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潇水说论语-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十一句: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这里话题发生了转换。孔子说,君子(特制有地位和有血统的人)追求精神生活,怀念的多的是德行,而小人(社会地位和出身卑微的人)怀念多的是乡土。另外,君子对刑罚很敏感,尽量使自己不要触犯到刑罚,下人对实惠比较敏感,不太在乎刑罚,更对实惠敢于豁出去。
  这里比较了君子和小人在品行和价值观上的区别。看的出来,君子是一些知耻的有荣誉感的人(怕刑罚就是知耻),而小人是对知耻和荣誉感不甚敏感对物质利益更敏感的人。
  该怎么看待这个事情呢?孔子观察到的也许是事实。我们比较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出租车司机,大约现在也是这样的。但不排除有的大学教授不知耻,不怕刑罚,不怀念德行,而出租车司机却有着崇高的精神原则而对物质并不像苍蝇那样死叮猛追的。不过,总体上看,前者的断语还是对的。为什么大学教授和出租车司机,或者说古代的君子小人,会有这样的区别呢?是因为血统的原因吗?是因为财富水平不同的原因吗?是因为受教育不同的原因吗?
  我觉得,这些都是影响的原因,但都根本并不在这里。这种君子与小人在境界上的区别,不是教育、血统、财富所导致了的差异促成的,而是专制造成的。帝王专制体系下,不同阶层的权益的保有和被侵犯的程度不一样,越往下被侵犯得越深越严重,他也就越没有独立人格和对等人格,他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观取向就会越境界低下。所以,就会出现“君子怀德,小人怀惠”这样的境界差异。
  所以,一个理论上的非专制的民主平等社会,应该呈现为,不同阶层的人(大学教授和出租车司机)都有同样独立的权益保障,获得人格完整和独立,也就带来精神境界上的基本接近。就不会出现“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这样的观察到的境界差异。
  
  第十二句: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是一贯主张教化,而反对用物质利益去刺激和引导的。虽然他意识到了专制体系下小人怀念更多的是“利”(实惠),但他也并不主张用“利”来治理调动这些小民。
  孔子说:用利益杠杆来拉动人,来用利害计算来引导人行事,这样下去会发生很多怨恨和社会矛盾。
  为什么呢?因为鼓励大家追逐利益,个人利益最大化,势必就难免侵害别人利益,于是互相的怨就出来了。而这刚好又正是违背仁的原则的。因为仁是要尊重和保护别人利益。所以孟子有“义利之辩”(义是仁的外现,义与利是基本矛盾的,孟子强调义,不赞同君王用利来鼓励和调动民众)。孔子也基本是这个观点,孔子很少谈利。孔子希望用仁的教化,使得大家利他,从而保证了每个人的利,而不是通过自己求利,这样最终将导致自己的利和他人的利都被损害,最终成了交织一团的“怨”。
  对于这个利的问题是很复杂的,西方社会鼓励个人求利,但是它最终又和仁(含“义”,尊重他人利益)没有对立冲突起来。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还是留给尊敬的读者您对思考吧。
  
  第十三句: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仁者无敌这话从我最初从孟子那里看到,一直是不赞同的,现在却从字面上越来越喜欢了,习武之人切记,仁者无敌!!
  快使用双截棍。
  孔子的双截棍,一截是仁,一截是礼。
  孔子现在,开始谈“礼”了。孔子说:“如果能用礼让来治国,那就一点问题没有了。如果不能以礼让来治国,那礼其实就一点用的都没有了。”
  这话很不好理解,其实很好理解。这里孔子其实在谈“仁”和“礼”这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二者是有联系的。“礼”的根本其实还在于“仁”。我们说了,仁就是尊重和维护他人利益(指君主尊重臣民权益,民众互相尊重权益)。那么,“礼”的本质也是为了维护和尊重他人的权益的。所以“礼”最大的精神实质是要“让”。这个“让”跟“仁”很接近,仁让嘛,让别人,就等于让别人获取其自身利益,和仁的尊重促成别人利益,基本是相同的。
  所以,“礼”就是通过不同等级者之间的一套仪式,以实现上下不争的。前面,我们过分地强调了“礼”是为了君主者和上级者的崇高和绝对地位的,是对下级者的枷锁。这种理解其实是比较狭隘的,虽然实际上(特别是后代皇权社会里)它的实质就是变成了这样,但在先秦孔子的学说里,礼还是为了上下不争的,是以“让”为精神的,是和“仁”统一的。
  所以,这样意义的“礼”,加上“仁”,固然就可以建立其一个维护和谐等级秩序,保护高中低各阶层者的权益,实现孔子这一个中心的作用了。
  在孔子时代,比较多的现象是中层的(三桓)上侵了上层了权益,和谐等级秩序中的中层在膨胀,所以孔子主要指责他们不知礼,不仁。但这不能就误导我们,认为孔子是绝对化是保皇党。未来,上层的“皇”破坏和谐的等级秩序,侵害中下层的权益并导致秩序不和谐时,孔子也会骂君主不知礼的。其实,这样的骂,《论语》后面也是出现过的。
  既然“礼”和“仁”的实质是一样的,都具化为让,照顾和维护其它阶层或者广义来说他人的权益,那么,在使用礼来治国的时候,就必须体现让的精神核心。如果没有体现这一点,孔子就说,那礼还有什么用呢?
  这就是孔子这句话的意思。
  亚里士多德说过,最好的政体应该使城邦中的各阶层(君主、贵族、贫民)都从中获得利益,这和孔子的意思是一样的。孔子试图维护君主、三桓、民众三者利益的兼顾。实际上,现代的民主制,也是如此,也是通过宪法和体制使得国家政府、精英财势力量、民众三者利益都均衡,各自得到保障和最大化,避免政府侵害民众也避免中层精英财势力量上侵和操纵政府等等。
  孔子不能用宪制、法制、民意制来安排好政府、社会中层、民众三者之间的权益平衡和谐,犹如现在某些国家正在做的那样,而采取“礼”和“仁”这一只双截棍的两截的办法来试图达到君主、中层大家族(如三桓)、民众三者等级秩序的和谐和各自权益的保障,避免君主侵害民众也避免中层三桓危害君主等等,不管孔子的办法是不是有效的,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孔子的这一套体系是自我完备、精密并且用心良好,和现代社会的宪制、法制、民意制意图接近的。由此,我们不得不对孔子抱有由衷的敬意!从这个角度上讲,孔子是个不逊于西方思想家的中国圣人。
  只是从手段上相区别,中国的儒家思想是内化的,西方的制度手段是外化的。
  
  第十四句:?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这句话简单,孔子说,不要担心自己当不上官,要担心自己一旦有机会当官的话能拿出什么本事。不要抱怨没人赏识你,要努力去具备能吸引别人来赏识你的东西。
  
  第十五句: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参是孔子门徒中最是肯下死功夫但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一个。孔子有一天对他说:“阿参啊,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东西来贯穿它啊。”(可以一以贯之。)
  曾参说:“是的,我明白。”
  但是曾参和孔子并没有说出来它到底是什么。这大约也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范畴吧。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孔子的学说,确实是可以落实为一个根本中心的。他老人家自己都承认了。他并不是个有些西方哲人认为的一个泛泛的伦理学格言创作的机器而已。
  曾参出来以后,把这话向其它门徒讲了。其它门徒问:“一以贯之下来,是什么东西啊。”
  曾参说:“老师的学说,根本就是两个字,忠恕而已啊!”
  好啦。讲完了。
  现在,您一定要大叫了,好啊,忠恕嘛,根本不是你所说的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嘛!你的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里根本没有忠恕这字眼嘛!
  这个不要急,首先,我说了,曾参是个很鲁钝的人,他的话不是绝对正确和到位的,他的忠恕二字,也不是得到孔子明言确认了的。
  第二,孔子的言谈中,其实谈到忠恕并不多。(注意,当时的忠,还不是很特指忠君,而是对一般人要尽心尽力的意思,譬如曾参自己说过“为友谋不忠乎”,就不是忠君或者忠诚的意思,而是为别人尽心尽力的意思)
  为别人尽心尽力(忠),以及推己及人之心(恕),忠恕之道其实就是仁道。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曾参谈的,就是仁。而礼和仁,上面也分析了,实质也是一样的,礼是为了不争,仁是为了促成别人利益,二者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等级秩序和各等级权益的和谐。
  这就是孔子的一以贯之的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曾参的话,基本是确认了鄙人的这个理解的。
  忠者,为别人尽心尽力,恕,宽恕,也是照顾别人利益。孔子的根本学说又不会仅仅停留在这种照顾别人的利他的层次——单求这一点,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曾参说到的这个忠恕利他还不是最根本的核心,最根本的核心是通过忠恕利他,而解决了社会问题,把君主、大臣、民众的等级权益与秩序给和谐妥善处理起来。
  也许曾参是意识到了老师的这个更深层的目的了的,但是出于同样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思路,他不愿意对其它门徒把他直截讲出来。
  或者因为这个是目的,而“道”是通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所以曾参讲孔子的道时,讲忠恕这个手段就够了。
  如果我的分析您不能相信,那您知道一下,为您的进一步深入思考给了一些启发,也好。呵呵。 


(二)
  
    
   第十六句: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终于把这句知名的话说出来了,其实,前面讲的“放于利而行,多怨”也是这个意思。他还是认为,君子和小人,在境界和价值观上有不同(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这种不同更主要是专制体系导致的)。他认为,君子所辨别是非的依据是义,小人所思考辨别的依据是利。跟从前的“君子怀德,小人怀惠”是一个意思。
  我们可以把这三次同类意思的话,整合成,君子是重精神生活,小人是重物质生活。这大约也是我们从大学教授和出租车司机那里所可以看到的。但我们相信有一天,大学教授和出租车司机,君子和小人,他们最后都是同样着重了精神生活,当然也不失物质生活。相信会有这样一天的,否则就等于不承认人类会进步。
  当然,到了这样一天以后,所谓君子和小人的划分,也因为二者境界格调差异的泯灭,而泯灭了。
  也许我们看到的高智慧外星人,那些长得古怪的大脑袋和细脖子大肚子的家伙,他们就是不分君子和小人的吧。不过,也许到了那一天,社会阶层间的客观距离和精神差异非常缩小,做人又没有什么意思了吧。
  
  第十七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是讲修身的,也可以推展一点说是讲求仁的。孔子注重改造自己而不是改造别人。譬如前面说的不怕别人不赏识我,怕我没有什么可被别人赏识的。这里,同样孔子建议向别人学习,以改造自己。
  别人不外乎分两类,贤的和不贤的。贤是什么概念呢,似乎没有确切不变的定义,我们不防说是仁人,还有具备其它二级好品质信、勇、知、义、慎独、孝悌,这样的人,总归不会是不贤的人了。所以,贤人就是具备孔子主张的和一般社会意识认同的诸种好品质的人。它未必完全等同于仁人,但仁人必是属于贤人。
  孔子说,遇上贤人,就向他学习,见贤思齐。遇上不贤的人,就看看他哪里不贤,以纠正自己相应的地方。
  这大约也是任贤齐的小齐的名字的来历了吧。
  仁的教化,主要靠表率,上对下的表率。与之相辅相成,孔子自然又要号召大家去效法学习别人,见贤思齐。这样,仁,就像一粒石子激起的层层波纹,在社会上扩展开来了!
  
  第十八句: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要求孝,他说:“子女事奉父母,父母有错,要很委婉很几微地去劝谏(譬如王孙贾问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说了一句俗语,好像不相干的话,实际是在劝谏孔子不要跟卫灵公的夫人搞关系,不要媚于奥——贵人亲戚,要媚于有实权的灶——卫朝臣们,就是这样的,这叫“几谏”,婉转地暗渡陈仓地劝谏,让父母醒悟却不失面子,别人都看不出来这是劝谏)。如果父母不听从,就恭敬地顺着父母去做,找机会再几谏。这样虽然把自己累死了,也不要怨艾父母。”
  这就是孝。既不是愚忠愚孝,但也不是违背等级秩序的犯颜硬谏,扰乱和颠倒等级秩序。当时都是大家庭政治,君主就是个大家长,所以子道即是臣道,对待父母的方式就是对待国君的方式。孔子讲夫子、君臣之间互有影响制约,但这个大等级秩序的维护无论如何还是第一位重要的,细品孔子这句话还是看的出来的,下级对上级要有谏,但是又劳而不怨,敬而不违,举着牌子上街游行那样,是绝对不行的,但是完全落为君父的奴才,则又是违背孔子的。总之这是一个精细和谐的等级秩序,既不能走向后代皇权社会的臣子儿子变成奴才,也不是动不动就弹劾总统以议院集体辞职相要挟那样。
  这就是孔子。
  另外,孔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