。。。。。”孙承宗还没说完便被崇祯打断道:“朕明白!老师不必多说!朕准备命洪承畴领兵前往,同时把这四镇的兵力全都由洪承畴总督!”说着指了指地图上的九边重镇中的四镇。
“陛下!这。。。。。。”孙承宗眉头一皱。
“老师不必担心,朕相信洪承畴,同时朕以为他也有这个能力!”崇祯道。
孙承宗看了看崇祯道:“陛下是准备把这西北交给洪承畴?”
崇祯点点头道:“西北军区趁现在规划规划!同时趁此把西北军里面的糟粕去除!同时军改也可以顺便开始实施!朕需要的是精兵!”
孙承宗听完点点头,不过他的眉头仍然是紧皱的,似乎是有什么心事。
“老师在想什么?说来朕听听!”崇祯笑着道。
“回陛下!微臣只是觉得陛下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孙承宗道。
“朕有分寸!老师放心!另外还有一事,如今军改开始逐步施行,已经开始影响到五军都督府的职权了,朕准备裁撤五军都督府,设立军机处,五军都督府并入军机处,专门负责军改以及我大明内外的一切军事行动,官职品阶暂时同现五军都督府一致,等战事平息后进行彻底整改,设军机大臣,军机章京两级职官,由朕亲自任命,必须由有统兵经验和丰富的军事知识的官员担任!如今暂定的人员有老师!还有卢总督以及五军都督府有才能的官员其他的暂定!”
孙承宗听完只觉得又是一个重磅炸弹砸向了自己。。。。。。
………………………………
第二百四十八章 崇祯的安排
“陛下!微臣以为这还是跟诸位大臣商议下再做决定!”孙承宗道,军机处的设立有何作用孙承宗自然是明白的,虽然自己也在其中,但文人的一些思想仍然让他说出了刚刚的一番话。
“不用再议!除了朕亲自任命以外,到时候朝臣举荐一些有才能的官员便可!”崇祯道。
听到这,孙承宗叹了口气,看来是没办法了,不过军机处的设立对目前的大明来说还是很有益处,他也就不说什么了,随后崇祯道:“老师回去安排安排!另外也给朕想想有什么人可以进入这军机处!”
“微臣领旨!”孙承宗行了一礼,随后道:“微臣告退!”
崇祯点点头,孙承宗便退了出去,看着孙承宗离开后,崇祯转头对曹化淳道:“去把王公公和朱公公以及毕尚书召来!”
曹化淳一愣,但还是点点头便领旨出门了,没一会王承恩和魏忠贤便匆匆而来叩见崇祯皇帝。
“老奴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微臣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三人同时大呼。
“都平身吧!赐座!”崇祯抬了抬手。
“谢陛下!”三人同时道。
崇祯看了看王承恩和魏忠贤笑着道:“刚刚还有事朕没交待完,现在说吧,先是朱公公的!你迅速派人出关,前往叶尔羌汗国,一方面收集敌人的情报,另一方面则是想办法拯救他们的王室,切记,不可让敌人发现是我们大明参与了,这时间只有半个月明白了吗?”
魏忠贤听完不由得眉头一皱,半个月时间去一个陌生的国度执行任务,而且是在西北之外,难度可想而知,但不管怎么样皇帝陛下把这样的重任交给了自己,魏忠贤还是很高兴的,“老奴遵旨!陛下放心,老奴一定办好!”魏忠贤恭敬地道。
崇祯点点头道:“这地图你拿去,绘制好之后再交予朕!”
“是!陛下!”魏忠贤道。
“再说另一事!”崇祯看向了王承恩和毕自严,“朝廷如今正值多事之秋,不管是战事还是政事要想完成好,都需要有银子的支持,现在说的就是这个银子!”
毕自严听完心里一突,“如今这户部的银子勉强维持个收支平衡,而且渐渐往好的方向发展,各种改革之后户部的收入已经渐渐有所好转了!这才多久,又有战事了?!”
看着毕自严眉头紧皱的样子,崇祯笑着道:“毕爱卿为我大明是尽心尽力,朕清楚,现在说的这个事是给户部送银子的,朕也给爱卿缓解下压力!”说完拿出了一份卷轴道:“这份卷轴是上回洪承畴弄的各种矿产分布图,其中也有金银矿!上回派了一些人前去查探,如今朕就是让户部派人和中兴卫一同前往,对了,朕会让工部的人随你们同去,要用最快的速度让那些矿场进行生产明白了吗?”
“微臣领旨!”毕自严高兴地道。
“老奴领旨!”王承恩恭敬道。
“对了!中兴卫的人较熟悉我大明的各处,到时候朕会让徐爱卿派一些专业的人随你们一起去我大明其他地方查探下是否还有可以开发的矿产!如今发现的矿产一律有朝廷经营!都明白了吧!”崇祯道。
“微臣领旨!”毕自严高兴地道,朝廷经营还不是由
“老奴领旨!”王承恩恭敬道。
“那就这样吧!都比较紧急你们这便去安排吧!”崇祯挥了挥手道。
“微臣告退!”“老奴告退!”三人同时道。
看着三人退去,崇祯疲劳的伸了个懒腰,看了看曹化淳道:“曹公公!陪朕出去走走吧!”
“老奴遵旨!”曹化淳笑着道。
出走殿门,崇祯深吸了一口气,随后看了看方向道:“走吧!去国子监!不用太张扬,带几个护卫就可以了!”
“是!陛下!”曹化淳应声。
崇祯一行往京师东城区安定门内的成贤街而去,成贤街的两侧都是槐树,虽然京师其他地方也种有槐树,却远没有这里的多。
“这么多的槐树!这天气热了来这溜达下倒是不错!”崇祯笑着道。
“陛下!这种槐树是有讲究的!槐树是三公宰辅之位的象征。《周礼。秋官》载:“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注云:“槐之盲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是说周代宫廷外种有三棵槐树,三公朝天子时,面向三槐而立。后人因以三槐喻三公。三公是指太师、太傅、太保。由此槐便与官职有了联系,成了官职的代名词。还有这槐树与书生举子也有关系,被视为科第吉兆的象征。《三辅黄图》载:“元始四年起明堂辟雍为博舍三十区,为会市,但列槐树数百株。诸生朔望会此市,各持其郡所出物及经书,相与买卖,雍容揖逊。议论槐下,侃侃阉阉。”因此,在汉朝长安有“槐市”之称,是指读书人聚会、贸易之市,因其地多槐而得名。又有“学市”之称,北周庚信《奉和永丰殿下言志》有“绿槐垂学市,长杨映直庐”之诗句。唐元稹《学生鼓琴判》亦言:“期青紫于通径,喜趋槐市;鼓丝桐之逸韵,协畅熏风。”后还以槐借指学宫、学舍。唐武元衡《酬谈校书》诗云:“蓬山高价传新韵,槐市芳年记盛名。”曹化淳笑着道。
“看不出曹公公还博学多才啊!”崇祯笑着道。
“陛下赞誉了!”曹化淳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随后又道:“陛下,一会进了国子监之后,还能看到一些槐树,有文昌槐,还有双生槐等都是在刚建立国子监时所种。”
崇祯点点头,不一会而便来到了国子监门口,门口当值的五城兵马司的人看到皇帝驾到,先是一愣,但还是马上反映了过来,纷纷跪地恭敬道:“卑职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看着这些精神头不错的士兵,满意地点点头道:“都平身吧!”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国子监
“谢陛下!”众兵丁起身,这时候领头的兵丁道:“请陛下稍候!卑职进去通报下!”
“不用!你们就在这吧!朕自己进去!”崇祯笑着道。
“卑职遵旨!”这领头的兵丁表情似乎有些情况,崇祯没有多问,便直接领着人进去了。
走着走着,崇祯就有觉得有些不对劲了,这他么也太安静了吧?!这么冷清的地方是国子监吗?我大明的最高学府?于是崇祯道:“曹公公!朕是不是来错地方了?这是国子监吗?人呢?都休学了?”
曹化淳听完一愣,回到:“陛下!这离休学还一个多月!这。。。。。。”对于国子监为何如此冷清,曹化淳一时半会也说不上来。
“既然如此?人呢?!”崇祯的语气已经渐渐变冷。
“陛下请稍后!老奴去问下!”曹化淳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之后没多久,曹化淳便领着之前的兵丁进来了,“回陛下!据他说那些监生可能因为天气太热,要再稍候一会才能来!”
“天气太热?!”崇祯抬头看了看天气,微风吹过带起他的阵阵发丝,随后崇祯继续道:“把国子监祭酒带来!”
“带我去吧!”曹化淳看着兵丁道。
“这。。。。。。”兵丁顿时尴尬了,最后鼓起勇气道:“请陛下稍候!卑职这就去请!”说完行了个礼就往走去。
“等等!”曹化淳一愣,问道:“你是不是走反了?”
“陛下!这国子监祭酒也不在国子监里!卑职这就去叫!”兵丁道。
崇祯听完,冷漠的挥了挥手,兵丁如蒙大赦赶紧跑去叫人了,之后崇祯道:“随朕先进去吧!”说完便往里走去。
曹化淳一路随行,他是注意到了,不仅国子监祭酒,就连再低一级的司业也没在,监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