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园逸事 作者:弹剑听禅-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红也忙碌起来,她在姚黄的指导下制作香肠和腊肉。这个世界的人们也做腊肉,不过是用盐阉几天,挂在风口风干,要吃的时候切一块下来或炒或蒸着吃,是没有钱的人家保存肉类的一种方法。不像华国的传统腊肉,要放上冰糖、八角、茴香等大料阉制,还要用松枝熏烤,吃起来美味无比。姚红对新做法的腊肉很是期待。
做香肠时最麻烦的就是肠衣这一项。姚黄在家的时候跟自家娘一起灌过香肠,肠衣是在超市买的,灌的时候有绞肉机,十分方便。可是在这里没有绞肉机,更没有肠衣,想要灌香肠的话,必须自己制作肠衣。第一批肠衣是姚黄与姚红制作的,猪的小肠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两个人用沙子刮掉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只留下粘膜层,再用清水把其洗净,肠衣便制作好了。说起来觉得简单,但真的动手做却十分费工夫,特别是最后清洗一环,必须仔细清洗,否则残留了沙子在里面,不但会损坏肠衣,吃的时候也会嗝到牙齿。
没有绞肉机,姚黄削了一段竹筒将肠衣撑开套在上面,这样往肠衣里装肉就方便了许多。


、第三十八章 土炕

姚红按照姚黄指点,做了带着甜味的“广式香肠”和麻辣口味的“川式香肠”——姚黄不知道为什么两种香肠要叫这两个奇怪的名字。还有用豆腐与碎肉做成豆腐香肠。豆腐是自己家做的,姚红泡了十斤黄豆,做出的豆腐一半做豆腐香肠,一半冻成豆腐乳。剩下一块新鲜豆腐,给家里人做了一顿豆腐宴:麻婆豆腐、脆皮豆腐、翡翠豆腐羹、鲫鱼豆腐汤、皮蛋拌豆腐、豆腐烧香菇、白菜炖豆腐……吃得姚黄等人满足不已,闻人千叶更是将菜谱记录下来,寄给了在京城的淳于谨枫。
姚黄看了看阴沉沉的天,朝着周明家走去。一阵风刮过,带来深秋的寒意。姚黄不觉得冷,不过还是按照姚红的要求穿上了稍厚的衣服。
周明的父亲周老爹兼职村里的泥瓦匠,姚黄这次去周家是想请周大爷帮她搭三个土炕。土炕是华国北方熬冬的宝贝之一,是华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用土坯或砖砌成的睡觉用的长方台,上面铺席,下面有孔道,跟烟囱相通,烧火取暖,端是冬暖夏凉。大周朝的北方却是没有土炕这种东西,人们都是睡在木板床上,并不保暖。只是冷得受不了时在屋子里摆上一个火盆,温暖程度无法与土炕相比。
“在地上先要用土、沙等先垫高到炕高的一半,然后用砖砌成‘己’字形的烟道,也就是炕洞。炕洞宽度不超过一块砖长度,一般是砖长的三分之二,高度大概四五块砖高,卧砖顺向砌。如果炕很大,一般间隔一两个炕洞要在炕洞里头留出一两个较深的坑,就是把炕底的土掏出后,再用砖加固一下,以便灰多了后扒开炕面掏灰方便,与烟囱的接口处也一定要有……”
姚黄双手比画着,周老爹听着她的描述,眼睛越来越亮。等到姚黄话毕,周老爹搓着双手对姚黄道,“二丫啊,这土炕的法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姚黄微微一笑,“我是在一本古书上看到的。”
“原来如此。书本上的知识就是高明,早知道我让我家小子也去读书了。”周老爹踯躅了片刻,道,“二丫啊,土炕是个好东西,如果能推广开的的,能够造福不少的人,让大家整个冬天都不惧怕寒冷了……”
姚黄轻笑,“那就劳烦老爹把土炕的修建方法推广出去,造福大家了。”
周老爹大喜,这是一条发财的捷径,姚黄就送给了自己一家。恩,一定要好好帮姚家搭建土炕,而且不收他们一分钱。等给姚家搭过了,再给自己家搭,然后给村长家搭,这以后,村民们肯定个个都要找自己搭土炕了,再然后是安平郡……周老爹幻想着铜钱长着翅膀飞进怀中的画面,一张褶子脸笑成了菊花。
与周老爹约好了后天到姚家开工,姚黄走出了周家。一路上,地里的花生已经成熟,过几天就该收获了。已经与百味居商量好,这次产生的花生,除了一部分留种外,其他的全部让百味居收走。实在是已经有人查到了花生的源头来自清水村,并且前来收购,其中不乏仗势之辈。村长与姚黄商量后,找到百味居,以全部产出供应百味居的条件,让百味居出面解决麻烦才还了清水村宁静。
天色虽然冷,但在田边照料庄稼的人不少,众人都指望着花生卖了大钱后好生过一个肥年。众人看到姚黄后纷纷与其打招呼,姚黄含笑回应,心情出奇地安静平顺,体内的真元缓缓流动,她感觉自己又要突破了。距离进山提升境界那次过了三个多月,姚黄的修为提升了两层。炼气八层到炼气九层之间有一个很大的屏障,许多修者都止步在这层屏障之前。姚黄提升修为用了两个月时间,但却在这层屏障面前踯躅了一个多月,没有丝毫头绪。此时行走于田间小道,体会着村民们喜悦期盼的心情,屏障竟然有了一丝松动。姚黄觉得自己应该闭关了。
回到家中,学堂还没有下课,姚黄跟姐姐打了一声招呼,便准备进山。姚红对于姚黄进山的行为也淡然处之了,妹妹是要进山学本领,自然不能阻拦她。据相公判断,妹妹的身手很高,恐怕连相公都不是对手,山里面的野兽更加不足为惧。因此,姚红再不阻拦妹妹。
“二丫,你要去几天?多久回来?”姚红依然有些不放心地问道。
“半个月左右。大姐,我和周老爹约好了,他后天来家中搭炕。材料费和工钱,周老爹都不收我们的。你做点儿好菜准备点儿好酒招待周老爹吧。”姚黄将与周老爹谈好的条件交代给姚红。
姚红用心记下,“你这丫头的新奇主意真多。不过土炕真有你说的那么好,整个冬天,北方人民的日子就好过了。”
“呵呵,”姚黄笑了,“效果好不好,等土炕砌好后,大姐自己体会。天色不早了,我先走了。”
目送着妹妹背影远离,姚红收回担忧的目光,开始为闻人千叶三人准备晚餐。小村的半空炊烟袅袅,一阵清脆的铃声打破了村子的安静,接着是孩子们的欢呼声。听到这声音,所有的村民都露出笑容,学堂放学了,孩子们该回家了。自己这一辈子是个大老粗,但至少下一辈识文断字,就算不能考个功名光宗耀祖,能在城里面做一个帐房先生,也比自己出息多了。幸好啊,姚家两老口救了闻人公子这个读书人,他们的子孙才有了读书的机会。
“大姐,二姐,我们回来了。”姚青拉着小可跑进院子。
“回来了?赶紧洗手吃饭吧。”姚红对两个小的道。她迎上刚踱进大门的闻人千叶,从他手中接过书和戒尺,温柔地问道,“累吗?”
“不累。”闻人千叶回以同样温柔的笑,“怎么不见二妹?”
“二丫又上山修行了。”姚红把书和戒尺放回卧房。
姚青刚从井中打了一桶水倒进木盆中,闻言叫道,“二姐又进山了?”
“天冷,别洗冷水。”姚红喝止了姚青和小可往盆子里伸手的举动,急忙从厨房的锅里舀出一勺开水,掺到盆中。
“怎么?你想跟着去?”闻人千叶似笑非笑地问姚青。
姚青打了个哆嗦,姐夫的气场好可怕。那啥,我不是想偷懒!
“没有,我只是关心二姐才问一下。我还要读书还要练武,没时间到山上玩。”姚青狗腿子的模样逗得小可包子捂着嘴巴扑扑之乐。
姚红用布巾给小可揩干净手,对闻人千叶道,“二妹离开前把她新默完的手稿交给了我,让等淳于家的管事来村里交由他们带给淳于兄弟。”
“哦?默完了,我看看。”走向饭桌的脚步拐了一个弯,闻人千叶走进卧室,一眼看到了摆在柜子上的一叠整齐的手稿。
“《秦时明月》?貌似很有意思!”
曾经富丽堂皇的宫殿变成了断壁残垣,血腥味弥漫了整个天空,房檐全是尸体和拿滴着鲜血的武器的兵丁。小小的女孩子紧紧地搂住怀中的婴儿,漠然地听着周围的哭声。她现在是一个俘虏,一个亡国的俘虏,一个被亲人抛弃的牺牲品——这就是姚黄如今的处境。
宅女姚黄从身体残存的记忆中知道了当前是怎样一种状况:金哀宗天兴二年蒙古和南宋联军攻破蔡州城,在战火中即位的金末帝完颜承麟死在乱军之中,金国灭亡。蒙古大军攻破皇宫,身为太子太傅的原身的祖父用自己的孙女和孙子顶替小公主和小皇子,带着小公主和小皇子逃走了。为了不让六岁的小孙女乱说话暴露她不是公主从而影响小公主逃走,原身祖父给小姑娘灌了哑药。可怜的小姑娘在身体中残留了强烈的伤心失望愤怒憎恨与不甘。
紧紧抱着怀中的小包子,这孩子是小姑娘最后的牵挂,他们是亲人,同样被最亲的人抛弃。小姑娘的残念就是要带着她的弟弟逃出去,然后找到他们的祖父,问一声为什么?
为什么?还不是为了所谓的忠义。姚黄对原身祖父的十分不屑,这个人就是愚忠,凭什么为了成全你的忠心,要把两个无辜的孩子推进致命的危险中?原身,你放弃,我一定会带你的弟弟逃出去,将他平安地养大。不过我不会去找你们那个狠心的祖父。他的答案不重要,他这个人也不重要,在抛弃你们的时候,他就再也不是你们的亲人了。
“你就是完颜承麟的女儿完颜萍?”一个蒙古大将打量了小姑娘一眼,命令手下,“好好照顾他们,在放回大都前,不要让他们死了。”
暂时安全了。至少在给蒙古大汗献俘前,他们的性命是无忧的。姚黄垂下眼,看着熟睡中的孩子,这个孩子刚刚一周岁,狠心的祖父给他灌了麻药,孩子才会这么安静地熟睡。脸贴着孩子的小脸蹭了蹭,为了这个孩子,自己要拼命了!


、第三十九章 神雕(一)

姚黄有底气,因为她发现自己穿越后得到了金手指——一个随身空间。空间里面的东西都是封印状态,但有几样她能动用:三本武功秘籍,几瓶效果不同的丹药,有解毒的、有疗伤的、有增加体质的,还有洗髓伐经的。三本武功秘籍让她异常眼熟,曾经在《剑三》中混迹了几年的宅女可知道这三种武功的威力有多大。不说别的,练了《蹑云逐月》的第一重,她就能带着小包子从蒙古军中逃出去。
从蔡州城到大都快的话一个月就能到达,蒙古军队要休整要带着从金国掠夺的金银珠宝一边返回大都,途中要用的时间超过两个月。在这两个月中,姚黄除了照顾弟弟,便苦练《蹑云逐月》和《紫霞功》,终于在到达大都前练成《蹑云逐月》第一重。
姚黄外表是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还是一个哑巴,她弟弟更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婴儿。蒙古人对他们两个的看管并不严密,姚黄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终于带着弟弟逃了出来。
恢复自由的姚黄带着弟弟一路南下。两个孩子的弱势群体是很容易遭人觊觎或欺负的,为了减少麻烦,姚黄将自己和弟弟打扮成小乞丐。到了晚上的时候,姚黄会用轻功到一些富贵人家顺一些好吃的犒劳自己和小包子。她和小包子都是长身体的年龄,不能营养不良,免得长不高。小包子很乖巧,小小的孩子是很敏感的,被姚黄背在背上时不哭也不闹,只不过他很缠姚黄,睡觉的时候也会紧紧抓住姚黄的衣襟,就怕姐姐像娘亲和祖母一样忽然消失不见。
姚黄用修炼内功代替了睡觉。在这个乱世,只有实力才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姚黄从没有像现在一样渴望能力、渴望强大。
空间里的丹药全部是举世难找的珍品,姚黄吃了一颗名叫“小培元丹”的药后,经脉括宽了三倍,体内的杂质也被排除出来,修炼起武功来事半功倍。可惜,她的嗓子已经被破坏,即使哑药中的毒素被排出了身体,姚黄依然不能够说话。小培元丹总共有两颗,姚黄自己吃了一颗,剩下一颗留给弟弟,等他五岁后,姚黄便教他学武功。
空间里面有一种酒叫做五仙百花酿,第一次喝能够增长五年的内力。看到泡在酒坛子底部的毒蛇、蝎子、蜘蛛等五种动物和昆虫标本,姚黄森森蛋疼,脑海里面黎家阿哥和苗家阿妹隔着河流大唱情歌。
有了助长功力的药,姚黄武功进步神速,一年的时间,她已经有了江湖中三流高手的水平。《紫霞功》的“乘霞”修炼到了第二重,自身属性增加了一倍。其实姚黄更想学会生太极和镇山河,气场外放之类的多威武多霸气!
用了一年的时间,姚黄带着小包子到了相对安定和平的江南一带,想要找个地方暂时住下来,等小包子长大一点儿再做打算。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鸡尺溪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着江南岸。
欧阳修的《蝶恋花》由人唱出飘荡在烟水蒙蒙的湖面上。一艘小船穿梭在湖中的残荷中间,一边荡舟采莲,一边嬉笑歌唱,无忧无虑。对比北方的战乱与生灵涂炭,这里可以称之为天堂。
姚黄没有欣赏的心情,她一边用水为小包子清洗双手和脸上残留的食物残渣,一边想着晚上在哪里过夜。湖岸有几处村庄,村子里面却没有多余的房子,姚黄背着小包子在附近找了一圈,终于找到一处可以遮风挡雨的破窑洞。这是座烧酒坛子的陶窑,里面极大,明显废弃了很久。姚黄仔细地把窑洞里里外外收拾干净,拣了树枝扎成两扇简陋的门。姚黄开始从空间往外掏东西,舒服的大床、几件家具、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具。等姚黄在窑洞外搭了一个简易的灶台后,她与小包子便正式定居在了嘉兴南湖。附近的村民们知道窑洞中住了两个逃难来的孩子,因为看不到窑洞内的别有洞天,良善的村人们都很同情两个幼小的孩子,不但认同了他们的存在,还时常照顾他们,给两人送一些米面等食物。姚黄投桃报李,每次都会从湖中捞出大鱼回报给村人们。
日子就这么平淡地过去了,姚黄和小包子在江南已经生活了四年。一年前,姚黄开始教小包子武功。吃了小培元丹后,小包子的身体变得非常健康,也有了小孩子的活泼劲儿。他每天上午跟着姚黄读书习字,下午跟着姚黄学武,然后自己出去玩一圈,吃晚饭时再回家。姚黄自觉养育教导小包子十分轻松,仿佛早有经验似的,让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