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欧斯曼记事-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焦点也几乎全都集中在男角斗士身上,描述女角斗士血战的场面少之又少。



“阿奇丽娅和亚马逊”石雕的出土,引起了考古界的轰动,关于古罗马女角斗士是否存在,以及古罗马妇女的地位等问题的争论也再度激烈起来。



和许多人一样,伦敦博物馆早期历史馆馆长海德雷·斯万恩同样对女角斗士这个历史之谜存有强烈的好奇。他的馆里保存着一堆被命名为“角斗士女郎”的人骨碎片,这个距今大约1900年的女人遗骸也是在哈利卡纳苏斯出土的,斯万恩相信,这些人骨碎片可以揭开很多历史秘密。虽然斯万恩对这个女人的生死几乎一无所知,但他推断,这个女人一开始可能是一位女奴隶,后来成为一名富有的角斗士。



这个神秘女人的遗骸是伦敦博物馆的考古学家在哈利卡纳苏斯这座古老的小城进行例行性挖掘时发现的。挖掘地点是南瓦克区的“大多佛街”。他们在挖好试验坑不久,便触到了一个古罗马时代的坟墓,随着挖掘范围的扩大,考古学家们认定,他们发现的是一个古罗马富人的墓。按当时这一地区的习俗,人死了后不能埋在城里,墓地只能选在城外,而埋在大路边是当时最时兴的埋葬法。



这个墓的埋葬方式特殊。从埋葬的位置和方式看,墓主人属于贱民阶层,但墓中出土的东西又非常考究,不像贱民。这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开始仔细研究这个墓中出土的东西——泥土、植物灰、动物样本。骨骼学家比尔·怀特甚至在里面找到了一具焚化后的人骨。几块较大的碎片一看就是骨盆的一部分。而骨骼学家通过骨盆可以判断出死者的性别,因为骨盆上的性别特征最为明显。怀特研究后得出了结论:墓的主人是一名20岁上下的年轻女性。



在其他实验室,动植物学家约翰·吉奥基和凯文·里利开始研究寻找与这个女人的葬礼有关的其他线索。他们发现,死者是被火葬的,有的哀悼者向火中投进了可以散发浓香的石松果,更有人向火中大方地投进了鸽子、鸡,甚至从地中海地区贩运到这里来的无花果、枣、椰子、白杏仁。墓中还发现了女主人身上穿戴的玻璃珠子。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这名死者生前的身份非同一般。



■陶灯上的惊人发现



但哪一位贱民生前会吸引如此之多的富有的崇拜者呢?考古学家在墓中找到四个陶灯,他们从其中一个灯的图像上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图像刻的是一名倒在地上的角斗士!在古罗马,角斗士可以像奴隶一样买卖,最终的命运便是死在角斗场上。但罗马人崇拜勇士,他们对那些展示出巨大勇气的任何人都会无私地表示敬意。所以,一些深受人们喜爱的角斗士的面庞甚至成为皇帝颁布的新硬币的图案,富人们也都喜欢请工匠将角斗士角斗时的痛苦场面制造成各种艺术品来装饰居室。



海德雷·斯万恩和其他专家们认定,这个角斗士陶灯说明“大多佛街女人”可能是一名受人尊敬的角斗士。哀悼者用焚烧石松果的方式来送墓主人上路,更进一步佐证了这个考古小组的推断,因为英国本地并不出产石松,当时石松的产地也就是现在的意大利。古罗马人很喜欢在当地的圆形角斗场周围栽种这种珍贵植物,并喜欢用石松果的香味来驱除身上的异味,然后一身清爽地进入角斗场看台,与自己最崇拜的角斗士永别。



于是,墓主人的身份在斯万恩面前逐渐清晰起来。他说:“‘大多佛街女人’是这一地区的一个非常有名的人,她很有可能是一个职业角斗士,她从罗马帝国的某个地方来到了现在的伦敦。她有很多追随者,这些人死后也都葬在她的墓地周围,人数多达6000人到7000人,而当时这个城市的总人口估计只有2万人,足见人们对她是如何崇拜。”



有人或许会认为,女人无论在身材还是肌肉的发达程度上都无法与男人相比,所以,她们在古罗马角斗场上只能携带一些较轻的武器。但大理石雕“阿奇丽娅和亚马逊”显示,至少有些女角斗士手持的是重武器。阿奇丽娅和亚马逊手持用桦木制作的沉重的盾牌,胳膊和腿上绑有亚麻或金属护具,整套护衣大约重30磅。手里持的是短剑。单从这方面分析,她们应属于中量级角斗士。



和影片《角斗士》描述不同的是,角斗士一般是成对出现在观众面前,而且角斗持续的时间很短,平均只有10到15分钟。阿奇丽娅和亚马逊参加的只是角斗的其中一种方式,她们的短剑是用来刺对方的,开始时剑藏在盾牌后,当对手倒地或失去平衡时,再掏出短剑发动最致命一击。这种角斗方式实际上更加刺激。



那么,角斗士为何要戴面具呢?专家的解释是,戴上面具,角斗士看上去像个魔鬼,很可怕,观看起来也更神秘,而且角斗比赛的赞助者常常从同一个角斗团里挑选角斗士,他们平时在一起生活,彼此都非常熟悉,有些甚至成了好朋友。面具将他们的真实身份隐藏起来,他们就会无所顾忌地搏杀。



NO。3 亚历山大与绅士风度



 欧洲中世纪的绅士的作风,很大程度上传承于马其顿伟大的皇帝亚历山大。



据说亚历山大只有中等身材,肤色白皙,普鲁塔赫说他习惯于把头偏向左肩。他奔跑速度极快,连职业体育家也不是对手。当他无需在战场上调度部队的时候,他会把时间消磨在狩猎或者是审判司法案件,料理军务和读书等方面。他非常爱好自然,为了消遣,他喜欢猎狐和射鸟,他也极爱读书。当在亚洲腹地找不到其他书可读时(除了荷马以外),他就命令哈帕路斯从后方送些书来。哈帕路斯都一一遵命照办。但是,在他所有的品行中,最能显示出他特立独行的还是他的道德观。



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具有同情心被认为有失英雄气慨,不过他却能同情人,特别是对不幸的人更能表示怜悯。在埃菲苏,他制止了当地人民屠杀寡头政治的执政者,因为他知道如果不制止他们,那么除了真正的罪人以外,所有与他们有私仇的人或是有财产的富人,就会都被杀死。在米内塔斯围城战中,有些被围的部队躲在一个岛上,亚历山大见他们准备死战到底,不禁表示同情,认为他们也是高贵而忠勇的军人,就与他们谈判,并允许他们参加他的部队。在伊苏斯之战以后,他也对特比斯的大使表示同情,部分理由是因为他很怜悯特比斯的遭遇,该国的灭亡使他感到很遗憾。当他从印度回来时,在通过戈德洛西亚沙漠行军时,有一些守卫仓库的部队因为饥饿把仓库中的粮食抢劫一空。亚历山大知道这些人实在是出于迫切需要才出此下策,就赦免了他们。



几乎在所有时代中,女人问题一直被认为是军人的合法污点,可是亚历山大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也足以表现出他比起同时代的其他人来,简直就象是生活在另外一种道德世界里。他不仅以皇族礼节对待被俘的大流士妻女,而且对强奸更是深恶痛绝,在他那个时代,这种行为在战争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有一次他听说巴尔米尼奥的部队中有两个马其顿军人曾经侮辱过某些佣兵的妻子,他立即命令巴尔米尼奥将这种人渣处死。另外有一次,美地亚的总督阿特洛伊帕特斯送给他一百个骑兵打扮的少女,亚历山大马上把她们送到离军队范围很远的地方,以免她们遭受马其顿或外国部队的侮辱。在围攻佩内色普迪斯时,他下达了一个更加惊人的命令:不准触及任何妇女。尽管他如此尊重妇女,但这还不算是他的最高美德。



对于亚历山大所犯的错误,阿利安也曾经感到很遗憾,不过他却说:在古代帝王中,据我所知只有亚历山大一人能够根据他天赋的高贵理性,真正勇于改过。关于他的军事指挥艺术,探讨的文章实在太多,但最真实的也许还是阿利安的结论。



因为阿利安的主要资料来源于亚历山大的部将托勒梅。这是当他做了埃及王之后写的。内容如下:“他非常聪明,非常勇敢,对荣誉和危险都非常热心,对宗教则非常谨慎……他最善于选择正确的行动路线,不管情况如何模糊,他的猜想常常是正确的。他对于如何集中一支军队和如何装备它都十分内行,尤其善于提高部队的士气,使他们不断产生新的希望,同他一样充满大无畏精神,铲除了他们脑海中一切惧怕危险的想法…………在他的所有特性中,这一点最为难能可贵。对于一切在不确定环境中所应做的事情,他都以最大的果敢精神去做,他最善于迅速地预测和把握敌情,不让任何人有时间考虑失败的可能。”



亚历山大做任何事都极为彻底,没有人能比得上他。他的勇气也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但是反过来说他也非常谨慎小心。他同时具有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先知和实行者的双重人格,所以无论是在思想还是行动方面,与同时代人相比,他都有鹤立鸡群之感。他一方面非常神秘,另一方面不断实践,凡是与他接触过的人,都会觉得他具有无限的吸引力。



虽然他具有高度的幻想力,但是他的幻想力却很少超越理智的限度之外,而他对于细节的精明程度,又可以与他对概括观念的渊博相比拟。因此阿利安在他的亚历山大传中评论说:象这样一个与任何其他人都完全不相似的英雄,照他看来,似乎不能不说是出于天意,而非人力所能及。



(截选自《西方战争史》)



NO。4 克拉苏与“什一法”



 在古代,如果一支军队在战场上懦弱退却,主将领往往将责任归咎到领队的军官身上。这种处理方法其实是对士兵的一种妥协。因此,为了鼓舞士气,下级军官往往采取演讲的方法或者做一些激情的动作。



罗马前三头之一的克拉苏并不赞同这种由军官来代替军人受罚的处理方式。他对他的军人实行了“什一法”。



事情是发生在与斯巴达克斯的战斗中。他的军人在遭遇斯巴达克斯方面的强烈抵抗以后产生了消极情绪,有两千人临阵退缩了。战役结束后,他将那两千人集中起来,排成整齐的队伍,然后每十列中抽取一列执行处决。他的做法实际就是克服一种从众心理和侥幸心理,这两种心理的确是古代军队最大的敌人。一般以少胜多的战争利用的也正是这两种心理。



我在文章里面使用了这种方法,在那之前的演讲是仿照克拉苏当时的语气加的,可能和人物的性格不太一样。维里奥更像凯撒,他是一个由平民和军队支持起来的皇帝,他争取人民的方法是给予人民利益。他倾全部家产来做这件事情。等他当上皇帝以后,每年的赋税收入,绝大部分都是作为赏赐给了他的将军和士兵。



但是克拉苏采取的处理方式却的确打造了一支坚韧的军队。那之后,他的军队和斯巴达克斯进行了三次大的会战并最终杀死了对手。在每场会战后,当他的士兵清理战场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描写:“有的士兵身上有七、八处致命伤,而且几乎全部的士兵都是在正面受伤。”这就意味着,他成功的克服了战士们的侥幸心理,让他们不折不扣的完成他的每一条命令。



NO。5 斜线战队



 



(1)埃帕米农达斯



在埃帕米农达斯崛起以前的那些年代里,底比斯人已经从斯巴达的统治之下解脱出来了,他们采取了一种回避战斗的方法,后人也把这种方法称之为“费边战略”。所谓“费边战略”,虽然是属于间接路线的大战略中的一个范畴,但实质上它是一种迂回战术的战略。底比斯的军队一直坚持这种方法,避免进行公开的搏斗。所以,斯巴达军队当时虽然多次开到贝奥提亚,而且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但是却没有达到任何目的。底比斯人利用这种方法赢得了时间,建立了经过精选的职业军队,即名噪一时的所谓“神圣战斗队”。这就是后来底比斯军队中的突击力量。底比斯人采取这种方法创造了鼓舞人们反对斯巴达人的必要条件。而对于雅典人来说,他们却因此解除了陆上的威胁,得以集中自己全部的人力物力来重建海军。



这样一来,到公元前374年,包括底比斯人在内的雅典同盟,就迫使斯巴达同它们签订了一个于同盟方面较为有利的和约。尽管这个和约由于雅典人在海上的冒险行为而很快遭到破坏,但是,他们之间在三年之后又重新开始了和平谈判,因为雅典方面也对战争感到厌倦了。斯巴达在这次的谈判桌上争回了它在战争中丧失的许多东西,并且设法使底比斯同它的同盟国断绝了关系。此后,斯巴达即开始进攻底比斯,企图把它彻底摧毁。可是,当斯巴达的军队在公元前371年攻入贝奥提亚时,尽管它经常在质量上占有优势,而这一次同时在数量上也占优势(一万对六千),但却在列夫克特累战役中,被埃帕米农达斯所统率的,有着新的精良装备的底比斯陆军彻底打败了。



埃帕米衣达斯不仅摒弃了根据以往许多世纪的经验所制定的旧战术方法,而且奠定了战术、战略、以至大战略的基础。后来一代一代的名将和统帅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学习和受到培养的。他所使用的部署军队的方法,直到我们时代仍然没有丧失现实意义,例如,后来弗里德里希二世(即腓特烈大帝)所采用的“斜形战斗队形”,只不过是埃帕米农达斯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在列夫克特累战役中,埃帕米农达斯抛弃了传统的惯例,不仅把自己的优秀士兵,而且把自己的主力,都集中在左翼一边,从而减弱了中央的兵力,并且使右翼往后收缩。这样一来,他就在敌方右翼造成了对敌兵力的绝对优势,而这里又是他们的总司令官——即军队“大脑”的所在地点。



(2) 罗斯巴赫会战



后世拿破仑评价腓特烈大帝的时候说:“越是在最危急的时候,就越显得他的伟大,这是我们对于他能说的最高的赞誉之词” 。



面对四方大军云集,腓特烈留下贝文公爵的4万1千人,命令他在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