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福地,重生童养媳-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氏接过去找了绳头在织布机上拴好,边讲解边饶起来,冯氏手麻利的很,麻绳就跟有了生命似的,一圈圈在缠绕在织布机上,饶好了冯氏又伸了手,香草赶紧奉上第二团,冯氏再找绳头拴在梭子上就边讲解边织起来,这回她手上的动作慢了很多,讲的也很慢,生怕香草跟不上似的。
  香草个子矮,站着也就比织布机高小半个头,平视正好看清冯氏的动作。她一双眼睛睁的圆圆的,丝毫不敢懈怠,原始简陋的织布机,一下一下全手工的织布,以前做梦都梦不到的事出现在眼前,一切都让她很新鲜。
  当然,她好奇是一方面,古代农村熟麻织布可是女子必学的,她不得不学。既然必须学,还不如认真点,免得让冯氏骂。
  冯氏边织边讲,时不时抬头瞧瞧香草,等织机上的麻布有了手掌宽,她就停了手,挑眉道,“换你来试试。”
  香草咽了咽唾沫,等冯氏迈出来,她费力的就翻到织布机里头去坐到冯氏方才的位置,拿了梭子动作起来。
  个头小胳膊短她得伸脖子探身,织布机还得脚踏,她腿又短,只得两腿直挺挺的一蹬一蹬,不用看,光想想她就晓得现下她的动作是多么可笑滑稽。可她还是兴奋的勾了唇角,不管咋地,她还是能织的。
  慢是够慢,一点都没有容嬷嬷的行云流水,可并没有错啊。新奇的体验,点滴的成功,都给她古代的生活添了丝丝乐趣。
  冯氏瞧了些许,心里暗暗惊叹香草学的快,可表扬是没有的,她板着脸道,“就这么来,拽紧着点别偷懒,俺就一边看着,敢耍滑仔细俺大耳刮子抽你。”
  周氏就坐在炕沿上呢,这会子也坐不住了,站起来就往织布机上瞧。冯氏说的话她听的明白,香草这会子就能上手了,这手可真够巧的,比着小时候学织布的自己还要快。
  待看清了织布机上穿梭往来的那双小手,她脸色就露出赞许的神色,甚至可以说是欣慰。这小丫头心眼多,手也灵巧,还听话,给啥活儿变着法的也得干好,五百个钱花的可太值了。
  冯氏清了清嗓子就把周氏拉到旁边坐好,眼睛眨了眨猛使了使眼色。
  周氏会意,满脸的喜色立马收了回去。她差点就忘了冯氏跟她说的了,不能让香草蹬鼻子上脸抖起来。
  “夫人,李铁嘴家这几天不是盖房呢嘛,不全翻盖就是接两间,街里街坊的,您咋也得给上个梁啊。”冯氏确定了香草一门心思好好干活,扭头就跟周氏唠起了嗑。
  “那院里不少人帮工呢,大声小嚷的早听见了,俺让大郎和香草问好了今个上梁,正好你来了,反正你们没出五福得去,那二十个鸡蛋的随礼你就给稍带过去吧。”
  周氏边说着话,手里就拿过了旁边的木头夹板立好,上头夹牢靠纳半截的鞋底子,一手针锥子一手麻绳做起了活儿。
  家里本身四口人鞋袜衣裳都得她来,这回又添了个香草,她手底下更得勤快点,天一天天冷了,一人一双棉鞋总得赶出来。
  冯氏本要点头又沉吟了片刻,撇了眼香草之后试探的跟周氏道,“要不让香草拿着鸡蛋跟俺走一趟?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惯了,她一个乡下丫头没那讲究,总归去个人瞧着也和气不是?”
  周氏停了手,低头思索了一下就点了头,“成,反正上梁也不用吃饭,露个脸就回来也不用顾忌占上啥荤腥。等除了孝,往后这人情分网的就让她跟大郎去,一个村里住着咋也得维持好。到时候,你给看着点,坐席啥的别捅啥篓子。”
  赵家在村里是孤门独姓,可赵秀才在的时候和气的很,谁家红白喜事都去给写账顺便随份子。赵秀才没了,周氏虽说不亲自去,可份子钱每回都让冯氏给稍带上,乡村人家,有了这份热乎劲,孤门独姓的在村里就不会被人欺负。
  有了香草这心眼多的,再有冯氏给看着点,她也想着让赵大郎跟村里人热乎热乎,咋说,没意外的话,赵大郎和香草得在村里过一辈子呢。
  周氏点头了,冯氏就有了笑模样,“香草又没圆房,这半截子来的还不用守啥孝,就是坐席也没啥的。大少爷这也守了一年半多了,够长了也。”
  她绝对是好心,周氏不去,随份子有个香草去也能说的过去。再说了,乡下人土里刨食的没权贵富贾那么些讲究,家里人没了,儿孙守个一年足可以了。
  也只限于家里不办喜事,真坚持三年不沾荤腥不沾酒气不走亲访友的,她就没听过。
  赵家要依着守孝三年不跟别人来往,村里人那指定说夫人扯谎瞧不起他们那些泥腿子。村里碎嘴的女人多的是,没事嚼个舌根,这么多年维持下的好人缘可就没了。
  周氏这回可是毫不犹豫抬了头,脸上满满的坚定,“大郎是长子,指定得守够那二十七个月。随份子往后你就带香草去,坐席不成,交了份子就得回来。”
  “俺地夫人呐,俺听您的。”冯氏也不争竞了,没有大郎,有个香草也凑合吧。
  香草手脚并用一直在忙活,新上手的东西生疏的很怕出错也不敢分心,可咋也离的近,旁边两个人的对话还是让她听去了。
  眼角余光偷偷瞅了瞅,那俩人都没在看她,她就无声的张嘴笑了笑。李家沟百十户人家,死人得办事,结婚得办事,生孩子也得去随礼,一年到头这随份子的机会可不少。
  隔三差五出去热闹热闹,总比成天关在院子里干活强多了。
  小鸟出笼啊,感觉相当好。
  约摸过了小半个时辰,冯氏检查了香草织出来那一尺多长的一截子麻布片子,终于决定不盯着了。冒了几句狠话吓唬小香草,去后院菜园子里挖菜沟去了。
  菜园子里茄子豆角黄瓜啥的都早拉秧了,就剩下两大菜畦耐冻的白菜和萝卜。这俩种也长成该拔了,搭着菜干得吃到明年清明节后,干放着搁不住,得挖个半人深的沟把菜放进去再盖上柴火和土存着,吃的时候扒拉出一筐来,鲜灵的很。

  第五十一章 地主收租

  周氏收了夹板也去了后院,屋里终于就剩下香草一个了,她屏气凝神听了半天,确定外屋没人偷偷盯着她,这才放下梭子站起来,扭扭酸疼的脖子。
  织布这活计学起来不难,就是一直重复重复再重复,可坚持功夫长了,也挺累的。再想想方才那俩说的,八天内要她织够十五个麻袋的布片子,她又无力的跌坐在织机上。
  两眼望着房梁,痛苦加绝望中。
  要不要这么狠,这是要把她绑在这破织机上啊。无边的苦难袭来,方才让她去随份子的好事都化解不了多少苦水去。
  “草儿,草儿,俺铲一大片了,你快去搂啊。”
  香草正无限悲愤中,赵大郎推开窗户就把那张憨憨的大笑脸探了进来,语气里满满的欢乐。
  说白了他很乐意干活,特别是跟香草一起干活,过家家似的,好玩的很。
  香草发觉有人下意识的就去抓梭子,反映过来是赵大郎,叹了口气把梭子又放下了,一甩头瞪着赵大郎低吼道,“娘让俺织布呐,忙死了都,要搂你楼去吧!俺忙着呢,没工夫跟你玩儿!”
  许是晓得赵大郎傻,她此时没有了柔顺的小媳妇样,口气不善的喷了火。在这个古代,也就面对傻子不用装腔作势。
  她真要憋屈疯了,二十多岁的灵魂,让那俩古代女人给折磨的不成样子,多可悲。啥狗屁叼炸天的穿越小说,她有一种想把各路作者拉过来打一顿的冲动,大爷的,现代人想在古代混的好不可能好吧。
  古代人,尤其是古代女人,特别是古代几岁的小丫头,就算不是童养媳,在任何一家也没啥地位的,除了被人指使干活没第二种。
  穿到古代农家,一家子都听她的各种奔小康,这个打死都不可能有。
  赵大郎笑容僵住了,他根本没见过香草生气,愣了半天才扁扁嘴低头走开,“俺自个去,俺自个去。。。。。”
  他看得出香草不欢喜了,人人都吼他都不待见他,原来香草也一样的。
  院子里,赵大郎垂着头默默的走了。
  香草吼完,心里舒服了,想着赵大郎落寞的样子又后悔起来。她一个二十好几的人,受气了是自个没本事,跟一个几岁智商的傻子发啥火,欺负弱者真没品!
  后悔归后悔,可她真没工夫跑去哄赵大郎,深呼吸几口气,手脚并用又开始织布。反正赵大郎小娃娃脾气,等闲下来哄两句就好,没准这家伙一会儿就忘了。
  容嬷嬷要是发现她跑出去,那可就麻烦了,一顿骂?一顿打?哪个都不好受。
  手磨出泡,脚也踩的发肿,麻袋终于织好缝好。
  从织布机上解放下来的香草还没容的闲,赵家的佃户约好似的推着大车小车挤了一院子。
  矮小的她扬着脖子瞧着车上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包,黑葡萄似的眼睛直笑成一弯月牙。
  地主啊,就算在赵家过的不太好,可终归,她也是地主阶级的一份子。
  “木头桩子似的发啥呆,还不给你娘帮手去!”
  冯氏的大嗓门一吼,香草即刻成了避猫鼠,低眉顺眼的小跑着奔走。
  周氏是甩手掌柜的,穿戴利落的往那一站根本啥啥都没沾手,可不能让香草也闲着,“把这边再扫扫,省的粮食掉地上找不见。”
  “是,娘。”香草恭顺的应了,拿了笤帚开扫早晨才扫过的地面。
  一根草叶都没有又怎样?让扫就得扫。
  婆婆让她往东不能往西,让她打狗不能撵鸡,孙氏走之前教导的话,她现在是坚决执行。
  很快,草席子铺开,量粮食的斗抬了来,记账的桌椅纸笔也摆上,冯氏嫌弃香草碍事,一努嘴就给赶一边去了。
  香草乐的清闲,个子小也搬不动抬不动的,领着到处乱窜的李苗儿颠颠的跑到桌子边看着记账。
  赵家二郎正好休沐,账桌自然是他把着。
  “秀才娘子,先收俺家的吧。俺二姑家娶媳妇儿,晚了赶不上趟。”
  周氏就笑着点头应下,继而求助的看向冯氏。这些个人大号是啥,一年到头也见不着两回,她根本记不得。
  冯氏还没来得及回音,就听赵二郎点着账本开了口,“李三叔,您家是十一亩中等田。”
  高瘦的红脸汉子点头称是,“对头。俺寻思着六亩地出黄豆,剩下按荞麦。”
  赵二郎拨了拨算盘珠子提笔就往本子上写,之后一本正经报出收租数量,“今年收成一般,跟里正家一样一亩收成按一石六斗算,抽七成。收您黄豆六石七斗,荞麦五石六斗。”
  红脸汉子顿时伸出大拇指,“一眨眼功夫就算出来了,读书人就是不一般!账俺们一家子算了好几天呢!”
  “……。哪里哪里,您过奖了,过奖了。”被人夸,赵二郎就有些羞,一本正经的脸差点绷不住。
  香草眼巴巴的咧了嘴,十二岁的小男孩扮老成,很有喜感。
  随即就接到不悦的目光,她只得麻利的收了笑,故作乖巧的指指砚台,“二哥,我给你研墨好不好?”
  研墨?不说会不会,不加个板凳都够不着。赵二郎就摇摇头,“不必了,墨够用。”
  冯氏两口子看着称粮食,周氏和赵大郎去盛粮食的屋子指挥人们往缸里倒,那边忙的热火朝天,账桌这边暂时无人问津了。
  趁着空,香草点起脚尖往账本上瞅了瞅,扬着日渐白净的小脸由衷赞到,“字写的真好。”
  圆圆的眼珠盛满羡慕,要是有了纸和笔,她学起字来也会顺腾多了吧。
  赵二郎侧头看看旁边的小不点,有些好笑,“你又不认识字,能看出个什么。”
  “写的跟书上一样,那肯定是好啊。”香草说着话圆溜溜的眼就在纸上逡巡,终于她伸出小手在上头点了点,“这个字是‘李’,大哥教我的字里有它。”
  斗大的字认不得一筐,总算有了一丢丢的进步不是。何况还是在繁重的活计之余挤功夫学的,她是倍加自豪。
  认得个把字,赵二郎倒不稀奇,他一双眼睛直盯在那惨不忍睹的小手上。
  手指头上的皮红红的发薄发亮,侧边还有磨破的痕迹,新伤旧伤的叠加,小娃娃家家的,做什么成这样?
  心里疑虑,他就皱眉开了口,“手怎么了?”
  香草翻转着瞧了瞧自己个的手,满不在乎的道,“织麻袋片子磨的,不碍事,过几天就好了。”
  她可不敢说那皇后一个不字,要不这充当小大人的古板书生又要给她掉书袋了吧?
  什么孝悌忠义?
  再说说什么鬼二十四孝,她就得哭去。
  看那惨状,不是三天两天能成的。
  不给好脸色,吃饭蹲锅台,扫天刮地的做家务事…。原来他看见的还算好的。一向善良的母亲,竟然如此待个小娃娃,真是…。
  “少东家,该俺的了,给俺瞧瞧。麦子照算,红苕先使一石麦子,剩下的用高粱顶,要不俺家得挨饿了。”
  没容的他多想,下一个佃户已经来了,他只能一门心思算账。
  “范二伯,您家上等田七亩。一季麦子抽七成,收您九石八斗。红苕抽五成,应收三千五百斤。一石麦子顶一千二百斤,剩下的用高粱是三石八斗。”
  …。。
  “兴旺大哥,您家中等田十四亩。三亩收黄豆三石三斗,三亩收谷子两石一斗,六亩收高粱六石七斗,剩下两亩收红苕…。”
  ……
  一边哄着小苗儿,一边看着赵二郎报数,香草听的云里雾里头都要晕了。
  没文化,古代当个地主都不够格啊。
  麦子、谷子、黄豆、绿豆、红苕、棉花、苎麻…。地里能种的的全都可以当租子,而且每亩收多少都不一样的。
  不过,有一点她很拎得清。
  古代看天吃饭,亩产很低。对佃户来说尤其难,因为大头是地主的。
  风里来雨里去辛苦一年能放自家粮仓里的很少,而且好粮食多交,留下来糊口的多是红苕啥的。
  看看自己个再看看那些穿着破烂来交租子的大叔大婶,她顿时知足了。
  皇后和容嬷嬷再厉害也就让她做点家里活,比起村子里几岁就下地干活的孩子真是天堂和地狱。何况,伙食还好,不像原身以前,红苕面熬的菜粥时不时还得断顿。
  越穷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